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很多人買葡萄酒都喜歡問度娘,但是回答這些問題的都是懂紅酒甚至經常喝紅酒的嗎? 答案是NO!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沒在這個行業幹過,為了生計,從網上找些資料生搬硬套的,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葡萄酒知識不專業,一傳十十傳百,一些錯誤的紅酒誤區就在人的心裡根深蒂固了。今天,這30個葡萄酒誤區看完了,千萬別再別人面前造謠了。

誤區一:貴的葡萄酒品質一定好?

大多數情況下,貴的葡萄酒賣的往往不是酒,而是錘子手機CEO羅永浩所推崇的情懷。當一個產品經過包裝、策劃、具有品牌效應、被賦予靈魂的時候,它的附加價值遠遠大於其成本。至於品質,你覺得花了幾十萬買了一瓶酒的人會說自己買的酒不好喝嗎?這個時候酒就算是臭的,它也會說是香的。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二:法國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好的?

的確,法國葡萄酒歷史悠久,出產過很多高品質的葡萄酒,比如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羅曼尼康帝(La Romanee-Conti)等,但也出產非常低端的日常餐酒,如歐盟餐酒 VCE,日常餐酒 VDF,地區餐酒 IGP 等。這類葡萄酒很多還不及澳洲、美國和智利等新世界國家葡萄酒的品質。

誤區三:南非、阿根廷等國家沒有好酒?

南非的斯泰倫布什(Stellenbosch) 號稱“南非的波爾多”,也出產很多頂級的乾紅葡萄酒,如薇芳酒莊(Vilafonte)等。就連羅斯柴爾德家族都跑去南非釀造葡萄酒。阿根廷門多薩出產世界上最好的馬爾貝克葡萄酒,如阿根廷酒王卡氏家族酒莊(Catena Zapata),國際均價達 3,135 元/瓶,多次獲得國際葡萄酒競賽大獎。

誤區四:中國葡萄酒不考慮?

這個都是自作自受呀,造假層出不窮,連自己人都不信自己人了。的確,中國紅酒沒有國外歷史那麼悠久,但河北、山東和寧夏三個產地出的葡萄酒因為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得到國際認可,獲得金獎的好伐?

誤區五:螺旋蓋的葡萄酒就是便宜貨?

說的好像螺旋紋的杜蕾斯就便宜一樣。螺旋蓋更多是為了保留葡萄酒的果香和出廠時的風味,且開啟方便。很多頂尖酒莊也都採用螺旋蓋,如法國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澳洲奔富酒莊(Penfolds)和新西蘭雲霧之灣(Cloudy Bay)很多酒都採用螺旋蓋。只是形式而已,關鍵還帶看品質。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六:蠟帽的葡萄酒一定很貴?

難道塗了一層蠟的蘋果就要比沒塗的貴?蠟帽只是在膠帽上淋上了一層蠟,成本並沒有提高太多。小心被商家抓住愛面子的心理,被騙了還樂呵呵的幫別人數錢。這兩者半分錢關係都沒有。

誤區七:瓶子越重,葡萄酒品質越好?

壓根沒關係好伐?5噸的大卡車和3噸的勞斯萊斯你說哪個好?現在都流行,更輕更薄更快了。

誤區八:浮雕瓶,葡萄酒更高貴?

酒瓶貴我信,畢竟多了一道工序,但估計也是模子印好的,一次成本,一勞永逸。大部分只是了美觀。

誤區九:平底瓶的葡萄酒,肯定很便宜?

很多葡萄酒都需要在年輕的時候飲用,沒必要進行陳年,不需要凹槽來積攢沉澱物。如大名鼎鼎的路易王妃水晶香檳(Louis Roederer Cristal)就是平底瓶,但品質依然卓越,誰喝誰知道。

誤區十:凹槽越深,葡萄酒品質越好?

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會形成酒石酸沉澱,需要凹槽來積存沉澱。但一般的葡萄酒並 不能陳年很久,大多數需在 3-5 年內飲用,需陳年數十年的葡萄酒並不多,所以很多葡萄酒帶有很深的凹槽並沒有太多意義。除非你是打算留給下下一代喝的。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十一:金絲線包裝的葡萄酒就是好酒?

