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我自從懷孕不久,由於孕期反應大,就辭職在家養胎。每天老公上班後,我就一人做飯、散步、產檢,一直等到兒子出生,回到婆婆家,相互照應。但考慮老公在外地上班,和我們聚少離多,在老家堅持小一年,我們就帶著兒子回到老公工作的城市。婆婆習慣老家的風土人情,不太願意出門。

於是,我自己就一直照顧著兒子,沒精力出去工作,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今年兒子3週歲多,可以去幼兒園上學了,我發現自己和社會脫節了,萬分焦慮。

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去年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引發了觀眾對於全職媽媽的討論。雖說家庭主婦也很偉大,但是這些你都考慮到了麼:

1、經濟不獨立,沒有話語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話說得真好。懷孕之前,自己上班,自己掙的錢可以自己說得算,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是我們做了全職媽媽,斷了經濟來源,就要伸手向老公要。有一句很流行的歌詞“老公賺錢給老婆花,老婆你隨便花” ,實際這都是美好的想象。

昨天孩子生病要去醫院看病了,今天孩子沒有奶粉了,明天孩子的尿不溼用完了,後天給孩子添置換季的衣服.....三天兩頭地向老公伸手要錢,日子久了,態度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由於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即使自己在家忙得跟陀螺似的,在家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弱,自己越來越自卑。也許經歷過那樣的悲哀,才會徹底體會這句話。

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2、身材走形,心理壓力大

生娃之前身材也算標準,兒子出來後,體重穩穩的掉不下來,身材走形得自己也自卑,嘗試著各種減肥方式,效果甚少。

有了娃之後,自己就沒有休息時刻,孩子一哭立馬就要回應,基本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最害怕的就是兒子生病,自己帶孩子上醫院,晚上多遲都不敢睡,擔心孩子情況加重,沒及時處理,很危險。

之前老公經常出差,現在自己創業更忙了,我經常和老公說,自己屬於婚內單身,什麼事都要自己扛著。就累著這樣,我們全職媽媽也沒有薪水,有時還得被人指指點點,“都不用上班呀,就照顧一個孩子,很輕鬆的哦!”小區裡總時不時遇到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

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3、與社會脫節,眼界變窄

全職媽媽當久了,我們的眼裡就只有孩子,生怕他嗑了、碰了。社會對我們而言,越來越陌生,什麼熱點時事、國家政策更替,我們越來越不關心。老公、孩子是我們的全部,甚至是我們生命的意義。

我們對孩子的愛,本應該是適時退出的,時間越長,放手越開。但對於我們來說,退出了,自己的人生何處安放?詩人紀伯倫的一句話:“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但不屬於你。”或許,我們該學著放手。

我們對老公的愛,本應該是日益濃蜜,而有一個嚴重問題,我們與社會脫節,眼界變窄,讓停止積累,停止成長。

老公在外面打拼縱橫捭闔,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逼得他不得不精進,而我們面對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原地踏步的我們怎麼追的上那個日夜兼程的老公。

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4、和老公無共同話題,婚姻關係脆弱

全職媽媽做了幾年,就會和老公無共同話題,以前有專業的問題會諮詢自己,待你做全職媽媽後,和老公聊的大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得到的回應慢慢變成了“哦,好的,我要開始工作了。”

記得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的好閨蜜唐晶說過這樣一句話“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而全職媽媽的經歷又和劇中的羅子君多少的相似之處。

一個一天就守著孩子,守著幾十平米的空間;一個在外打拼,形形色色,人來人往,兩個人怎麼能相互走進對方心裡呢?正如作家毛毛說的:“女人一旦囿於那幾十平米叫做家的空間,便放棄了整個世界,甚至是你的丈夫。”

孩子入園後,媽媽應停止做一件事,謹記

在孩子小的時侯,媽媽的陪伴會帶給他充足的安全感。等孩子進入幼兒園,有了屬於自己的交際圈,不必再整天黏著媽媽,此時我們可以選擇重回職場,或是在家工作,因為孩子並非是我們的全部,而經濟獨立的女性才會更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