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找到你》?

白琰昕弈


《找到你》这部电影的开头部分,让我想到了几年前陈凯歌导演的《搜索》,那时候姚晨演得是一个记者,为了新闻事件的独特和吸精,刻意引导大众舆论批判高圆圆演得女主。而在这部电影,她演得是一个律师,为了帮当事人打赢官司,全然不顾女方身为一个母亲的付出。我并没有否认这种职业精神,只是少了太多的人情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这个世界会变得冰冷而又淡薄。在马伊琍演得保姆,因为自己生活不幸,被家暴,女儿生病去世,而选择拐走姚晨的女儿,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本外国小说 《请你找到我》,也是关于走失儿童的,有的人会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变成魔鬼,很同情又很心酸。引用尼采的那句: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还有马伊琍和在《欢乐颂》里演应勤的小男生在一起时,总让我很出戏。这个电影唯一的笑点就是应勤说的那句:我他妈就是倒霉,她更倒霉,我他妈就没见过这样倒霉的。电影的最后,姚晨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是这样的:当你选择成为职场女性,别人会说你不顾家庭;当你选择全职太太,别人又会说养儿育女是你的本分。反正,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嘉莉妹妹


之前有过三次看到《找到你》的机会,全都错过,所以,昨天正式上映,我就像解决一个心结一样,一大早去看了。如果要概括这个片子,我首先能想起的还是多恩的布道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姚晨演的李捷,所遵循的一套生存方式,其核心就是这两年在微信公号里常见的,被重新定义的“自私”。她能干、利己、冷酷、不好惹,工作里,费尽心思替强势一方考虑,暗暗嘱咐委托人王总“孩子最好留下身边,就算法院判定强制执行也很难”。

她也信奉“你弱你没理”那一套,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变成强人,完全是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女性,如果没能兼顾事业和家庭,就是失败者,打电话的时候谈起自己接手的案子:“这年头没钱养什么孩子呀”。对在离婚争子官司中处于不利一方的朱敏说:“打官司就是一个血淋淋的过程……你早在几年前辞职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准备。”

她虽然跟保姆孙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根本看不起她,拿她当空气,家庭照片上没有孙芳,孙芳给她磨破的脚跟上贴创可贴,她也非常冷漠;在小游乐园看到女儿和孙芳,直接跟女儿打招呼。看到女儿和妇孙芳更亲热,觉得不高兴,就说“鼻涕不可以擦到别人身上”。别人。

这套“自私”理论,被粉饰得很好:尊重私产私域,尊重界限,我不干扰你,你也少来打搅我。其实,资源的池子就那么大,不从别人碗里抢,怎么可能增加自己的份额,所有的“自私”理论,本质上都是不加掩饰的抢夺宣言。

但,它主张最大可能地自私自利,却忽略了一个影响自私自利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相关性。如果周围的利益生态被破坏了,自己获利的可能也要下降,如果周围变得不安全了,那么自己的安全也要受影响。所以,即便站在自私自利的立场上,也得不那么自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自私。

哪怕这个“不自私”,就是对别人多一点了解,这种了解,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更安全,过得更愉快。比如李捷和孙芳,如果能放下心防,对对方多一点点了解,很多悲剧也都不会发生。

《找到你》里的两个女人,就是在这种气氛下变成了孤岛,她们都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互相不了解,李捷不了解孙芳,孙芳其实也不了解李捷。两个人之间的不了解,固然是因为她们拦截了自己了解对方的愿望,也是因为,她们已经被日常生活给拖垮了,根本分不出一点点注意力流量在对方身上。

这就是现实生活里女人的处境。阻止她们连接在一起,变得不那么孤独的,除了她们的生存理念,还有现实因素,你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你分出带宽给工作,就分不出带宽给生活给感情。对生育孩子的女性,现实就更加残酷,男人基本缺席,无人能向他们伸出援手,她们的带宽,要分出一大半给孩子。所以,当警察质问李捷,为什么孩子失踪了十几个小时才来报案,李捷欲哭无泪地说:“白天上班。”(其实也是因为她跟张博交易耽误了时间,但上班也是实情)

因为追寻女儿的下落,孙芳的往事一点点浮出水面,她倒霉的一生,也通过她的同事、同乡、男朋友的讲述,被完整地拼凑了出来,李捷慢慢了解了孙芳,这点了解,就是救赎,现实中的,或者精神上的。两个女人,因为了解对方,连接在了一起,避免了最后成为孤岛。

李捷也因此意识到了“相关性”。人的处境,是有相关性的,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蝴蝶,女性的处境,也是有相关性的,这种相关性首先体现在女性给女性的待遇上。她明白了自己在女性处境的大环境中,起了什么作用,扮演了什么角色,于是有了她在法庭上的陈词。她已经开始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故事的最后,两个女人在通往海岛的路上相遇了。这个海岛,有象征意义,她们因为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了一起,因为看海岛,避免了成为孤岛。“大海那边是海岛吧,我们一起去看海岛”,是故事里女性的倡议。

