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爲什麼要發動襄樊之戰?

性感的小石頭


要想清楚瞭解這個答案,就必須瞭解相關的地圖


襄樊之戰前的形勢:

1、劉備取得漢中和關中;

2、孫權要求劉備歸還荊州,但劉備要求奪取涼州後才歸還;

3、劉備取得漢中後,襄樊等地受到漢中和關羽夾擊的風險。

現在來看襄樊的重要性:

上圖中,襄樊對於魏、蜀漢、吳都是一個關鍵要點:

1、紅色線為曹魏長安、洛陽、許都三地的聯繫線,如果襄樊被關羽奪走,就意味著兩點:一、長安和許都的聯繫被切斷,關中變為孤立狀態;二、曹魏必須遷都,東遷或者北遷都有可能。彭城或鄴城可能性較大。

2、紫色線是蜀漢荊州和漢中的連接。可以看出襄樊南是關羽的江夏,西是 劉備的漢中和上庸。蜀漢擁有襄樊,可以切斷關中和曹魏的聯繫,更容易攻下關中,一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計劃的: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關鍵。諸葛亮之所以五次北伐都不能成功,就在於蜀漢失去了荊州,不能北上切斷曹魏和關中的聯繫。看諸葛亮對荊州的評價: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3、對於孫吳,漢水和長江連通,擁有荊州,就意味這建康日夜都出於危險之中。建康看起來很遠,但在“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水運下,其實很近。

小結下:襄樊對於魏、蜀漢、吳都具有戰略關鍵地位:對曹魏來說,是政治穩定的關鍵,保護許都和洛陽的安全;對於蜀漢,是牽制曹魏兵力而造成關中空虛以進行奪取的戰場;對於孫吳,是保護江東不受威脅、專心攻打兩淮的防守堡壘。穩定、戰場、防守,這就是襄樊對於三國各自不同的意義。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的三國形勢

蜀漢:

215年,孫權因為劉備奪取了益州而要求劉備歸還荊州,劉備要求在得到涼州之後才能歸還荊州。最後雙方達成以湘水為界的協議而分割荊州:湘水以東的長沙、江夏、桂陽歸孫權所有;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所有。雙方一度兵戎相見,最後因為曹操奪取了漢中威脅劉備的益州、張遼在合肥擊敗來犯的孫權,讓孫劉不得不在進擊的曹操面前雙雙繼續聯盟。

219年,黃忠按照法正的策略擊殺鎮守漢中的曹操大將夏侯淵,奪取了漢中。同時劉備派遣劉封、孟達攻下上庸,威脅襄樊。當年七月,在劉備自封漢中王后,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

從蜀漢的角度來看,當時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是天時地利的:

1、劉備奪下漢中,曹操親自率軍援助但無功而返,在人情和士氣上劉備佔盡優勢;

2、劉封等奪下了上庸,和江陵的關羽形成了夾擊襄樊之戰的形勢;

3、原來投降曹操的荊州水軍,在赤壁之戰中基本上已經被滅,而關羽還有幾萬水軍,擁有水軍的優勢。

趁勝追擊、夾擊之勢、水軍優勢,這些都是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信心所在。而發動襄樊之戰的必要性,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也說得非常清楚:荊州就是“用武之國”,益州、漢中則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諸葛亮將荊州作為蜀漢的主戰場,益州和漢中則是蜀國人員、物資的供應地。

諸葛亮對荊州的重視程度,在劉表死後曹操率軍來攻時就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

曹魏

211年,曹操藉口攻打漢中,實際卻攻打關中,一舉平定關中、涼州,擊敗馬超、韓燧等人。

215年,曹操攻打漢中,張魯投降。但曹操沒有聽從劉曄趁益州震驚的機會攻打益州,給了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的機會。《三國志 劉曄傳》: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

當年,張遼、李典在合肥擊敗孫權親率的10萬吳軍。

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單于,將南匈奴分為五部。

217年,曹操親征擊敗孫權。

218年,面對夏侯淵在漢中和劉備相對峙的局面,曹仁決定南征關羽,以牽制劉備。曹仁在樊城調集兵馬,結果當年10月侯音、衛開在宛(南陽)反叛,迫使曹仁不得不中止南征關羽計劃,北上平定叛亂。曹仁在219年正月才平定叛亂。

219年,漢中被劉備奪走,曹操救援無功。

楊修和曹操的雞肋故事,就是對當時曹魏形勢的最好說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劉備有漢中和荊州的情況下,襄樊、南陽等成為雞肋。

從曹仁218年攻打關羽的計劃來看,荊州三分的局面已經不能再持續了。 不是曹仁南征關羽,就是關羽北戰襄樊。只是後來因為曹魏丟失漢中,人心不穩,曹仁無力發動南征,才給了關羽主動北戰的機會。


孫吳:

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後,眼看著原本是孫劉共同攻打益州的,結果卻被劉備獨吞了。氣不過的孫權於是要求劉備歸還荊州,並彼此兵戎相見。

但215年張遼和李典在合肥擊敗孫權,迫使孫權不得不繼續和劉備結盟。而217年孫權再次被曹操擊敗。

從赤壁之戰後,眼看著劉備先後佔據益州、漢中,而屬於自己且對江東防禦具有重大關係的荊州劉備又有借無還;東部和曹操的作戰又失利。

也就是說,從赤壁之戰後到呂蒙奪取荊州之前,孫吳的形勢一直都是很鬱悶:曹魏擊敗自己,劉備開疆闢土,自己什麼成就都沒有!

