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京城最大最豪会馆,做过“万人食堂”,如今却破败成这样


北京胡同里各地会馆多,多的数不过来,但要数有名的也就那么几座。其中之一就是今天要讲的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其实并不好找,要先找到它所在的后孙公园胡同,这条胡同在南新华街西侧,琉璃厂的南边。后孙公园胡同因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而得名,安徽会馆其中一部分就是原来的“孙公园”。

胡同中部可以看到这处标识,看样子很气派,感觉就像进入了景区的大门了。但马上就会很奇怪,怎么找不到入口?连哪里是安徽会馆都搞不清啊。

一位好心的老街坊带我进入一侧的大杂院,登上一个楼梯,指着不远处的建筑说,“看,那就是安徽会馆原来的戏楼。这片胡同里的房子都是原来会馆的”。清康熙年间,洪升创作的《长生殿》就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

从楼梯上下来,一只小猫趴了上去,好像很伤感的样子。它的一侧是还没有搬迁的住户住的地方,条件已经十分差了。史载,同治八年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其兄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孙公园的大部分,建成了这座安徽会馆。后又经扩建,无论规模还是豪华程度,都堪称京城会馆之首。

我最近一次去是今年8月份。去的时候院子里是残破的景象。据说部分已经搬迁走了。整体会馆都在陆续腾退中。据资料,1984年,安徽会馆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由宣武区政府出资对会馆戏台进行修缮。2006年6月安徽会馆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怪不得街口竖着那么大的牌子。


成了国保了,还如此破败,显然不行。据悉,安徽会馆除中路后半部分有所保存外,其他区域长期被大杂院包围。目前政府正在实施腾退搬迁中。部分建筑都贴上了封条。

原来的安徽会馆分为东、中、西三路。这是中路的大门,也就是今天胡同的25号,看门墩就能知道这个院门的特殊性。只是我到时此门也被锁上了。据介绍,安徽会馆与普通会馆不同,其他会馆会接待各种“老乡”,甚至包括底层老乡。可安徽会馆既不是专为进京赶考的举子设立的“试馆”,也不是行业会馆,而是专供安徽籍淮军将领和达官贵人在京活动的场所。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建设如此豪华,以至今天还能被评定为国保。

从门缝里往里瞧,可以窥见里面的一点建筑。都在等待修缮中。这处会馆还曾被八国联军占用过,当时在此设德军司令部,附近房屋遭焚毁。八国联军也挺厉害,北京这么大、这么多好地方,他怎么都知道,连这偏远的小胡同里的会馆,他们都摸得门清。


25号院的隔壁就是27号,这是原来会馆的东路的大门。

27号东路内的场景,同样显得十分破败。

从25号院东侧的小巷内向北,是一连串房子,这些都是原来会馆的地儿。中间一处夹道处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戏楼。据老街坊讲,这戏楼在建国后多年被整流器厂使用,还曾做过“万人食堂”,一开大会什么的就在这戏楼里,领导就在戏楼上讲话。

前些年修缮一次后的会馆大戏楼内部。

会馆所在胡同院落内的很多老物件还很沧桑。

胡同周边墙上画着不少脸谱,讲述着一些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故事。为什么在这里做这种文化介绍呢?要知道,正是因为徽班进京,才造就了今天的京剧。所以在安徽会馆周边做京剧文化介绍,再合适不过。

安徽会馆中门门前的门墩被破坏后,显得形态十分奇特。一双铁链使它成了锁自行车的“地锁”。不知何时会馆修复完毕,它才能重振雄风?据悉,安徽会馆未来将变身会馆文化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