这个电影是姚晨的坏兔子影业投资的,这件事也很有意思。姚晨曾经因为“微博女王”的身份,和她在微博上的发言,成为很多人遇到事时最先要@的人,但也有很多人怀疑,她在现实中并不是知行合一,她的微博时不时只是为了卖人设而存在。那么,这个电影就是答案。


韩松落


看完电影不得不让姚晨和马伊琍的表演震撼到,她们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当时人物状态下的心境。

姚晨在酒局时被摸大腿,表情是如此的处事不惊,简单一句话和一个顺酒动作就处理掉尴尬,见过大场面玩得起男人世界的游戏。

但当爱女走失时,之前的“超女”形象彻底变回包裹已久的母亲形象,在当姚晨回到家里寻找线索时,有一个镜头是姚晨看到一个快递单子的手部特写,姚晨的手是微微颤抖的,一个不经意的表演细节刻画,就能完全表现李捷内心在不断崩塌的同时,还要把保持清醒去追查爱女下落。

马伊琍为了做到农村妞style,“自毁”形象,在扮相上下足功夫,差点认不出来,如果把“表演”拆分,首先“表”面形象就让观众入戏,再加上马伊琍娴熟的表演,让人对孙放这个角色产生了最大化的同情。


大聪看电影


3年前,口袋君和当时还身怀六甲的老婆,一起看了陈可辛执导,黄渤赵薇主演的《亲爱的》。

完全被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震撼到了!

寻子的故事已经够纠结了,陈可辛还融入了法律与人情的主题,真的太会抓人心的软处,相当地催泪。豆瓣8.4名副其实!

看完《亲爱的》后,

心惊肉跳的口袋君马上去淘宝,买了“儿童防走失牵引绳”。

现在,口袋君的女儿已经2岁半啦,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保护你!

让观众对角色产生代入感,调用到人类的护犊本能,就是此类题材的最核心卖点。

昨天,口袋君看了一部催泪效果堪比《亲爱的》口碑佳作(豆瓣7.4),姚晨与马伊琍组成双女主阵容的

找到你

Lost,Found

口袋君评分:4星/80分。

除了最后,姚晨在法庭上突然投敌,然后来了一场中心思想朗诵,实在突兀了点外,影片其他的部分都不错。

目前,《找到你》已经在单日票房上反超了《姑妈》,上座率最高

对于已婚已育的中国母亲来说,这是一部需要相当的勇气才能踏入影院观看的电影。

片中的女性角色,能让你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感觉就像在演自己。

特别是马伊琍这个角色,真心太虐了!

出彩程度比他老公演的那个胖子特工高出了N倍!

马伊琍所饰演的孙芳经历了一个女人所能遭受到的最坏情况:

失业,没钱、黄脸婆、孩子生重病、老公家暴、从不管孩子、被医院赶走。。还有更糟的,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要剧透了。

不夸张地说,《找到你》堪比全中国妈妈的“梦魇恐怖片”!

主线剧情太纠结、催泪效果太有力,一定要记得带好纸巾。

因为此片直指身为一个母亲最为深层的恐惧:

失去自己的亲生孩子!

或许你会说,看电影应该是开心的事儿,何必自己添堵呢!

但有些电影诞生的初衷就是把最坏的情况拍出来,让你亲身经历一场噩梦,体会到真正的人性之恶。

出了电影院后,才会感知到:要珍惜无比美好的现实生活。

以下开始有剧透,介意者请直接进入第二个关键词。

01

三个女人一台戏

饰演律师的姚晨,正与医生丈夫协议离婚,因为2岁女儿多多的抚养权相持不下。

每一宗离婚案都是一潭粘稠无比的泥沼。

为了让自己争夺女儿更有竞争力,姚晨立刻展现出女强人的一面

1)生完孩子后,她立刻投入职场

2)尽快找到新阿姨带娃,将宝贝女儿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个时候,马伊琍饰演的保姆"恰好"出现在姚晨的面前。表面看起来,她是一位很称职的帮手:能干勤快、干活细心、还讨女儿欢心。

“妈妈+保姆+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竟然就这样和谐无比地生活在了一起。

故事的本质就是:冲突颠覆生活。要出事!

晚上,姚晨下班后发现,之前老实巴交的马伊琍,竟然把多多拐跑了。

急疯的姚晨跑去报案!

男警官质问:孩子丢了,为什么晚上才报案呢?

姚晨哭哑地说:白天上班

一句话,道尽了职场女性的心酸和无奈!

