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傳承農耕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農民豐收節:傳承農耕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因此經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傳承農耕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標識,中間由麥穗演變成“豐”字,造型端莊穩重,識別性強,緊貼豐收節主題,直觀表達出慶豐收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憧憬。組成“豐”字的三條線由麥芒演變而成,形成放射狀的弧線,意在體現“中國農民豐收節”傳承農耕文明的重要作用,體現崇農重農的價值理念。

標識顏色由中國紅和豐收黃組成,是“農民”和“豐收”最直觀的體現。標識字體採用隸書。隸書起源於戰國,字體清秀富有藝術性,筆法挺進,秀美莊重,活潑大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能夠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能夠弘揚中華農業文明,傳承優秀農耕文化。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於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尋找歸屬,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託,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薰陶,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為何選在秋分

從節氣上看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從民俗上看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歡慶豐收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綜合性的節日,既是農民的節日,也向其他社會群體開放。要用開放思維辦節日,組織開展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還要舉辦各種優秀的農耕文化活動,讓全社會、全民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各地又有自己的農事特點,無論是農耕生產方式,還是農產品品類,都獨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