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01

前不久在手機上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視頻。一個媽媽拿著一塊黑色巧克力蛋糕在逗自己的孩子,那個孩子看起來大概也就兩三歲的樣子,孩子起初看見媽媽端來蛋糕高興的不得了,正準備滿心歡喜的吃掉媽媽勺子裡的小塊蛋糕時,媽媽嚴肅的說了一句:“這不是蛋糕,這是粑粑。”

孩子愣了愣,把都快要勾到蛋糕的大嘴巴又閉了起來,身子也直向後退,表情凝重。媽媽看了看寶寶的表情覺得好玩兒,又繼續說道:“這是蛋糕,不是粑粑啦。”孩子聽了,就又準備張嘴吃,但媽媽又很認真的說:“這不是蛋糕,是粑粑。”

孩子又立馬把嘴閉了起來。大概這樣過程重複了好幾遍,最後一次孩子終於把蛋糕塞到了嘴裡,剛咀嚼了沒幾口媽媽又說:“這真的是粑粑,你剛才吃的是粑粑。”話音剛落孩子就哇哇的哭了。

這個視頻下面很多人都在評論覺得很好玩兒,很搞笑,其實在我看來是一點也不好笑的。

2歲多的孩子正是處在依戀發展階段,與母親間有著強烈的情感聯結,換句話說:

孩子依戀母親,母親是他最信任的人。而且2歲左右的孩子也是剛剛才學會分辨什麼東西乾淨,什麼東西不乾淨。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所以當他媽媽告訴他:“你吃的真的是粑粑時”。

他不是真的說因為我吃粑粑所以覺得委屈我才大哭,而是因為“欺騙”,因為他最信任的人欺騙了她,他的信任感被破壞掉了。然而嬰兒頭三年裡最主要的交往對象就是父母,破壞掉了的信任感會直接影響到後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結。

02

無獨有偶,幾天前在小區樓道里看到了鄰居家的小男孩兒和他爸爸的對話。小男孩幾個月前因為下樓不小心把手臂給摔骨折了,至此痊癒以後好像就有一點心理陰影,每次下樓都要拉著別人或是要抓著樓梯杆。

所以他爸爸就開他的玩笑:“一個男孩子,膽子真小。”說著就笑嘻嘻的丟了丟那個小男孩的手。那個孩子聽了也不說話,低著頭靠牆小心的一階一階挪下去。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

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認真的成分。孩子心理成長過程初期最主要的還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所以這一階段的孩子極易受所謂的玩笑的影響,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形成心理暗示,覺得自己好像就是膽小,好像就是做什麼都不行。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如果說上述兩個事例只是父母缺乏育兒知識,是無意為之給孩子到來的傷害。那麼那些喜歡故意開傷人的玩笑,喜歡把孩子逗哭的叔叔阿姨們就顯得有些面目可憎了。

應該絕大多數人在幼時都被開過這樣的玩笑:

“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你是你媽媽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你爸爸媽媽要離婚了,你跟誰?”

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題。現在看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回頭十幾二十年有多少孩子不是聽完就哇哇大哭起來了麼。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這不是說孩子們就都玻璃心了,而是因為他們天性純良,也正因為單純,所以才會有人覺得好玩兒。

03

好多年前,有一個小女孩兒特別愛臭美,每次穿上新衣服都要問別人:“我好看嗎?我漂亮嗎?”

大多數人剛開始都對她說:“漂亮,你真好看!”

直到有一天有個阿姨無意對她開玩笑:“你沒有雙眼皮,不漂亮。”

這個小女孩哇的就哭了,後來大家發現只要一說她不漂亮她就會撅起她的小嘴,眼睛也紅紅的,親戚們覺得這樣逗她特別好玩兒於是大家都會找各種外表不完美處來逗她,而這個小女孩每次都會大哭,結果因為老是哭還被老一輩的婆婆們說成:“這個孩子一點都不大氣,以後出去怎麼辦哦。”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我本人。

這個玩笑現在看來確實不值一提,但我卻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來釋懷,甚至我從來都沒有擺脫掉這個玩笑給我帶來的傷害

直到今天,我仍然很抗拒拍照,很多時候明明遇到美麗的景色想要與它來張和影都會下意識的拒絕,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美麗。又或者是在集體合影時,自己絕對不會站在顯眼的位置,總是認為站的越遠才越好。

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改變了我對自己的看法,改變了我自己的認知,但是我卻沒有戰勝自我的潛意識,對於美的展示我總是習得性無助,缺少份自信。

成年人對兒童惡意的開玩笑,對孩子傷害不言而喻。

這種玩笑會對兒童人格造成不經意的壓制,讓其難堪變得被動,一些你覺得沒關係的小事,可能就會給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就像是撕開了別人的遮羞布,讓孩子的自尊心碎了一地,更嚴重的可能會讓這個孩子反覆咀嚼一生。

對於這種惡意對兒童開玩笑的成年人的心理到底是什麼樣的?知乎上有個人回答:

開比自己地位高的玩笑會被罵,小孩子無論地位還是智商發育都遠不及大人,欣賞被開玩笑尷尬的這種糗態,是多麼有趣。看人糗態和享受凌駕於人之上,對很多人來說,一直都是一件再有趣不過的事了。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誠然,有太多太多的成年人打著“我只是和你開個玩笑”的幌子,對兒童人格進行壓制,一方面突出了兒童自我本身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又彰顯了自己的成熟。這就和生活中有些人老是喜歡嘲笑別人一樣,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04

作家八月長安也曾寫過她自己的類似經歷,有一天她爸爸帶她去公園玩兒意外碰到了一位同班男同學,男孩的媽媽讓男孩和八月長安一起去買票,但是買票的人很多,乖乖排隊的話可能就要排到天黑,而這個小男孩因為鑽空子輕易的就買到了門票,男孩媽媽笑著對八月長安和她爸爸說:

“這孩子不夠闖蕩啊,小時候成績好不算什麼,以後出社會了還得要夠闖蕩才行。”

八月長安當年還小,她爸爸出於紳士保持了沉默,但這位阿姨的一句話卻讓當年的這位小女孩耿耿於懷了好久。

直到有一天她的朋友告訴她另一個故事她才徹底釋懷:小時候,一個叔叔對她那位朋友說:

“我兒子都入少先隊啦,你咋還沒入呀?”

結果她朋友爸爸聽了立刻對那位叔叔說到:

“你當年不也是比我先入少先隊麼,現在不也照樣沒我混的好。”

結果那位叔叔立馬就閉嘴了。

當時八月長安趴在桌上,聽完這個故事她只覺得三個字:真解氣。


“我只是逗孩子玩兒呢”,我請你閉嘴!

對呀,就如同她自己也在文章中寫道:在羞恥心被戳中的那一刻,在被旁人的目光帶向迷惑的瞬間,能有一個堅定的聲音驅散迷霧,即便是一句抖機靈的狠話也好,足以讓小孩子生出底氣來。

所以如果下次你的孩子也被別人逗的下不來臺階,戳中自尊心時,請你站在你孩子的身邊,給他一點底氣,然後“優雅”的懟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