鬱悶和氣憤,就成為了這個時候孫吳的主色調。

什麼兄弟,都是狗屁——老子不把荊州奪回來,就不為人!

這就是孫權當時的心理狀態!你們吃肉喝湯,我做楊白勞可不行。


關羽的襄樊之戰為什麼失敗

上面都說了很多襄樊之戰的必要性,也說明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並非錯誤:劉備奪取漢中後,荊州三分的局面到了必須結束的時候了。關羽、曹仁、孫權都是這樣認為的。

那麼關於為什麼失敗呢?原因在於:

1、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並沒有和劉備商議,應該是獨自發動的。雖然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是正確的,但劉備在奪取漢中時,因為夏侯淵的堅守,讓益州無論是人力還是糧餉方面都存在疲乏的情況,無力去支援關羽。劉封奪取的上庸,也是立腳未穩。

也就是說,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在必要性和時間上都是正確的,但劉備等無力支援,只能讓關羽獨力作戰。漢中之戰消耗了太多劉備的兵力和資源。

2、曹操雖然失去漢中而人心動盪,但從整體上來看,漢中之敗並讓曹操實力大損。漢中之敗,和曹操境內呼應關羽的反叛,導致關羽認為曹操實力不在。

3、對於孫權,關羽還是高度防備孫權渡江奪取江陵的。但孫權啟用一個沒有大戰經驗的書生陸遜,讓關羽降低了防備孫權的警戒心。孫權用陸遜騙取了關羽,誘使關羽調集防守後背的軍隊北上奪取已經攻打多時的襄樊。

4、曹操告知了關羽孫權和他聯盟的消息後,依然沒有撤軍,甚至在孫權起用陸遜而輕信,是關羽過於自大,也是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打得太順利的緣故。在曹操警示關羽提防孫權,加上曹操親率大軍來援的情況下,關羽依然沒有撤軍回防的打算。這個時候的關羽,已經陷入一種堅持的陷阱。

事實上,在劉封明確表示無力支援、孫曹已經聯盟、曹操援軍而來、關羽有水軍優勢,隨時可以封鎖襄樊等情形下,關羽班師是最佳策略。

5、麋芳、士仁不戰而降,是關羽軍潰、無力重奪荊州的關鍵。事實上,關羽聽到呂蒙奪取江陵的消息後,撤軍離開襄樊後,曹操就下令曹仁不得追擊,就是想要讓關羽保存實力和呂蒙作戰,讓孫劉二人相鬥,自己觀虎鬥。因此,如果關羽在荊州還有一兩個基地,在曹操的暗助下,重新奪回荊州不難。就算關羽無力奪取,劉備也不會坐視荊州丟失,必然率兵支援。

如此一來,劉備和孫權就會在荊州進行決戰 ,而曹操在襄樊喝酒看比賽。


總結: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是正確和必要的,這點無需指責關羽。表面上看襄樊之戰關羽的失敗是因為孫權用陸遜來迷惑關羽而導致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關羽過於堅持攻下襄樊,而非採取用自己優勢的水軍阻隔樊城和襄陽的聯絡,進而長期圍困。

如果關羽不是過於心急想要攻下襄陽,就不會調集防守荊州的部隊北上,給呂蒙鑽空子。

即:關羽急於攻下襄陽,達成和曹仁的樊城隔江相對,一如江陵和東吳的局面,因此不惜調動荊州防守部隊以急下襄陽。

關羽也許輕視陸遜,但他不會輕鬆呂蒙等東吳戰將。調集防守部隊急速拿下襄陽,然後南江陵北襄陽的防守荊州。這才是關羽想要達成的戰果。

關羽想要用這個時間差去完成自己的目標,但呂蒙也利用了這個時間差,突襲了江陵,讓關羽軍潰而敗。

襄樊之戰,也許關羽有多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也許這個結果就完全不同。而麋芳、士仁的投降,完全不給關羽扳回局面的機會。

總之襄樊之戰是一場變化很多的戰爭。如果劉備派遣一部分軍去支援關羽,情形就會非常不同——在有劉備支援下,關羽就不會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麋芳、士仁如果不投降,劉備和孫權就會在荊州大戰。戰果將決定了曹操的下一步動向:

