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擡棺是爲了誰?

毛主席在功勳戰鬥革命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為他人抬棺,這個人叫做張浩。

說張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就是林育英,著名的“林氏三兄弟”之一。林育英、林育南、林彪(育蓉)三個從湖北黃岡回龍山走出的堂兄弟,在黨史、軍史上都曾留下重要的一頁。

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抬棺是為了誰?

林育英是早期著名的工人運動領導人,曾任共產國際代表。他最傑出的貢獻就是在1935年回到陝北,傳達了共產國際代表大會的指示,促成了瓦窯堡會議的召開和著名的《八一宣言》的發表。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後他又規勸正在另立中央的張國燾繼續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師,避免了黨和紅軍的分裂。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當時下轄115、120、129三個師,而林彪當時是115師師長,林育英任129師政委。當時主席還曾風趣的說:要是你們那個兄弟林育南還在,紅軍乾脆就讓你們兄弟三人包下了。

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抬棺是為了誰?

毛澤東、林彪和林育英(中間站立者)在延安合影

這樣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卻最終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感到可惜。說到林育英的死,恐怕還要追述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林育英長期致力於領導工人運動,結果不慎被捕入獄,敵人曾對他施以嚴酷的刑罰,往他身體裡灌水通電,雖然最終被我黨營救出來,但他也從此患上了嚴重的腦病。

1938年春,林育英身體越來越差,無法適應前線的作戰生活,於是被調回中央養病。在延安期間,他一邊養病,一邊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並寫下了數萬字的講義《黨的建設》。後來這本《黨的建設》還落到蔣介石之手,據說蔣讀完之後,深有感受,特別要求其幕僚長陳布雷將此書及蔣的眉批翻印千冊,分送國民黨高級幹部閱讀,並囑咐陳果夫參照此書,起草關於國民黨組織和訓練的教材。

1941年8月4日,日軍戰機飛到延安上空,轟炸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共領導人住處。一顆炸彈剛好在張浩的窯洞門口爆炸,巨大的爆炸聲,使林育英的大腦、心臟受到刺激,接著,他的身體出現了水腫,雖經延安中央醫院全力搶救,仍然迴天無力。1942年3月5日,林育英留下了“我死後,請組織上將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著黨中央、毛主席”的遺囑。3月6日凌晨1時45分,林育英與世長辭,終年45歲。

3月9日上午9時,林育英的公祭儀式在延安中央黨校門前的廣場上舉行。

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抬棺是為了誰?

毛澤東等中央主要領導人為林育英抬棺

公祭之前,毛澤東對朱德、任弼時等人說:“張浩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們黨的一大損失,我心裡非常難過。我想,同志們的心情也是如此。為表示我們對他的敬意和懷念之情,我提議,他的靈柩由我們幾個領導人親自抬。”朱德、任弼時都表示同意。公祭儀式結束,萬餘人參加出殯。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將棺材抬到桃花嶺上安葬。

而這次抬棺,也成了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為他人抬棺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