一身帥氣西服的男人都是好男人了?我差點笑出聲來。美觀和外表只會讓人產生第一印象時的好感,經得起時間和外人評論的紅酒才是好紅酒。

誤區十二:葡萄酒年份越老,品質越好?

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老,品質就越好。只有高單寧和高酸或高糖分的葡萄酒才能放置較長時間,而如法國日常餐酒 VDF,如果放置 10 年後再飲用,恐怕這酒已經壞了。因為它的酒體支撐不了這麼多年的陳年熟化,單寧早已經解體,更多呈現的是酸澀的風味。

誤區十三:酒精度越高,葡萄酒品質越好?

酒精度高能反映出葡萄的成熟度高,但不能與葡萄酒品質劃等號。在好的年份,葡萄成熟度越高,果實中糖分越高,其葡萄酒酒精度也越高,一定程度上酒質越好。但也有些國家和產區,在果實成熟度不夠的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添加糖分也會增加葡萄酒的酒精度,但這種葡萄酒品質並不一定高。因為這種酒精會帶來一股濃烈的刺鼻味,會掩蓋葡萄酒的香氣,同時也會使得酒體變得粗糙, 失衡。所以,酒精度高低與葡萄酒品質不能完全對等。

誤區十四:酒精度越低,葡萄酒品質越差?

很多酒友認為:葡萄酒酒精度低,說明葡萄原料成熟度越差,這樣的葡萄酒品質越差。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區。雖然在不好的年份,葡萄成熟度低,葡萄果實中糖分低, 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度低,品質相對較差。但對甜酒而言,為了保持酒液中的糖度,在發酵過程中會終止發酵,這樣也會造成葡萄酒酒精度低,但並不能說明甜酒的品質就一定差。

誤區十五:桃紅葡萄酒品質差?

除了桃紅香檳外,桃紅葡萄酒是不允許用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慘在一起調配而成的。很多桃紅葡萄酒也具有香氣濃郁(果香和花 香),酒體飽滿,層次變化複雜等特點,如法國知名的普羅旺斯桃紅,南部的塔維爾(Tavel)和利哈克(Lirac)桃紅等。因此,桃紅葡萄酒也有好酒。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十六:紅葡萄酒肯定特別澀?

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在味蕾上的確會帶來澀感,因為是由皮和果肉和梗一同釀成的,但葡萄酒的單寧也分為劣質單寧和優質單寧。其中劣質單寧的澀感會較重,但優質單寧通常澀感不會那麼重,反而會帶來絲滑細膩的感覺。如巴羅薩的老藤西拉葡萄。

誤區十七:白葡萄酒很酸?

白葡萄酒通常都帶有酸度,但與葡萄酒中糖度平衡好後,不會顯得口感酸,反而會帶來均衡細膩柔滑的感覺。白葡萄酒也分為乾白、半乾白、半甜白和甜白。從口感上而言,通常半乾白、半甜白甜白會帶來甜味,不會顯得酸度高。

誤區十八:獲獎葡萄酒一定比未獲獎葡萄酒品質好?

這就好比拿了證書就能拿到好的工資一樣,兩者是不成正比的。除非是同級別的酒。

誤區十九:酒評家的高評分一定比低評分的葡萄酒品質高?

不同酒評家之間的評分標準不一樣,同時不同國家和產區的評分也不一樣。風格完全不一樣,並沒有可比性。而同一國家、同一產區和同一風格的葡萄酒,其同一酒評家的評分越高,一般葡萄酒的品質越好。

誤區二十:葡萄酒沒有英文背標,是假酒?

進口葡萄酒報關時,中國法律只要求貼英文正標和中文背標即可,英文背標可有可無。再說了,寫個英文背標你能看懂?

誤區二十一:免稅店買酒,一定便宜嗎?

免稅店免去的只是關稅,但消費稅和增值稅還是包含其中,並且從港澳入境,只能攜帶一瓶(750mL 以下)5,000 元以下的葡萄酒,而從其他國家入境,最多隻能攜帶 2 瓶(1.5L)以下的葡萄酒。雖免稅店的價格一般會比市面或商超的價格便宜 10-20%,國內打個折價格也差不多。而如果你在免稅店買一瓶價格超過 5,000 元的葡萄酒,那超額部分還需要繳納 60%行郵稅,所以,免稅店買酒並不一定會非常便宜。

誤區二十二:小瓶裝的葡萄酒會更便宜?