劉備嬴,曹操將會在東部渡江奪取江東;

孫權嬴,曹操將會奪取漢中和益州。

好大的一盤棋——可惜了,曹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關羽北伐發生在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年底,這是一件轟動當時、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大事,同時這件事也撲朔迷離,有些問題至今仍然沒有搞得太清楚,比如關羽為什麼要北伐。

關羽北伐帶有一定個人情感因素

關羽北伐的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關羽北伐的幾個月前,劉備在漢中大敗曹操,曹操從漢中退出,之後劉備在漢中稱王,當時舉行了很隆重的漢中王就職儀式,不過關羽沒有參加,他一直坐鎮荊州。

關羽獨自守荊州有5年時間,還算稱職,雖然經過了一些波折,但地盤還在。劉備是這一年的7月在漢中稱的王,稱王之後對蜀漢方面文武官員的職位進行了一些調整,其中涉及到武將方面主要是任命了“四方將軍”,其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在醞釀這項人事安排時曾出現分歧,諸葛亮有不同的意見,之前劉備任命馬超為平西將軍,地位高於關羽,關羽已經很不高興了,專門給諸葛亮寫信,間接地表達了不滿。所以諸葛亮提醒劉備是不是考慮得更周全一些,照顧一下關羽的感受。

劉備一向尊重諸葛亮的建議,但這次他堅持自己的看法,劉備對諸葛亮說:“吾自當解之。”不久劉備從漢中回到成都,儘管很忙,但心裡一直惦記著關羽的事,劉備覺得關羽那邊確實需要安撫,所以劉備派了費詩去做關羽的工作。

費詩是蜀漢著名的外交家,口才超一流,當時全下口才最好的是江東的虞翻,這位費先生可以排進前5名。

費詩去了荊州,關羽一開始態度確實不太友好,但費詩沒有害怕,沒有為討好關羽而亂拍馬屁,但也沒有跟關羽叫板,而是通過不軟不硬的一通話讓關羽自己去掂量。由於話說得在理,關羽也不是完全聽不明白話的人,所以趕緊接受了任命。

關羽送走了費詩,心裡還是覺得不舒服,不僅黃忠與他平級平坐,而且劉備讓魏延守漢中,也讓關羽不痛快。漢中的地位與荊州相當,從地位上黃忠實現了與關羽平起平坐,從實際作用看魏延又與關羽相當,關羽覺得自己這個蜀漢“帶頭大哥”當得有些水分。

黃忠、魏延進步快,是因為他們這幾年立的功勞多,立功這種事,必須有機會,在益州和漢中天天都有機會,而有荊州就沒有,沒有機會,怎麼去立功?

關羽的心裡不太痛快,危機感倒也談不上,但多少有些焦慮,想找機會建功立業,讓大家看看我關羽不是隻會擺老資格,我是有兩下子的。

關羽北伐也是特殊天氣因素促成的

就在關羽想建功立業的時候,機會來了,這時候大概是8月份,是長江流域最容易發生汛情的季節,這一年江漢一帶就發生嚴重汛情,下起了特大暴雨,漢水暴漲。

曹軍在荊州前線的主要據點襄陽和樊城都在漢水邊上,一個是漢水南岸,一個是漢水北岸,漢水發了大水,水勢很猛,“平地數丈”,城池及軍營都被淹了。

這場大雨引起了關羽的沉思,關羽覺得這是一個好發動北伐的好機會,於是決定馬上發起北伐。出發前,關羽對後方的防務也進行了一些安排,命令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留下了一支數量不下的人馬,得防備老窩被端了,之後,就率軍北上了。

關羽北伐算不上蠻幹,不說氣象條件,就是從其它客觀條件上說,當時劉備漢中得手,上庸三郡成片,使得襄陽、樊城地位變得孤立,曹操新敗於漢中,曹軍士氣低落,攻取襄陽、樊城的條件的確成熟了。

關羽北伐也有被動防禦的可能性

除了上面說的理由外,仔細梳理一下其它史料,還會有一些新發現,能進一步揭示關羽北伐的決策過程。

根據史書記載,曹操兵敗漢中,退到了長安,在那裡他曾向駐守在襄陽的曹仁下達了一道命令,讓曹仁率兵討伐關羽,同時派于禁率部增援曹仁,負責增援的還有徐晃所部,這幾位都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將領,他們率領的是曹軍的精銳。

根據這個記載,這場仗不是關羽發起的,而是曹軍先主動進攻。曹操剛在漢中打了大敗仗,為什麼突然在荊州主動出擊呢?推測起來有兩種可能:

一個可能是減輕關中方向的壓力,漢中已失,曹操擔心引起連鎖反應,所以在荊州故意挑戰,提醒劉備,你別不管不顧,佔領漢中就行了,不要趁機圖謀我的關中;

