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學習失敗」|養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系列01


如何理解“學習失敗”|養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系列01


家庭親子專刊

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讀書小組第74篇文章

整理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2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助理 牛軋糖

前言:

當我們想到孩子,最擔心的,往往是想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我們這個社會,也往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孩子和家長的標準,如果孩子“學習失敗”,會讓整個家庭產生巨大壓力。

然而,如何理解學習障礙,如何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讀書組摘錄、整理由法國臨床心理學家、創立法國最早的診斷及援助校園學習障礙診療中心的讓娜·西奧-法金所著《如何養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以系列文章形式在公眾號等平臺刊載,希望對您會有幫助。

如何理解“學習失敗”|養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系列01


(在法國),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機構中,80%的心理諮詢與學校問題有關。面對學習困難,父母很快會陷入焦慮,相比之下孩子睡不好覺、食慾不振、不想見人等反而變成小事。

那麼,如何來理解“學習失敗”呢?

學校成功≠心理健康

事實上,把在學校裡是否取得成功視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非常危險的。對某些孩子而言,在學校取得成功、成為佼佼者,可能預示著深層次的問題。焦慮不安的孩子可能把學習當作焦慮的發洩渠道,通過投身智力勞動來緩解他的不安。青春期,這種保護機制可能會突然崩潰。研究顯示,好學生成年後承受壓力和焦慮的比例比那些普通學生要高。

對於“學校”的定位,家長、教師、孩子各有不同

家長對學校期望很大,不僅在學習方面。家長隱藏的想法是,學校應該向孩子們灌輸連他們自己都弄不清的教育標準,解決那些家庭中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做不到的,學校可以做到。而學校,則把這些常常難以應付、幾乎不願接受大人的制約和管教的孩子,把教育責任推脫到家長身上。而作為孩子,在家庭和學校裡都無法找到行為標準。事實上,家庭、教師、孩子對學校的期待可能有很大差異,大多數孩子認為學校要為他們進入職業生涯做儲備,教授今後繼續深造所需知識。

在北美進行的諸多研究表明,情感以及親社會能力對一個人將來的成功,比學校知識更具決定性作用。學會調整情緒,學會恢復平靜,能跟別人愉快相處,發展維持人際關係的堅實能力,孩子如果在發展這些能力上得到幫助,將牢固掌握所用的學校知識,並發展出對生活的巨大好奇心。

不要把困難和失敗混為一談

面對學習困難,人們可能很快把它當做失敗,最終把失敗跟成功過程中的困難混淆在一起。大人一旦說出“失敗”,孩子就會記在心裡。諸如此類的話會馬上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極為負面的評價,並且他將不斷印證這種評價,他的人格構建和心理發展都將留下“失敗”的印記。

困難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困難,困難是成長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無法克服困難,困難阻礙他的道路,孩子無法前進,就該談論失敗了。失敗是孩子最終停下腳步,找不到任何得以奮起的辦法。

很多孩子是為了父母和老師的高興而學習的

我們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期,甚至比我們想象的更漫長的時期,孩子們是為了父母和老師的高興而學習的,直到青春期後期(甚至更大年齡),孩子都不是為了自己學習的,他們不是為自己而害怕失敗,而是為別人。他們擔心讓別人失望,擔心達不到別人所期待的高度。對失敗的恐懼是孩子最關心的事情,而學習的快樂、發現的快樂、思考和理解的快樂並不是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的首要驅動力。

如何理解學習失敗的孩子的行為表現

孩子很快會產生不被理解、遭到拋棄的感覺。孩子被等同於他所取得的分數,別人對他的印象促生了他身上一種深刻的無能為力和自我價值降低的感覺。他人格當中的自尊根基遭受打擊。面對學習困境,同時為了防止“遭受打擊”,孩子會建立自己的保護系統,故意出醜、躁動不安,逃避一切學習等,所有這些行為都應該得到理解。這並非是孩子產生了心理障礙,而是面對學校裡的痛苦的一種自護性反應。

不是所有問題都是心理問題,也不都是神經問題

父母想理解幫助孩子,也會質疑自己,追問自己的責任:我犯了什麼“錯誤”?父母很快會自怨自艾,通常整個社會會認為他們才是問題所在。

人們認為心理問題是困難發生的原因,孩子擁有成功所需的一切手段,要是他不愛學習、沒有動力、焦躁不安,那一定是出了“心理問題”,然而,有時候困難並不是出在心理方面,而是需要仔細剖析某些特殊的學習障礙,心理治療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反而會打擊孩子及家庭士氣。當然,“神經科學解決一切”的觀念對兒童同樣有危險。只有對障礙進行全面考慮,同時考察其心理和認知因素,才能重新激發兒童自身的成功動力,促使他們投入學習當中。


為了提高診治效率,父母必須配合治療,併成為積極的參與者,他們要在專家的指導下,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需要得到別人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能力的肯定,他們需要別人理解自己的驚慌失措,需要恢復作為負責任的大人的自我意象。

學校也需要得到明確的答案,知道如何在班級裡幫助孩子。教師得到的培訓並不總是自己需要的,他們非常需要協助和建議。

兒童障礙相關的三方是家庭、學校以及孩子自己,心理諮詢師要在這三方關係中充當協調人。

應該對學習困難的孩子作全方位的理解,比如,他是否存在學習障礙、情感障礙,所處的家庭氛圍如何。困難有不同的意義,因此對孩子的幫助不能一成不變。

本文整理自

《如何養育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譯 者:張之簡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2017年8月

(本系列將陸續在一杯咖啡公眾號等平臺更新,請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