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北京人,出生于1971年,满族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毕业于北京大学,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先后主持过《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她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1995年底,大学毕业后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考入了中央电视台,开始在《焦点访谈》国际组工作。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在《焦点访谈》工作一年后,董倩到《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直播对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要求更高,记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锐地把握现场以及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或许正是凭着这种勇于自我挑战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干练的董倩。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出镜记者的好地方。出镜记者在第一现场,其他人都是在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事件,所以他们的采访和挖掘深度尤为重要。”经过7年多记者生涯的积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视论坛》主持人的位置上,“从做现场记者到进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这是董倩的一贯风格。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香港回归、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四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在常人的眼里,董倩一路似乎总是伴着鲜花、雨露和掌声。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有一次,记者私底下问董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么会没有呢?即使到现在,也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更不用说早些年了。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当初,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这样的‘大牌’,虽然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领导和观众都不会因为你起步晚几年,就会用低一些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觉,别人的批评接踵而来,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干不下去了。”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开始那几年,她发现观众对她总是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不期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那次谈话对董倩刺激很大。董倩说:“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认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

董倩,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董倩觉得对于新闻来说,最首要的便是“准确”两字。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 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

“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