另一個可能是減輕合肥方向的壓力,就曹操還沒退到長安時,還在撤退的路上,這一年7月,孫權又來了一次趁火打劫,在合肥方向動手,當時曹操在合肥的兵力不到一萬人,合肥方面壓力更大,曹操知道荊州不僅是劉備的地盤,也有一小半歸孫權,曹操想在荊州製造事端,把孫權、劉備的眼光都吸引到那裡來。

綜合以上分析,關羽之所以突然北伐也許是這樣的:曹操漢中之戰失利後,立即命令曹仁在荊州方向發起一輪攻勢,目的是緩解關中、合肥他兩個戰場面臨的壓力,作為劉備董督荊州軍事的關羽,本來就想建功立業,又恰遇千載難逢的天時,幾個因素碰到了一起,這才讓關羽在來不及請示的情況下率兵北伐。


南門太守


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大家都耳熟能詳。另外有一場戰役,雖然沒有擠進前三,但是從這場戰役的結果來看,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這場戰役就是蜀國關羽和曹魏之間的襄樊之戰。

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被東吳所俘後被殺,很多人經常會討論劉備為何不出兵救援關羽,以至於關二爺命喪黃泉,其中不乏陰謀論者。其實,這都是大家對關二爺的忠勇由衷敬佩,覺得他死的太可惜了。我們今天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探尋一下,他為何要發動襄樊之戰?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背景,襄樊之戰也不例外。因此,要搞清楚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原因,有必要先對襄樊之戰前,也就是公元219年前的大環境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公元214年,劉備攻下益州,佔據巴蜀。

公元215年,曹操攻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取漢中,劉備倍感壓力。孫權因劉備取了益州,欲要回荊州,劉備遂與孫權談判,雙方以湘水為界,東屬孫權,西歸劉備。至此,劉備佔有荊州南部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和談之後,東吳孫權再度進攻合肥。

公元217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雙方對峙,一直僵持不下。

公元218年,曹魏境內徭役繁重爆發多起叛亂,烏桓叛亂,許都耿紀叛亂,宛城(南陽)侯音叛亂,另有陸渾(今河南洛陽嵩縣)孫狼等起義,曹魏亂成一鍋粥。而這些起義叛亂多與關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曹操派諸將平定叛亂,曹仁平叛有功,封徵南將軍,駐樊城(今襄陽樊城區)。

公元219年,黃忠斬曹操大將夏侯淵,劉備攻下漢中,漢中稱王。並派劉封、孟達拿下房陵(今十堰房山縣)、上庸(今十堰竹山縣)。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關羽率領的荊州之軍,發起了對曹魏的襄樊之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熟知《隆中對》的朋友是不是對這一幕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前期曹魏境內出現的這些叛亂、起義,可以看作是關羽在劉備攻擊漢中之時的一種策應。漢中、上庸已定,打通漢水通道,發兵宛、洛可以看作是《隆中對》定下的既定戰略的進一步實施。而這一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則在於襄樊,這個北上中原的重要節點。

襄樊(今襄陽市襄陽區和樊城區)位於南陽盆地南端,西有武當山,東有大洪山、桐柏山等作為屏障,控扼漢水,是北上中原,南下江漢平原的必經之路,重要的戰略通道,兵家必爭之地。襄陽的戰略重要性,在歷代都得以充分體現,尤其是在宋元時期,南宋和蒙軍為爭奪這一要地,在襄陽拉鋸了幾十年,奪下襄陽,蒙軍便順流而下,南宋防線瞬間土崩瓦解。

赤壁之戰後,曹魏收縮防線,襄陽雖然有過短暫時間的被孫權佔據,但這一戰略要地後來卻緊緊地被曹操控制在手中,如此關係到中原大局之地,絕不容有失。

對蜀國來說,如果能夠奪下襄陽,即使不那麼快揮師中原,也可以將其據有的漢中、益州、荊州等地很好地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防禦體系。這不僅對曹魏形成威脅,對東吳孫權也能形成戰略上的優勢。

襄陽是荊州的命脈,有襄陽在,荊州就完全不在話下,即使丟了也能再輕易奪回來,若能拿下襄陽,不僅能讓曹操瑟瑟發抖,絕對也讓孫權坐臥難安。

劉備不可能看不到這點,之前雖然命關羽鎮守荊州,但是官職卻是襄陽太守,在其關中稱王之後就封關羽前將軍,假節鉞(代皇帝行使權力),而此時襄樊之戰已經開打,劉備的目的不言而喻。

有了劉備的認可,襄樊之戰關羽沒有理由不繼續,關羽的戰績也是可圈可點的,打爆曹仁,斬龐德,水淹于禁七軍,俘于禁及部眾三萬餘人,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趕忙想遷都以避鋒芒。

襄陽城畢竟是“鐵打的襄陽”,城高池闊,和樊城一個在漢江之南,一個在漢江之北,成掎角之勢。關羽野戰沒問題,但是畢竟兵力有限也就三萬人左右,若攻城的話,這有限的兵力就不夠了。

