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元宵節為什麼叫“情人節”?

元宵節原名上元節,起源於秦漢時期,是極為古老的中國節日,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起初流行於中原,後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地區。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是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月亮象徵愛情,因此人們把元宵節稱為情人節。這就給元宵節染上了一層浪漫的色彩。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元宵節是中國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才可以出來。元宵節賞花燈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這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與愛情聯繫起來,更顯得動人。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寫出一首首傳唱千古的詩詞。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吃元宵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耍龍燈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踩高蹺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送紅孩兒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走百病

漲知識了,元宵節竟是古代的情人節

看了這麼多,各位俊男靚女們,還在家裡做什麼呢?

外邊鑼鼓喧天,燈市如晝,更有佳人出沒其間,趕快來一場浪漫的邂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