报完警后,姚晨自然没法呆在家里。通过快递单的线索,找到了线人,完整拼凑起了马伊琍的过往。

原来马伊琍老家很穷,到城里谋生后,经人介绍和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结了婚。

女人选男人,那是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千万不能凑合。

闹洞房那天,有人对她不规矩,新郎竟直接家暴。

这样的婚姻显然会是个杯具。

孙芳怀孕后,老公依旧对她拳打脚踢。

祸不单行,贫贱夫妻百事哀!

出生的是女儿,又得了先天性胆道闭锁,活过两岁只有一个方法:肝移植。马伊琍立即去配型,可惜不匹配;老公根本不管,想让自己女儿自生自灭。

面对巨额的医药费,马伊琍坚持要救女儿,能借的都借了,还去酒吧当了陪酒女郎。依旧杯水车薪!

至于,马伊琍为什么偏偏要拐走姚晨的女儿,各位还是去影院看吧。

除了双女主外,《找到你》还有第三位母亲,名叫朱敏,戏份不多,但却极其震撼!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姚晨出演的律师工作,就是帮助朱敏的前夫“王总”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朱敏的学历不低,可是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放弃了事业,成了家庭主妇。而王总自然赚钱多多,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

虽然朱敏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

但过大的“经济基础差距”让她处于劣势。

面对这样不利的情况,她甚至苦苦哀求姚晨,自然被冷眼反弹。

心灰意冷的朱敏点燃煤气自杀。

02

当今中国女性的最真实困境

众所周知,姚晨之前与吴秀波演过《离婚律师》,但此剧的口碑真的不算好。而马伊琍近年来真的没有演过什么出彩的主角。

但这次,口袋君却结结实实地Get到了大姚和马伊琍的演技!

因为现实就是最好的剧本!

在好故事的衬托下,演员所做的一切动作和表情都是合理的。

不得不说,

《找到你》这样的题材,很容易拍成歌颂母爱的煽情电影。但导演却非常有野心地融入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阶层和性别所造成的价值观偏差。

用大白话说,就是:

男人无法理解女人

不同阶层的女人之间也无法理解。

身为一名医生,姚晨的丈夫无法理解妻子为什么那么急着去上班。

而重男轻女的马伊琍丈夫,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婆要花掉一切积蓄救女儿

王总则沉迷于花花世界,不会去理解家庭主妇老婆的牺牲。

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

男人不理解女人很正常,那么女人就真的理解女人嘛?显然不是。

一天,马伊琍在车上,极其谨慎地问起姚晨离婚原因:是因为老公打你嘛?姚晨笑着说:那倒不至于,感情不和呗!

在饱受穷困和家暴的马伊琍看来:

姚晨有房有车,医生老公还能挣钱,还不打她,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离婚,把自己折腾地那么惨呢?

庭审结束后,朱敏找上了姚晨,求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姚晨立刻甩出一连串刀子般的冰冷回应:

你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工作挣钱嘛?因为我就是不愿意变得跟你一样,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连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

不得不说,《找到你》实在反映了当今中国女性最真实的困境:

不结婚单身,会被人说闲话“老姑娘,没人要”

结婚后不生孩子,“人家母鸡也会下蛋呐”

生了孩子后忙于工作,“你这当妈的怎么不照顾孩子”

生了孩子后当全职妈妈,“理所应当,这是你应该做的”

老公不顾家在外出轨,“天下乌鸦一般黑 男人都这样”

。。。。。。

因此,社会和男性给予女性最好的三样东西就是:

理解、认可和感同身受。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后,口袋君真心想说:

03

男性更应该看看《找到你》

一位男观众在看完此片后,发了一个朋友圈:

看完《找到你》后,心情有些沉重。尽管影片被人标榜为女性专场,其实男性更应该去看。因为,女性的视角更值得男人去了解。

正如他所言,或许男性才是这部电影最好的观众。

因为女人看这部片,多半会哭成泪人,而男人则能进行一些深度反省和思考!

从小,我们被母亲养大,亲眼目睹了爸爸和妈妈的婚姻状况。

长大后又拜托妻子来养育我们的下一代,若你还很幸运地生了个女儿的话,那么此片的强烈代入感,很有可能让你弹出「男儿泪」!

这一系列过程,男人会觉得太自然了。

反而让我们缺少了一个机会,去反思这一切真的「理所应当」嘛?

为了家庭,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妻子牺牲了什么?

愿,每个女人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姚晨饰演的律师,经济优越,努力工作,却被人说不配做母亲。

马伊琍饰演的保姆,为了孩子可以出卖身体,却没有战胜“穷病”

朱敏这位家庭主妇,为了孩子放弃事业,却被法院认定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

影片中的三位母亲,深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家庭无私奉献,可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得到世人的肯定,反而是颠沛流离,饱受苛责。

对很多中国女生而言,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动选择了HARD模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对女性极度苛刻的时代。

女人既要工作,又要带娃,还要保持漂亮,身材不走样,因此「找到你」就像一束火把,照亮这一切真相,告诉所有人:

其实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理所应当」!