在向上庸的劉封、孟達請派援軍助戰無果之下,關羽只好另想辦法。在東吳呂蒙、陸遜聯袂演出雙簧後,關羽中計了,將留守的荊州之軍調往襄陽。

正是關羽如此強勁的勢頭和蜀國即將面臨大好的局面,迫使曹魏和東吳暫時走到了一起,然後關羽就悲劇了,最終敗走麥城,兵敗而亡,蜀國荊州之地也悉數全丟。

襄陽之戰雖然有個好的開始,但是結局對蜀國來說卻是不能承受之重,大將身死,丟了荊州。《隆中對》的大戰略也宣告破產,蜀國只能戰略退縮,從鼎盛走衰,在三國之中成為最弱小的一個。


地圖帝


往好聽了說,關羽這麼做是為了延續漢中爭奪戰的輝煌;說句大實話,就是關羽自己飄了,想著爭功。

這個時候的三國是什麼情況呢?219年春天,劉備和曹操間爆發了漢中爭奪戰,戰爭最後以夏侯淵被斬殺、漢中落入劉備手中告終。不久,劉備進位漢中王,又派遣劉封、孟達佔據上庸,此時,劉備集團的領地和實力大為增強,達到了頂峰時期。而曹操則頗有些內憂外患,逐漸採取了守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一時間“威震華夏”,曹操甚至動了遷都的心思。但是很快,關羽就被呂蒙在背後捅了一刀,並最終丟掉了荊州。

關羽這麼做,是挾蜀漢新勝之威,旨在擴大對曹操方面戰果的一次軍事活動。他看到了在漢中戰場上,劉備方面對曹操的優勢,想要在東線繼續擴大戰果,甚至對曹操進行毀滅性打擊。這是從正面上對他當時想法的評價。

但是從反面來看,關羽這麼做是一次極其冒險的軍事行為,是一場完完全全的冒險。他違背了蜀漢的核心戰略《隆中對》,在天下根本沒什麼大變的情況下就發動了這場戰爭。他根本沒做好後勤補給工作就匆匆走上戰場,更沒有考慮背後還可能被人打黑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性格剛愎自用的關羽看著馬超、黃忠等人在西線打的太好了,而他自己在荊州寸功未立,急於要為自己劉備集團第一武將的身份正名,而倉促地發動了這場戰爭!

其實說起來很遺憾,襄樊會戰後第二年曹操就死了。如果在曹操死的時候,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發動襄樊會戰,很有可能整個三國曆史都要發生劇變。


青言論史


自駕車去過襄陽。這是個兩山夾城的美麗地方,向北突破就是一馬平川的中原。東指洛陽許昌,如果劉備軍同時攻下長安。可以南線和西線兩路夾擊洛陽許昌。我們來看地圖:

實際上,當時劉備僅僅佔了漢中,尚在調整期間,還沒有進攻長安的軍事準備。而關羽貿然孤軍猛攻樊城,是不符合軍事戰略的。

但當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如此之近的時候,關二爺很難經得起這樣的誘惑,加之關羽手裡有一支身經百戰的精銳部隊。加上漢中劉備勝利消息傳來,關羽自然頭腦發熱,自認天下無敵了。

樊城守衛的是曹仁大將。不需要任何戰前總動員,都知道樊城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中原王朝興亡。曹軍沒有任何別的策略,只能死守不能丟失。加上曹操前來助陣的龐德于禁已經慘敗給關羽,因此這最後的城關是阻擋關羽大軍的唯一屏障。

歷史上的這次襄樊之戰,曹仁率領的軍隊表現得十分出色,成功地抵擋住了關羽發瘋式的猛攻。關羽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破釜沉舟一意孤行地不斷從後方荊州抽調部隊來增援。以至於荊州空虛被東吳偷襲。

我看到很多人說了很多理由,什麼關羽不滿劉備自立啊,關羽想自己稱帝啊,劉備和關羽不和啊,那是人們腦洞大開的想法,我想本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襄陽(樊城)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這是中原的西南門戶。不僅是關羽。後來的黃蓉郭靖也是保衛襄陽抵抗元軍,岳飛也是在這裡抵抗金軍。


先啟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要知道關羽的官銜

這個官銜很憋屈,關將軍身為襄陽太守卻不能到襄陽來任職於本人的性格來講簡直是奇恥大辱!

荊州部首府是因為曹操的侵犯迫不得已從原首府襄陽南遷至江南的公安縣的,後來由於東吳方面索要南郡,荊州首府又遷往江陵的!關羽心中早有大志誓師要奪回襄陽,無奈曹軍先發動攻擊!作為應戰者本來是名正言順,奪回陣地迫在眉睫!也是勝利在握,然而誰料孫權抽了後腿!可以說關羽是為襄陽而戰死的!關羽死後,曹操追封為荊州王!。荊王

說到這裡願襄陽市民向政府請願在關羽水淹七軍處修建一座紀念專供關羽以及劉關張趙諸葛的廟宇祠堂遊園廣場!


