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在線音樂平台「暗戰」升級

四大在线音乐平台“暗战”升级

■廖木興/圖

騰訊音樂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蝦米探索AI,百度結盟網易雲音樂

10月2日晚間,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騰訊音樂)正式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股票代碼為“TME”。倘若騰訊音樂成功上市,則意味著其將成為“中國音樂流媒體第一股”。

不過,當前我國版權音樂市場正面臨著用戶付費習慣的困局,包括騰訊音樂在內的在線音樂平臺用戶付費轉化率僅在個位數。

有分析指出,騰訊音樂在IPO後有望進一步擴大規模,屆時中國在線音樂市場或迎來新一輪洗牌。在此背景下,百度的千千動聽、阿里的阿里音樂等在線音樂平臺紛紛出招,以期破局。

■新快報記者 許軒語

事件

騰訊音樂估值或達2000億元人民幣

騰訊音樂招股書顯示,其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目前旗下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四大音樂平臺,這四大平臺也是中國移動音樂APP市場排名靠前音樂產品。

App Store音樂類別排名上,截至10月13日,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均在前五行列。2017年《中國數字音樂平臺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上述三款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1%、25%和10%,累計份額達76%。不過,雖擁有強大的產品和市場佔有率,但外界更關心其盈利情況及運營模式。

隨著招股書披露,騰訊音樂業績也首度曝光。騰訊音樂2018上半年營業收入超過86億元,同比增長92%,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數據就為2016年全年的2倍,今年上半年運營利潤19.47億元,運營利潤率22.6%,經調整後利潤為21.12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89%。

騰訊音樂的業績增長是實實在在的。以此為基礎,其估值水漲船高。根據流傳於券商間的融資消息顯示,騰訊上市估值為290億到3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但對此消息,騰訊音樂表示暫不回應。

格局

騰訊一馬當先 阿里、百度成“難兄難弟”

縱觀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與BAT三家巨頭關係緊密。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蝦米音樂和百度千千音樂組成了中國四大在線音樂平臺。

“四大梟雄”中,騰訊音樂經歷多次收購合併後,成為當之無愧的“一哥”;網易雲音樂則憑藉1.16億人次的月活用戶,成為第二大音樂平臺。根據比達諮詢數據,2017年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蝦米音樂、百度千千音樂下載量合計佔國內流媒體音樂平臺下載量分別為65.2%、15.4%、9.2%、4.4%。阿里蝦米音樂和百度千千音樂這對“難兄難弟”表現尷尬。

實際上,在一系列角逐開始前,百度曾依靠MP3搜索佔領著互聯網音樂市場,但在多方資本的膠著戰中,百度最終敗下陣來。此後,百度不斷尋求突破,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進行品牌升級和合並,並於2018年將百度音樂改名為千千音樂。但打著情懷牌的千千音樂無法助力百度音樂脫困。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千千音樂的活躍用戶僅為944萬人,位列末尾。

阿里音樂則在智能算法技術和資本力量下拼得一條血路。2015年,阿里將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整合為阿里音樂。前期,由於高曉松、何炅、宋柯等業內大咖加入,阿里音樂煥發“星光”,並藉此拿下華研、滾石等公司音樂版權,擁有較高的經典音樂資源。但此後天天動聽戰略失誤,導致阿里音樂市場份額下滑,進而僅剩蝦米音樂這一主力產品。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的蝦米音樂月活用戶僅為1841萬人次。好在阿里音樂擁有阿里強大的資本支持,目前阿里收購了大麥網,正打造“線上音樂+線下票務”的泛娛樂模式。

困局

用戶付費轉化率整體偏低

近年來,雖有部分音樂受眾的音樂版權意識提高,但反映在在線音樂平臺用戶付費轉化率上仍顯乏力。

以“一哥”騰訊音樂為例,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2330萬,付費率僅3.6%;同期社交娛樂板塊的付費用戶規模達950萬,轉化率僅為4.2%。對標Spotify今年第一季度的付費用戶轉化率高達44%,騰訊音樂有明顯差距。

Spotify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付費訂閱和廣告收入,但國內在線音樂平臺的收入來源更多集中在社交娛樂板塊上。新快報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騰訊音樂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兩大業務板塊業績佔比分別為49.2%和50.8%。招股書顯示,2017年社交娛樂板塊營收78.32億元,在線音樂板塊營收31.49億元,佔比分別為72%和28%;2018年上半年,仍以社交娛樂業務領先,兩大業務板塊營收佔比為三七分。

可見,騰訊音樂於在線音樂營收不再是業績增長的最大幫手,社交娛樂板塊依靠虛擬禮物打賞和高級會員收入吃得“香餑餑”。具體看,目前在線卡拉OK和直播服務為騰訊音樂流媒體直播的大部分服務內容。如,全民K歌APP,新快報記者看到,該平臺提供智能打分、練歌、好友PK、趣味調音和互動等模式,可以鏈接微信、QQ好友,還能為好友的歌曲送上禮物。價格表顯示,要為某個好友的歌曲送禮需充值K幣置換,充值45個K幣需花費人民幣6元。

新戰場

版權問題為在線音樂平臺的另一戰場。去年5月,環球音樂曾在國內尋找新的版權合作伙伴,但在國內各方平臺的爭奪下,原先約為三四千萬美元的授權價格被騰訊音樂提到了3.5億美元現金和1億美元股權的高價上。

按理說,版權費高企的局面會愈演愈烈,但在國家版權局的牽頭下,去年9月,騰訊、網易、阿里相繼達成協議,互相轉授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同時積極向其他網絡音樂平臺開放音樂作品授權。值得一提的是,剩下的1%將成為各家競爭的籌碼,進而形成差異化競爭。

目前騰訊音樂國內外版權合作方超過200家,並與索尼、環球、華納等境內外音樂公司達成合作,並獨家代理傑威爾、YG娛樂等唱片公司資源,曲庫規模超2000萬首。

網易雲音樂則在原創、小眾、日韓音樂等領域制勝,並在二次元音樂版權領域有顯著優勢。今年以來,又先後與樂華娛樂、華研國際、Big Hit娛樂等多家版權方達成合作。近日,網易雲音樂與Loen Entertainment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獲得所流通批量韓語音樂曲庫授權。蝦米音樂則藉助阿里大文娛平臺形成良好互授合作關係。

在版權大戰轉入“後版權時代”的同時,標誌著在線音樂平臺誓必在除版權外的市場進行破局。旗下擁有多位Rap歌手的經紀人筱月向新快報記者透露,自家歌手音樂版權由總公司負責,但按照市場慣例,音樂版權通常是在2到3年的時間後失效。單純依靠版權費爭奪音樂市場,最終很可能落得魚死網破。

要想尋得突破,在線音樂平臺應嘗試打造差異化產品。環球音樂公司數字戰略和商務拓展高級副總裁Jonathan Dworkin認為,需制定強健的消費者細分方案,並提供差異化產品,讓不想轉向訂閱服務的人群和願意花更多錢購買更豐富體驗的人群都能各取所需。

對此,各在線音樂平臺各出奇招。如,騰訊音樂投資了《創造101》和《明日之子》兩檔綜藝節目,利用垂直類綜藝節目吸納更多付費人群;蝦米音樂9月發佈了“探樂行動”,將AI技術融入蝦米APP,甚至還推出AI作曲,可為用戶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曲子;百度與網易雲音樂或以聯盟狀態破局,10月12日晚,百度宣佈以戰略投資方身份,與博裕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網易雲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