因此,口袋君真心觉得:男人更应该看看这部「找到你」!


口袋电影君


《找到你》的剧本和两年前的韩国电影《迷失:消失的女人》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过前作,了解过主线剧情,再看《找到你》的时候,就没有当初的悬疑氛围在其中了。在观影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倒是特地留意了片尾的编剧栏,发现只有一个中文名字的编剧,并没有韩国编剧的署名,当时还是有点愤慨的。所以,观影结束后又立刻去网上看了看,才听说电影公司购买了版权,属于一本两拍。

但依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两年之后的《找到你》无疑借鉴了前者不少内容,又多了两年的时间在其基础上进行点缀修饰,所以《找到你》呈现出的荧幕效果无疑要比《迷失:消失的女人》好得多,掺杂的最大私货是加入了女性对于工作和家庭两者的权衡和辩证思考。纵使如此,我也并不认为编剧这种站在别人肩膀上讨巧的事儿有多值得赞誉。

真正值得赞扬的是两位女主的表演,马伊俐和姚晨,一位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善良农村妇女,一位是自强独立却有点过分盲目的干练职场女性,马姚二人的演绎显然比韩国的那两位女演员更具有辨识度,戏做得挺足也收的住,没有用力过猛,这就需要点火候了。

整体来看,对于看过韩国电影的朋友来说,再看这部《找到你》显然有些乏味,但对于没看过的朋友来讲,电影的剧情还是能够渲染出悬疑氛围吊足胃口的,可以期待,但并不惊艳。


我是星夜行


刚看完点映的电影找到你,这电影是会计的菜,所以还挺喜欢的。而且有主演姚晨现场分享她的表演故事和拍摄经历,可以说台前幕后全方位了解了这部文艺片的故事。



导演吕乐很人文,无论他以前当摄影,拍的漂亮妈妈,有话好好说,一九四二,画魂,还是后来当导演的美人草,十三棵泡桐,作品都比较有人文色彩。这部聚焦失踪儿童题材的电影,拍得很有市场野心,主演是姚晨和马伊琍,人气,名气,演技,都有,选角也很适合。



本来很简单很普通的一个故事,拍得有悬念,有剧情,还比较戳人,催人泪下。所以这种电影适合通过点映聚集口碑,电影现在也大范围开始点映,力拼国庆档。



双女主,孩子,失踪,都比较抓女性观众的眼球,特别是妈妈群体,而他们又很容易带上男友或者老公去看,现场流泪的女生不要太多,男生负责递纸巾就好了。



其实吕乐导演还是比较克制的,从马伊琍演的那位母亲的苦情戏上就能看出来,比较收着演,极致母爱还算隐忍。而马伊琍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惊喜,不看介绍几乎认不出来。



相反,扮演丢失女儿的律师的姚晨,反倒用了外放式的表演,泪点也几乎都在她那个角色李捷身上。可以看出姚晨可能比较久没演电影,能量很足,把本来相对单薄的律师演得很出彩。



两位女主撑起了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因为国内女演员一般结了婚生了孩子过了三十五岁,就很少有角色可选,特别是电影,所以有这样一部电影,姚晨和马伊琍应该庆幸,所以很拼,即使抛去孩子失踪的催泪梗,在找孩子过程中的悬疑,对社会各阶层的展示,也都很有看点。

最后,谢谢今日头条的观影机会,对这样一部电影,真的需要花费很多资源去宣传,好电影不应该被喧嚣埋没。


巩会计


作为张艺谋在北电摄影系的同学,吕乐转型做导演的片子倒是没有被商业裹挟,而是一直保持着对现实变化的关注。

在《找到你》中,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家庭生养问题的解脱,反而压力更大。不管是职场白领女性,还是务工妇女,在面对孩子时,都无法尽到她们完全的母爱。这也是每个观众都心有所感的,是影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题目的一个“找”字,已经昭示了这是一部心急如火的电影,何况还是找孩子。从开头姚晨在地下道翻捡垃圾箱的镜头,到最后的抢救高潮,影片始终处于一种虐心的紧张气氛里,情绪饱满至极,没有给人任何放松的空间。

虽说现代电影是以内敛、深厚和留白为艺术参照,每当情绪太充溢时,往往会给人以煽情的诟病。但是当牵扯到孩子的时候,再浓烈的感情都不为过。因为,这本就是生命的底色,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姚晨和马伊琍都是有孩子的明星,从产后接戏的数量可以看出,她们也在衡量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特别是姚晨,这几年出片率很低。当她们在演这种亲子故事时,几乎相当于量身定做,能够把母亲对孩子的那种连心牵挂,和犯了错误后的揪心无助,以彻骨的姿态表现出来。