妮馥甄


我們穿越一下吧!劉備率領大軍進攻漢中,法正為軍師,老將黃忠為先鋒,在定軍山刀劈漢中總兵夏侯淵,控制了漢中局面,把守關隘。曹操領兵來救,相持不下,耗時二年。最終曹操撤出漢中,自此劉備自封漢中王,封四大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發文至荊州,關羽心裡上火。



黃忠乃我關羽之降將,怎能於我齊名,襄樊守將曹仁比夏侯淵高明不到那裡去,待我領兵殺了曹仁,佔領樊城,叫大哥看我關羽二弟是將才,還是帥才。東吳呂蒙是鼠輩、陸遜乃白面書生,有我關羽在此鎮守,亮他不敢來犯。曹操也不可怕,待我攻下樊城守之,曹操也是沒有辦法的。我關羽熟讀春秋,武能上馬,文能領軍,攻打樊城,諸葛軍師是默認的。


兔吐2


因為當時曹操那邊確實是內憂外亂,有崩盤之象。

在漢中之戰中,劉備指揮軍隊大敗曹軍,斬殺了大將夏侯淵。後來曹操親自到了漢中,卻再次戰敗,被迫放棄了漢中。

劉備又派遣孟達、劉封率軍攻下了房陵、上庸,拿下了這兩個郡。

曹操那邊不僅接連丟失重要地盤,而且內亂不斷。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之前一年,許都忠心漢室的大臣發起了一場暴亂。他們發動了一千多人,進攻曹操的人馬。雖然這次暴動失敗了,但是影響很大。

半年多之後,南陽守將侯音反叛,殺死了曹操部下的官吏,以響應關羽。後來這次暴亂被曹仁平定。

關羽進攻襄樊時,曹操根據地鄴城還發生了魏諷等人的陰謀反叛的事件。曹丕負責處理這次謀反案,誅殺了數千人。

關羽進攻襄樊的同時,孫權還在率軍進攻合肥呢。

可見,那會曹操那邊確實是不斷戰敗、內部暴亂不斷,正是非常虛弱的時候。劉備那邊漢中之戰打了兩年,士卒都很疲憊。而關羽這邊一直比較閒。現在明顯到了繼續進攻曹操、擴大戰果的時候,關羽怎麼會不出手?

而且那一年南方下暴雨,河水暴漲,淹沒平地。關羽是很擅長水戰的。而曹操部下將領大多都不懂水戰。這也是個出兵作戰的好時機。

關羽襄樊戰役戰果也是非常輝煌的,包括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等。曹仁率領數千人守樊城,被關羽的水軍重重包圍,已經危在旦夕。魏國大臣大量投降關羽,許都以南的豪傑也紛紛起兵,響應關羽。嚇得曹操都想遷都躲避關羽了。

誰都沒想到剛剛還在進攻合肥的孫權,會突然在背後捅刀,讓關羽功虧一簣。

蜀漢雖然國力最弱,但一直是有理想、積極進取的。在曹操虛弱的時候,關羽肯定是要出兵的,劉備、諸葛亮肯定也是支持的。誰知道那個孫權,打曹操打不過,倒過來偷襲盟友了。


國史拾遺


說直白點就是為了獲得戰功,看到居然有個名字叫黃忠的與自己平起平坐,心裡不舒服。再仔細想想,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立下戰功了!

關羽這個很驕傲,而且自傲,他的同僚們都讓著他,諸葛亮、劉備這些人又都慣著他,重來沒有人去衝撞他,當然這個人的本事確實大,作為劉備手下的第一戰將,劉備的兄弟,確實給劉備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關羽很講義氣,劉備肯定也很講義氣,在劉備剛剛招兵買馬的時候,居然招到了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這是上天送給劉備的禮物。

關羽這人能夠獨立帶兵,劉備還沒有根據地東奔西走的時候,一直都是劉備帶領一支兵馬,關羽帶領另一支兵馬,一直到有了荊州和蜀地後都是這樣,關羽曾經短暫的投靠過曹操,這個工作比跟著劉備風餐露宿好多了,但是在知道劉備的消息後,立刻就辭職去找他那個前期運氣很不好的哥哥了。

攻打襄樊之戰個人覺得就是關羽嫉妒了,劉備拿下漢中自封漢中王,三國演義中說封了個五虎上將,其實只有四大將軍(趙雲實在有些委屈),馬超都還好說,至少馬超名聞天下,確實也是一個梟雄,和自己平起平坐沒什麼問題。但是黃忠是什麼鬼,怎麼就冒出來個黃忠,馬超和張飛在奪取漢中的戰役中是親眼看到黃忠的勇武的,而且黃忠立下了赫赫戰功,還斬殺了夏侯淵,自然這兩人沒有什麼意見,但是荊州的關羽不知道啊!突然冒出來個黃忠與自己平起平坐,關羽不服氣。