通常葡萄酒容量為 750mL,按理375ml的酒價格應該是 750mL 的一半或更低。但事實上, 375mL的葡萄酒價格會是750mL酒價格的60%,因為要灌裝 2 次、同時需要2個瓶子、2 個塞子和2個酒標(正標和背標)等,這樣成本就會增高。

誤區二十三:大瓶裝的葡萄酒會更便宜?

大瓶裝的葡萄酒瓶身、木塞都要特別定製,酒標少量印製,再加上人工裝瓶,同時大瓶裝葡萄酒熟化的速度越慢,有利於保存和升值,反而成本會更高。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二十四:綠色、棕色酒瓶的葡萄酒一定比白色酒瓶好?

雖然,綠色和棕色酒瓶對光線的過濾有較好的作用,但現在很多品質差的葡萄酒也裝在綠色和棕色酒瓶中,很多精品酒卻裝在白色酒瓶中。如很多普通的法國餐酒(VDT、VDP)等裝在綠色和棕色酒瓶中,而有些頂級貴腐酒裝在白色酒瓶中。因此,酒瓶的顏色並不是葡萄酒品質高低的一種表現。

誤區二十五:有沉澱的葡萄酒肯定壞了?

其實這種沉澱叫做酒石酸沉澱,是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單寧和酒石酸結合形成的沉澱,對人體無任何傷害作用。如一些頂級老酒,經過數十年的陳年,裡面酒石酸沉澱非常多,但葡萄酒並沒有壞。相反還是葡萄酒年份的證明。

誤區二十六: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品質越好?

有些消費者挑酒的時候,會選擇顏色深的葡萄酒。他們認為:顏色深的葡萄酒,其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越高,品質越好,營養價格越高。但其實並非如此,如勃艮第特級園黑皮諾葡萄酒,通常顏色較淺,但品質卻位列世界葡萄酒頂端行列。而澳洲東南澳西拉,顏色通常較深厚點,但品質並不一定會非常好。

誤區二十七:只要帶“拉菲”字樣葡萄酒,品質肯定好?

“拉 菲”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只要提到拉菲,人們就會想到電影橋段中的 82 拉菲。雖然拉菲集團出產的葡萄酒品質確實有保證,但國內很多品牌也打“拉菲”的擦邊球,如拉菲**園,**拉菲等。通常這些葡萄酒與拉菲沒有任何關係,品質有時更是不敢恭維,還不如普通的法國日常餐酒。因此,帶有“拉菲”字樣的葡萄酒,品質並不一定就好,還得看是不是拉菲集團生產的葡萄酒了。

誤區二十八:品牌越響,葡萄酒品質越好?

大品牌葡萄酒通常價格和質量會更加穩定,但並不代表葡萄酒品質就非常高。相反,品牌越出名,說明相應的廣告費用不低,最後都是消費者買單。

誤區二十九:橡木桶陳釀時間越長,葡萄酒品質越高?

橡木桶能賦予葡萄酒陳釀香氣(香草、巧克力、奶油、烘烤和香料等),還能增加葡萄酒的酒體,大多數情況下會對葡萄酒起到促進作用。一般經過橡木桶的葡萄酒, 其成本也較高。

但新西蘭長相思葡萄酒,通常喝的是長相思清新細膩的香氣和口感,而如果經過長時間橡木桶陳釀,會造成橡木味蓋過品種本身的香氣,這樣的葡萄酒品質反而不好。因此,並非經過橡木桶時間越長,葡萄酒品質越高。

這30個選葡萄酒的誤區,你避開了嗎?

誤區三十:起泡酒就是香檳?

只有在法國香檳省生產的起泡酒才能稱為香檳,而其他地方只能稱為起泡酒。 二者的釀造工藝也有所區別,香檳是用傳統釀造法釀造而成,在瓶內進行二次發酵,陳年時間至少 15個月,通常品質非常高。而很多起泡酒釀造方法簡單,不需要太多的陳年時間,價格通常較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