《找到你》用一个悬疑片的架构,将太太和保姆两位女性的命运连接起来。她们的职业差异只存在于经济状况上,至于情感生活,却是相同的疲惫和无奈,比如男人的无用。于是,姚晨的“找”也就有了三层意味:找孩子是目的;了解保姆的人生是过程;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是最终的主题。

在经济水平差异和女性命运这两个表象背后,影片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生殖本身的意义。这个命题,吕乐曾在以往作品中探讨过,那里面的女性在生殖后,也往往意味着贬值。男女的情爱关系,被资本经济给异化了。

《找到你》也有这个意思,孩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像姚晨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圆满呢,还是像马伊琍那样,纯属是原始的冲动和母爱的渴望?在如今这个二胎恐慌症弥漫的年代,当我们为片中的母爱流泪时,别忘了自身的处境和自己的选择。


陈令孤


最近这则新闻引爆平台,中国抄袭韩国综艺节目达34个。

报道还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最近在国内热播的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被指抄袭韩国综艺《我家的熊孩子》,此外韩国 SBS《丛林的法则》和 MBC 的《我是歌手》等节目形式,也被电视台山寨制作。而号称国内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的《偶像练习生》,经国际节目模式保护协会 FRAPA 分析得出,与韩国综艺节目《Produce 101》的相似度高达 88 分“成抄袭史上之最”。

综艺圈的喧嚣声未过,在电影圈中,正在上映的《找到你》也被指责和韩国电影《missing:消失的女子》情节雷同,让人质疑抄袭。

对此,《找到你》的改编编剧秦海燕回应称,“两部电影属于一本两拍,并不是反拍,更不是抄袭韩国的版本,《找到你》拥有剧本的版权。”

这让笔者不得不奇怪,为什么会在上映了六天之后才声明“一本两拍”?那么《找到你》到底是不是“一本两拍”呢?

“一本两拍”模式重出江湖?

采用“一本两拍”这个模式最广为人知的电影就是《奇怪的她》和《重返二十岁》。

《奇怪的她》和《重返二十岁》是同卵双生的“姊妹”,可是导演陈正道正忙活着《催眠大师》,所以让韩国的姐姐先一年和大家见面,而中国的“妹妹”迟了一年才和大家见面,也是因为和姐姐太像了,上映期间也受到了“抄袭”的质疑。

“一本两拍”太容易和翻拍进行混淆了!

可是《重返二十岁》因为有韩国电影制作方的力挺,让大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一模式。《重返二十岁》发布会特地邀请了主演沈恩京和导演黄东赫进行站台。



“一本两拍”应该是同时拍摄,同时上映,而且主要解决的是不同文化差异的问题,一个IP同时制作中国、韩国两个版本,最终达到在两国同时上映的放大效果,这与单纯的翻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一本两拍”中韩影视合作新模式浅析——以《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为例

刊载于《金传媒》中的这篇文章阐述了“一本两拍”这个模式的特点:

- 同一时间段拍摄,同一时间段上映(《重返二十岁》因为导演原因延迟了拍摄和制作,以致于上映时间延迟)

- 本土化改编操作,符合国情,符合本国的文化差异。(《重返二十岁》尽管本土化褒贬不一,但也做出了改变)

而结合《重返二十岁》和《奇怪的她》这=套电影,也发现“一本两拍”更有以下几个特点:

- 同一家公司投资制作(两部电影均是韩国CJ E&M公司投资拍摄)

- 剧本立意设定由韩方输出,中方参与改编

- 两部电影联合进行话题炒作,一部电影的好口碑可以顺延到另一部电影,吸引大家的关注,甚至在宣传造势上,进行对比交流,还可以邀请韩国制作导演和主演进行站台。

同时,《奇怪的她》剧本因为后续还有日本版《奇怪的她》,泰国版《奇怪的她》,越南版《奇怪的她》,也没有一本三拍,一本四拍的相关说法,同时也做出了本土化的改编操作,更多称为翻拍,也让笔者产生一种疑惑,觉得“一本两拍”应该也属于国家之间特殊关系的产物,《奇怪的她》和《重返20岁》的产生,正好是中韩关系密切的时期。

那么《找到你》到底是不是一本两拍呢?