但是不服氣有什麼辦法呢?仔細一想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打過仗,沒有戰功入賬了,在拿下漢中後,也是為了牽制曹操的勢力,關羽沒有進行任何的通報就出兵北伐,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一戰打了大半年,開打後劉備和諸葛亮都知道了,但是沒有阻止,因為他確實對漢中的穩定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曹操沒有精力去管漢中了,因為這時候的曹操自己都怕了,關羽太厲害名聲又大,準備遷都暫避鋒芒了。

其實國與國之間的就是這樣,後來事情自然就是孫權背信棄義背後捅了一刀,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麥城,也送上了自己的性命。試想一下如果關羽這一仗失敗了,但是狼狽的回去了會怎麼樣?會不會被軍法處置了?

第二如果在關羽攻打襄樊之戰的後期,曹操找人與孫權結盟,而孫權這時候覺得機會到了,和劉備一合計,自己和呂蒙各帶一支大軍討伐曹操,而劉備帶兵出漢中也去討伐曹操,結果又會怎麼樣?


狗刨電競




襄樊之戰,是關羽是從輝煌,到消亡的半年時間。在218年,孫權在劉備在拿下成都後,就要求歸還荊州。劉備則不想歸還荊州,說還到要拿下涼州之後還,使孫權大怒,準備戰爭大打出手,當時關羽手裡號稱有三萬精兵,當然還有其它人馬。劉備也從成都調回大量援兵。但是這時漢中的張魯,卻投降曹操。曹操順利的得到漢中。留下夏侯淵為帥守漢中,司馬懿建議曹操說,劉備和孫權要爭奪荊州。西川空虛再奪下西川很有把握。曹操卻心滿意足夠了,沒有自己去打成都。但卻令張郃率軍獨立一支隊伍去奪成都,也是順地打到宕渠。卻遇到張飛阻擊,奮戰了2月時間,劉備率領精兵一萬人增援趕到,把張郃大敗。只有少數人馬逃回漢中一。劉備沒有來成都前,因為張郃侵犯西川。立即和孫權罷戰協商,平分荊州得到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留關羽守衛荊州,自己回軍打擊張郃 。打敗追到陽平關。軍師法正,黃權說,漢中是益州門戶,沒有漢中就不好守益州,建議拿下漢中。劉備聽從法正他們建議。開始奪取漢中。開始相當艱難,幾乎每仗都敗。但曹操率領幾十萬大軍來到後。劉備並不害怕,堅信漢中就是他的。堅持重點堅守防禦,長期抗戰方針。曹操卻因襄城的刺吏胡修,太守傅方,直接投降關羽。都城的太醫今吉夲,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和宛城太守候音及其農民起義叛亂聲勢廣泛,都要聽從關羽的領導指揮並接受給了封號。要趕緊進行鎮壓叛反,立即拿下漢中不可能。長期爭鬥又是火燃眉毛都內卻之造反亂亂了。不得已令軍隊,迂進幾幹漢中人入關中,削削撒軍。回軍去鎮壓起義和叛變。

219年,劉備順利得到了漢中,一塊流油肥美大肉,高興地都山呼萬歲。我也是大王了,於是立即自封自己為漢中王,許靖太付,法正尚書,關羽前將軍,張飛右將軍,馬超左將軍,黃忠後將軍。這時關羽軍力相當強大了。孫權也派來示好使者,求關羽把女兒給孫權兒子作兒媳。關羽反臉無情地說,犬子那能和虎女相配。罵走使者氣怒孫權。劉備也派來費詩給關羽授印送權。關羽有了比劉備多三部軍力兵馬,早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絕情地對使者名嘴費詩喊。大丈夫絕不和老兵同列。拒絕了劉備的管轄,和劉備絕情斷義,費詩幾天講歷史,道未來,唱友情,說忠義。但沒有使羽回頭。最後不得不說了,”你會後悔的,”走了。

