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山西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屬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圈,因其坐落於太行山以西而得名。遠在100萬年以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在這裡生息繁衍了。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悠久的歷史與滔滔的黃河,造就了三晉之地古樸淳厚的民風,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山西省境內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也同時造就了山西豐富的自然資源。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大槐樹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令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乎成為無人之地。然而,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受戰亂影響較少,加上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因此,明朝滅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1368)至永樂十五年(1416),50餘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將山西人遷往外省,其出發之地就在山西洪洞縣舊城北的大槐樹下。因此,古大槐樹處作為過去的移民聚集的地點,成為了現在後代人尋根問祖的象徵。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於黃河中游秦晉峽谷之中,是中國僅次於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黃河惟一的大瀑布。壺口兩岸蒼山夾道,萬里黃河到了這個形狀似一把壺的狹窄通道,河床由3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50多米,浩淼的河水突然被束縛,從30多米落差的黃河壺口飛流直下,鋪天蓋地傾瀉到十里龍槽中,景象蔚為壯觀,水流聲像雷聲震耳轟鳴。水勢和地勢都十分險惡,以至於路過壺口的船隻,都必須拉縴上岸,繞過瀑布再下水,因此又有“旱地行船”的說法。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恆山

位於山西與河北交界地區的北嶽恆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周禮》中記載:因為它位居北方,是萬物永久依靠的場所,所以被命名為“恆山”。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它發源於陰山,東西向橫跨晉冀兩個省份。傳說4000多年前,舜帝巡遊來到恆山,見山勢險峻峭拔,於是封這座山為“北嶽”。恆山景色雄奇秀美,東西兩峰之間的石縫,古代曾是進出中原地區的大門。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作為道教聖地,恆山上修建了“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其中以建在峭壁之上的懸空寺最為著名。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就是在這裡得道成仙的。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五臺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北嶽恆山山脈,其中的北臺峰是華北地區最高的山峰,有“華北屋脊”的稱號。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五臺山氣溫偏低,雖然處於與北京差不多的緯度,氣候特徵卻酷似中國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平均溫度只有零下4℃。傳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君主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現存有《華嚴經字塔》等千件珍貴文物,是中國古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還有順治皇帝出走後在五臺山出家以及康熙5次微服私訪的說法,增添了這裡的傳奇色彩。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晉祠

晉祠位於距太原市西南25千米的懸甕山麓,始建於北魏,為紀念週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這裡殿宇、亭臺、樓閣、橋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作為國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園林而馳名中外。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尤其是聖母殿、侍女像、魚沼飛樑、難老泉等景點,皆是晉祠風景區的精華。祠內的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晉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大同市西部,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始建於佛教華嚴宗盛行時的遼代,寺內曾供奉遼代諸帝石像、銅像,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中國遼代藝術的典範。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上華嚴寺俗稱上寺,是以大雄寶殿為主體的一組建築,在華嚴寺北隅。大雄寶殿始建於遼代清寧八年(1062),面積1559平方米,是中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殿內四壁滿布清代繪製的21幅巨型壁畫,色彩豔麗,保存完好,面積僅次於芮城永樂宮。下華嚴寺坐落於上寺的東南側,以遼代建築薄伽教藏殿為主,大同博物館就設在下華嚴寺。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是遼代木構佛塔,又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城內。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塔的平面為八角形,塔身外觀是五層六簷,曾歷經7次大地震而安然無恙。塔的內外兩道八角形木結構框架用大梁斗拱相互拉結。全塔未用一個鐵架,全靠斗拱架把所有木構結合成完整穩固的整體,為中國建築史上一大奇蹟。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構建築。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也是中國漢民族文化和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也大體未動。城內及近郊古建築中的珍品,大多保存完好。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堪稱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年間,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它在吸收和借鑑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齊名,同時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汾河·汾河盆地·汾酒

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中國古人類和古文化發祥地之一。途中經過的地方多為黃土丘陵區,泥沙含量相對大,但流域內卻蘊含豐富的礦產資源。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汾河盆地由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和晉中盆地三者組成,又叫做“汾河地塹”。三個盆地之間雖然有陸地隆起形成的山樑相隔,但汾河又把它們貫穿了起來。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汾酒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產于山西汾陽市杏花村。它色澤晶瑩、清香綿軟,飲後餘香,但卻不是用汾河水釀成,而是得益於杏花村中水質特異的井水。此水只應此地有,所以汾酒才會如此難得。

山西:三晉之地民風淳厚,自然資源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