是或者不是,最怕成为电影圈“翻拍借口”


秦海燕在接受“编剧帮”采访时,回忆了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2016年初,制片人陈洁在韩国买下了《找到你》的原故事版权,那时韩国版的电影还没拍摄,仅仅有一个雏形剧本,是一个找孩子的故事。陈洁找到了多年好友秦海燕,找孩子的故事让秦海燕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孩子走失的经历。
出于对制片人陈洁的信任,以及对故事的共鸣,秦海燕接下了这份工作。在韩国电影拍摄期间,秦海燕开始将原来的故事落地在中国,进行改编创作。

从一些宣传上可以窥见,韩国版《消失的女人》雏形剧本出现的时候,陈洁已经购买了版权。而在其影片拍摄的时候,《找到你》剧本开始落地实施,进行本土化创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拍摄时间并不同步,再细究一下,这两部电影也不是同一家公司投资拍摄,宣传也从来没有韩方参与,目前可以说得过去的两个相似点就是,两者都是由雏形剧本IP根据本国文化特色进行本土化改造,而这一雏形剧本是由韩方输出,中国进行本土化创造。

也许是2016年年底萨德事件的出现,让中韩关系从蜜月期到冰冷期的一个节点,导致如今“一本两拍”的关系不便透露,所以有人质疑,便回应“一本两拍”,没人质疑,就得过且过。

目前中韩关系在电影上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交集,私以为,《找到你》也许在2106年的那个时期属于“一本两拍”,而把那时候的概念套用到现在,恐怕早已过时。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提到“改编”,而是在参加电影节之后,才为自己加上“改编”这样的电影操作方式,让一些影迷们不满。

孰是孰非尚且不提,但是笔者更为担心的是,这部影片在没有任何韩方证明的情况下,开了“一本两拍”的先河,后续的一些“抄袭”“翻拍”影片似乎可以为自己找好后路。

前文提到综艺节目抄袭成风,虽然在萨德事件之前,还有电视台正规买版权,而“限韩令”之后,抄袭甚嚣尘上,这也让韩方无奈,毕竟他们想发声,也只能憋着。韩国电影这块良地也正在有待发掘,“一本两拍”恐怕会是一些投机分子未来想打的幌子。

“一本两拍”这次重出江湖,也许百害而无一利!

其实,电影无所谓“翻拍”“一本两拍”,正儿八经地买了版权,就要够胆说,只要品质好,立意高,观众怎么会吹毛求疵“你只不过是翻拍”呢?


电影江湖


1.

生育,是女性最神奇的天赋之一,也是女性可以用伟大去形容的原因之一。

吊诡的是,当生育这个动作完成,女人成为母亲后,母亲这个词,却发散出中性词汇所特有的暧昧。

在已知的情感投射里,这个词汇背后所蕴含的力量是偏男性化的,似乎只有男性力量的劲道与浑厚,才可以配得上母亲这个词。

而《找到你》则告诉我们,母亲的力量,是女性力量好像永无止尽的的喷涌。

《找到你》中,有三位母亲,分别是姚晨饰演的律师李捷,马伊琍饰演的打工妹孙芳,以及陶昕然饰演的全职主妇朱敏。

她们都面临着可能失去孩子的危险,李捷的孩子被人抱走,孙芳的孩子得了不可救治的疾病,朱敏则在申诉离婚时遭遇了抚养权失守的威胁。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永恒的本质是自私,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这世间,只有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才可以跨越这道人性的天堑。

《找到你》拍出了真正的母性。

如果我们试着把母性这个词分解开来的话,它可以分为人性与动物性。

动物的母性是什么呢?是动物的人性。

是鲑鱼,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洄游产卵,一次次飞身越过一道道瀑布。

是大狗,守候在小狗的尸体旁流泪,任由身边的汽车尖叫着来去。

是2008年6月,一名英国摄影师拍到一只母鸭为保护幼仔与苍鹭搏斗的画面。

是2009年1月,有人在非洲目睹了野牛为保护小野牛和狮子大战。

是2011年7月,印度拉贾斯坦邦野生动物保护区,一个熊妈妈为了保护小熊与老虎肉搏。

人的母性,是动物性的迸现。

是母兽在危险面前,喉咙里发出的低吼。是小兽可能遭到伤害时,母兽亮出的牙齿。

是姚晨对着孙芳同伙嘶喊,“把我的孩子还给我”。是马伊琍在大雨的夜里,抱住孩子时颤抖的臂膀。

这是她们作为母亲攻击性最强的时候,值得玩味的是,这种类似于动物性的本能里面,包含着示威和示弱双重含义。

人性是母性的常态,动物性是其失态。电影的戏剧性,是对母亲动物性瞬间的捕捉。

无论是姚晨还是马伊琍,都演出了这种动物性。马伊琍是本能背后的勇气,姚晨是丰富性层层推进中的精准。

2.