關羽坐大了。獨立了。還以宛城太守侯音為首叛亂和農民起義騷亂都是他的部下,被曹仁領著軍隊鎮壓和屠殺消滅了為藉口。侵犯他的利益,發動了圍攻曹仁守衛得孤城樊城的戰役。把曹仁的幾千人馬困起來,曹操急忙令于禁為帥,龐德為付手,領著七支軍馬援救樊城,但正值夏天七月,天下大雨十多天,江水猛漲,于禁太大意了,關羽掘堤放水淹沒于禁七軍,于禁被迫投降,龐德被殺,關羽取得了輝煌勝利。嚇得曹操,眼看關羽成了大氣候,坐大了。都打算迅速遷都搬家了。這時司馬懿,蔣濟卻認真分析關羽的一切,認為因為關羽和劉備絕情斷義,孫權更想要回荊州的借給的南郡,劉備不會來邦關羽打仗的形勢。建議曹操名議上給孫權全部荊州。讓孫權乘虛背後出戰關羽。曹操立即出使者到東吳講明,東吳孫權更怕因為關羽獨立坐大。對自己壓力更大,即派呂蒙為先鋒自己率大軍,偷襲襄城,公安,守將麋芳,士仁因為關羽己經獨立。自己的生命在關羽手裡更加危險。不戰就投降東吳。劉備乾兒子劉封也因關羽獨立,也沒有干擾在觀望劉備處理。關羽卻沒有剩勝攻擊曹仁的崩塌破城,坐等曹仁投降,耗了半年之多。水退了。地幹了,形勢卻有利了曹操。又派徐晃領一十二路大軍殺來,自己自領大軍做為後援,要消滅關羽。徐晃聲東擊西調離關羽離開大軍到四冢一舉了打敗關羽,以後一勝再勝,打破了關羽的樊城之闈。殺死了胡修付方,解除曹仁被困之險。但關羽的主要力量,並沒有被殲滅掉,徐晃也沒有,乘勝圍追關羽住守的麥城。但還是因為一夜之間,關羽脫離劉備獨立反對劉備稱王秘密被人揭穿,幾萬大軍一夜之間,跑得乾淨,只剩下關羽父子幾十多人了也必須得跑。在臨沮之地被馬忠擒拿殺死。

劉備在完成漢中戰役後,是有時間自己來指揮邦助關羽,攻下樊城的,劉封也是能接回關羽的。敗了關羽是回到益州的請求劉備原諒的。關羽如果不是獨立話,是能率領軍隊回到益州。也不會軍隊潰散逃跑,不要說突闈到益州的,就是回到益州也沒有困難。但一切轉眼都成夢境,輝煌沒有了,無地可去,被殺了。劉備在他死了。氣得沒有說什麼,沉恨兩年多。可多是之秋,張飛部下因為什麼得罪張飛,把張飛殺了,下割頭帶著跑到東吳投降,才把劉備擊怒,不顧一切殺向東吳卻是大敗。40年後的260年劉禪在總結的先輩功過時,對關羽的的分裂行徑,極為痛苦痛恨。給關羽一個永遠無法消除名號,壯繆侯。這個帶有極大汙辱稱號壯繆侯。當然關羽死了,歷史無情,後人有意。還是稱神了,成帝了,成為武聖。是人們尊貴仙人了。關羽成在樊城,敗在樊城。襄樊之戰關羽有極大成功希望,在深蹈一點,謙讓一點。把頭低點一點,成功就是他得。可惜那不是關羽,也不是歷史,只是人的象想。粗略估算,關羽那時應有不下餘伍萬軍力,本身囂張氣焰說3萬精兵,弱兵不會少於一萬。劉備回援精兵算伍仟,農民起義和胡修付方二城多地人應該也有一萬。可是對曹仁的幾千人馬,沒有拚搏攻下,六個月時間,想餓死了人家了。沒有攻打。白白把時間讓給曹操。也把勝利讓給曹操。轉眼形勢大變給了關羽滅頂之災,全白乾了。失敗是他分裂造成的。如果沒有分裂,歷史會如何,還真的無法想象。劉備成功一統。也不是沒有可能。

關羽一生,以劉備的馬頭是瞻。但劉備稱王稱帝卻是堅決反對反臉了。大喊一一大丈夫絕不和老兵同列,徹底分割三十多年關係。把劉備事業推進了深淵,把自已推進死衚衕,是權力大了害得他如此瘋狂,狂妄的想,當一輩跟班兄弟,在劉備手裡白吃白喝,享受虛名。這次劉備把多半家當給他管理,他就不知天高地厚,要老子天下第一,也要噹噹老大,享受權力的快樂。讓你們看看我滅了七軍。大家都聽我號令。結果坑死了劉備。連鎖反應,張飛到死也沒有想通,還不知道劉備為什麼不救關羽想不通為什麼二兄會如此絕情,不擁護劉備稱王,背叛劉備和我們兄弟。打部下,罵爹孃,人都天天瘋子一樣喝酒胡來了。被部下殺了帶頭跑東吳投降。東吳又得其地域。劉備二年在沉重痛苦,也沒有想明白,關羽為什麼就喊出,大丈夫不同老兵同兵,我老了嗎,我不行了,我無能了嗎,在裂肺似痛苦中泡二年。張飛被殺,土地又被東吳白得去了,也氣瘋了。你這個孫權,太欺負人了。荊卅我讓了,這次還能忍嗎?絕不忍了,這些士地是我一生拚命搏來的,比生命重要,我要和拚命奪回自己的東西。於是不顧一切率軍攻打東吳。結果大敗。是的。關羽把劉備坑死了,把張飛坑死了,把自己也坑死了。得了一個壯繆侯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