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證的大年已過,小年如何選擇科目

2018年注會考試終於結束,大概很多考生還沉浸在被“政府會計”支配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更有一些考生,現在只想當幾天的“二傻子”,對於注會相關的信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經歷過“難度大年”之後,其實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或許,2019年就是“難度小年”呢!

根據中國會計視野在微博發佈的考試難度調查,以5為很難、4為難、3為一般,5307人次投票結果是:本次考試的科目難度總體水平是3.5,很接近於難。難度較去年的3.36有所提高。最難科目為《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3.98),然後為《審計》(3.49)、《會計》(3.82)、《財務成本管理》(3.22)、《稅法》(3.01)、《經濟法》(3.49)。

對比去年的份科目難度變化,審計、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提高了難度,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降低了難度。

詳細情況請如下表:

注會考證的大年已過,小年如何選擇科目

對比近四年注會考試的難度:

注會考證的大年已過,小年如何選擇科目

從報名數據來看,報名人數、報名科次、人均報名科次、考點數、考場數都創了新高:

注會考證的大年已過,小年如何選擇科目

因而從難度大小年來看,2018年無疑是注會考試的難度大年。相信剛剛經歷過注會考試的考生們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到,被高難的考題支配的痛苦!

注會考證的大年已過,小年如何選擇科目

當然一般有大年就會有小年,如果你足夠幸運,碰上小年,那麼各項指標和難度都不是很大的話,可能會讓你的考試更加的順利。而一般大年過後就會迎來小年,秉承著一年稍難,一年稍易的規律,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2019年可能會是注會考試的一個小年。既然如此,那就更要發揮小年的優勢,爭取在相對不那麼難的時候,把一些較難的科目抓緊過了!所以小年,推薦報考的科目有哪些呢?

會計:

對於還沒有過會計這一科的考生,或者說,剛剛步入CPA備考大軍的考生,都可以考慮先報一下會計這一科,如果按照上面可見的規律,一年稍難,一年稍易的規律,那麼2019年的會計可能就會稍微簡單一些。

而會計這一科是六科的基礎,可以說跟六科關聯度最大的一科,所以一般對於剛開始考CPA的考生,都會建議先報考會計這一科。

審計:

CPA考試中最難的三科便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而審計又是邏輯性最強的一科,剛開始會有看天書的感覺,考驗考生的邏輯,同時需要一定的背誦能力。審計的難度一般和會計是同步的,就像今年的考題一樣,考會計的叫苦不迭,考審計的也一臉懵逼。所以如果2019年會計難度下降,那麼審計可能會同步,所以建議沒有過審計的朋友,明年可以把重點過一下審計。

如果通過會計和審計,那對以後注會備考將會是一針強心劑,畢竟注會最難的2科都過了,那還怕啥呢?但是不建議剛開始備考的考生,一下直接報考最難的兩科,會非常難,非常容易放棄。

戰略:

戰略的複習需要先建立起框架,然後背誦記憶的科目,邏輯方面跟審計比較類似,背誦方面,類同與經濟法,且有財管的一部分內容。戰略在所有的科目中屬於不那麼難的科目,但是今年戰略的難度也有所飆升,所以2019年,戰略的難度可能會有所下降,加上這一科目自身的難度等級就不是最高的,所以,明年備考戰略應該還是好過的。

科目搭配的注意事項:

一、理解性科目與記憶性科目搭配

拿會計(偏理解)+經濟法(偏記憶)來講,這裡所說會計偏理解絕不是說會計不需要記憶,而是對於會計的學習,我們更注重把知識點理解透徹再去記憶,考試時注重的是知識點的活學活用而不是死板的記憶;而經濟法是法律,當然更注重對於法條,知識點的高度還原。因此推崇這類搭配的原因,就是在備考階段,前期可以在偏理解的科目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後期較為輕鬆,偏記憶的科目則是後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這樣把精力分配開來,備考自然會輕鬆很多。

二、報考科目的考試時間分散開

CPA的考試時間非常緊湊,在兩天考完六門科目,如果你選擇的兩門或三門考試時間相鄰的話對你的考試非常不利,一來是考前臨陣磨槍的時間倉促,二來大腦得不到休息,殫精竭慮的考完一門,直接跳到另一門,影響發揮。

三、報考科目不宜過多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在報名的時候多報幾科,畢竟注會的報名費用很少,多報幾科就相當於多買個期權,後面可以多個選擇,多條後路。但是這種策略並不是非常合適的,首先你報考了,就會分散一些精力在這門科目上,其實倒不如集中精力在自己有把握的科目上,爭取一舉拿下兩門。另外,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備考階段如果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就要及早放下沒有把握的科目,懂得取捨,才是明智的選擇。

不管大年還是小年,CPA的通過率都與難度等級沒有影響,能不能真的通過CPA的考試,起決定性因素的依然是你有沒有努力。CPA考試的整體難度本就比較大,即使遇到小年,難度係數略有下降,那也是相對而言,如果沒有好好的複習,也依然過不了。所以,不管難或易,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