《找到你》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标签,而现实主义一旦和中国电影发生关系,似乎都爬满了阴冷和晦暗。

《找到你》是当代中国的切片,它最可贵的是,把中国复杂的现实同时放置在显微镜和放大镜之下。

影片没有避讳那些丑恶,也没有避讳那些丑恶里如流星一样闪耀的美好。

作为一种明确的雇佣关系,李捷责骂孙芳“又把拖鞋放在鞋柜里”,也顺手递给孙芳一支护手霜。

孙芳的老乡徐兰,在男人一拳打倒李捷后,气哼哼地塞给她纸巾,让李捷擦去鼻血。

孙芳出门被快递小哥撞倒,情人张搏飞身下楼和人理论。他把孙芳抱在怀里,如怀抱一个婴孩。

那一刻,这个颠沛流离的女人,眼里闪现的是,一个小女人被保护后安静的眼神。

很多艺术电影的力量,来自于人性良善中偶尔闪现的恶,这种令人颤抖的力量有时候会被置换为艺术的使命。 而《找到你》则是人性中连绵不绝的以自私为符号的恶意中,闪现出来的善良。

它让人感受到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那种本质的驱动力。

《找到你》让人知道,不介意这个世界的残破,才可以生出对抗这种残破的勇气和信念。

所以,一部关于现实主义的影片中,即便出现了烧焦的尸体、冰箱里的孩子这样强刺激的画面,也不觉突兀。

在这种残破面前,母性可以用任何形式迸发出来。 因为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残酷。

电影需要起承转合,生活则不。

《找到你》并未停步于此,它向动物性的深处再迈进了一步,即影片中母亲与母亲之间的对抗与和解。

母亲这一身份,有生物本能上的互相戒备,也出现了放下戒备、互相依偎的瞬间 。

对于男人,这种瞬间的源始是惺惺相惜,而女人是同病相怜的感同身受。

如李捷给孙芳挡住染到裤子上的大姨妈,如姚晨在法庭上最后的陈词。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丛林社会里,母亲与母亲才更能感同身受,所以在甲板上,李捷跪在孙芳面前,请求原谅,因为“我没有真正地了解你”,“你是一个好妈妈”。

因为孩子,也因为母亲这一共同的身份。

3.

《找到你》连绵不绝的力量,来自于生活深处细微到寻常的暗涌,而不仅仅是戏剧本身的张力。

影片的节奏感,如音乐一般律动。 这种律动,找到了可以一同脉动的母体,即生活本身。

很少有电影可以像《找到你》这样几乎无一处赘笔。

用细节仿照了生活,并最终超越了生活。

李捷在民政局等袁文康饰演的老公来处理离婚,袁文康没来,李捷去找他,站起来时骂了一句“妈的”。

李捷两次亲吻孩子多多,都在孩子脸上留下口红印,一次是早晨上班,一次是海滩上,像是兽类对自己领地的宣誓。

喝酒时摸李捷大腿那个人,就是打离婚官司的朱敏的老公。

李捷对张搏喊“我女儿在哪”时,周围的噪音和在冰箱里发现孩子尸体时的惊恐无声形成对比。

影片踩到了地面上,描绘了这个语焉不详时代的不可解释。也挣脱了时代,梳理出时间之无限相似的哀惋。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不过是时间的一个样本。时代的脉动永远大同小异,个体命运一直周而复始。

影片最后,李捷的那段独白,把《找到你》推向了另一个更为纵深的层次里,“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也不过是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而已。”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个职业。”

把女人从母亲这个身份中松绑,纳入到社会这个大旋涡中,于是影片就具备了时间取样的意味。

在生活自身的毛重中间,多出了另一重配比。

文明是动物性与人性的缝合,也是感性和理性的撕裂。享用文明的清冽,也得饮尽它的苦涩。

在道德原教旨主义者和文艺极端分子的两难中间,影片做出了超逻辑的选择。

“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力。因为有了孩子,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

找到你,也是找到自己。 这是一个母亲日常性的悲壮,是母性永恒不朽的伟大。


阿郎看电影


日剧《大叔的爱》里有句很火的台词:“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那些。”

一语道尽为人父母者的隐忍与不易,而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更甚。她们既要应付生活中因角色转变而带来的种种矛盾,同时还要面对工作上的种种苛责与重压,以及旁人时不时的带着有色眼镜的目光。

那些职场妈妈们最揪心的事儿,莫过于因为工作而放弃了陪伴孩子的成长时间,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一直是一道难解甚至无解的问题……而正在热映的《找到你》其实讲的就是这些揪心的现实。这部电影将当代中国女性的尴尬境地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出来,职场妈妈在家庭与事业中究竟该如何抉择,是一个如何选择都错误的无解难题!

本文涉及轻微剧透,还想去电影院去一探究竟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文末。

《找到你》这部电影贯穿着非常虐心的主题——拐带孩子。

李捷(姚晨 饰)某天回家,发现自己的孩子多多连同保姆孙芳(马伊琍 饰)一同失踪。

惊恐万分的李捷由此走上了一条异常艰难的寻子之路。然而,在她在找孩子的路上,让她直面了许多质疑与打击,也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与位置。与其说《找到你》这部电影寻找的或者找到的是孩子,如说它是一个当代妈妈在找回自己,找到家庭与事业之间平衡的故事。

李捷(姚晨 饰)说出了很多当下女性的心声:“我既要照顾家庭也要工作。”全职太太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现在的女性,有人是出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想要打拼出一番事业,而有人则是迫于生活所困,不得不外出打工。

李捷的“这年头没钱养什么孩子”或许戳到很多人的痛处,作为家长,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可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这样的经济能力。

身为一个典型的职业女性,她把孩子交托给雇来的保姆,然后安心在职场打拼。她觉得自己能够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但因为孩子丢失,她发现生活以最快最狠的方式沉陷。

电影中,最为戳心的,要数全职妈妈朱敏的故事了。

朱敏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为了家庭和孩子,她全职带娃,付出了一切。她的丈夫一开始还感激她为家庭付出,可渐渐地,态度就变成:嫌弃她跟不上时代、没有共同语言,并要和她离婚,把孩子带走。而她因全职带娃而与社会脱轨、经济不独立,以及生育后的“抑郁症”,又都成了阻碍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力证。

当她想要争取律师李捷的理解时,反被diss道:“我既要照顾家庭也要工作,就是因为害怕有一天像你一样被动。”她看不到任何希望,选择自杀,即使后来被救出,脸上也留下了很大一块疤痕。

一边是事业(自我),一边是孩子,放弃任何一方,都会对妈妈们带来不可估计的伤害。

饰演李捷的姚晨说:“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太太,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该尽的本分,这不算是一份职业。

前些天,姚晨在《星空演讲》节目中,发表了题为“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的演讲,讲述了自己因为生娃而“糊掉”的5年。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事业和家庭是无法兼顾的”。

姚晨:“我一旦拍戏,就会专心地投入到角色当中,没法照顾到家庭;而如果让我永远地待在家里,不许拍戏,那我也会崩溃。”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三十岁到四十岁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回来;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几年又何尝不是生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呢?

难以兼顾工作与家庭,是每个妈妈的尬与惑。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残忍,职场和妈妈,当这两项只能二选一时,你选择哪个都注定会留下遗憾。

最简单的现象就是,家庭和职场,偏向哪一边都会有旁人吹送那些微词。那个度,很难准确把握,即便把握了,又很难妥善做到。所以,如何面对孩子,面对自己对孩子的期许甚至是苛求,都是每一个职场妈妈最大的困惑。


同样是母亲,马伊琍饰演的孙芳偷走了李捷的孩子,在李捷歇斯底里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或许恨透了孙芳。但是当故事一点点展开,那些不堪直视的过往却在慢慢蚕食你的恨意,孙芳的人生,又有多少无奈?

饰演孙芳的马伊琍说:我绝对不相信,一位光鲜亮丽的成功女性和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妈妈可以兼备,家庭和工作是无法平衡的。

她以自己为例:

她家姐姐和妹妹因为年龄不同,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每天晚上,她只能先陪姐姐聊天(至少半个小时)。然后,再把妹妹从外婆屋里抱到自己房间,陪她睡觉。

等孩子们都睡着了,她才能摸着黑打开手机看剧本,并把白天落下的工作一一捋清。

而这个时候,也还是有很多时间要被孩子的事情占据。比如,大女儿上学后,多了很多群:家长群、阅读群、校车群、年级群……有带老师的群,还有不带老师的群。一打开手机,全都是孩子的事。

马伊琍说:“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平衡的结果就是,你要牺牲掉整个晚上所有的时间。”

平衡事业与家庭,不仅让马伊琍和姚晨困惑,更让更多普通妈妈叹惋。这不是某一个妈妈所面临的困境,而是所有妈妈面前的坎。

职场女强人: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全职妈妈:说是全职,这真的是个职业吗?

职场女强人:我也想多点时间陪陪孩子。

全职妈妈:我也想有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圈子。

……

妈妈们的家庭和事业之争,怎么看都是一部悲壮的血泪史。

韩剧《未生》里宣次长说的:“职场妈妈就是罪人,在家对婆婆对孩子是罪人,在公司对老板是罪人。”这句话,相信大部分的职场妈妈都应该深有体会吧。“妈妈”这个角色,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赞美,可一旦“妈妈”与“职场”联系起来,她们所承受的,更多的是切切实实的负罪感。

明明答应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却因为工作的事无法抽空陪伴;明明团队都在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加班,自己却因为孩子发烧了必须请假在家陪护。明明是想把每一个角色都饰演好,但是生活处处逼迫,时常感觉有心无力。

《找到你》的编剧秦海燕说:“真的不要再问什么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这种问题,哪有什么平衡可言,只有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