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從影院走出來,終於明白這電影原來可以不看。成功的市場推廣逼著你走進影院。而首批劇評者雲山霧罩故作文藝範兒的惺惺作態,也讓人調起很高的胃口,然而,電影未完,便已有了“不過如此”之感。

這樣說或許不厚道,但看電影不就是衝著一個好故事去的嗎,然而,我看到的卻只是一堆難解的、支離破碎的隱喻符號。不過話說回來,創作者和投資方敢拿票房做賭注,自然也有其值得一說的可取之處。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一、如果創作者原本就希望將沉重、壓抑的情緒,注入到整個碎片化的敘事中,你得說,他做到了

這是一個跨度不到20年的男女戀人的故事。男主女主都是“社會人”,影片用人物經歷的碎片畫面,串聯出一個受傷女人的人生故事——從江湖風光到為愛入獄,從出獄後的窘境至戀人重逢後的無情,於是再次回到生活原點命。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但江湖還是那個江湖。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整個觀影體驗,只有壓抑、沉重和同情,沒有故事人物的代入,也看不到三幕劇那種常有的起承轉合,沒有心跳加速的懸念,更沒有酣暢淋漓的情感宣洩。觀眾跟著人物,就像巧巧出獄後的流浪一樣,根本就找不到方向。你當然可以把它看成是創作者的一種探索,探索用一個商業片的黑幫外衣,去講述一個文青欲語還休的悵然故事,但電影是敘事藝術, 99%的人都是衝著故事去的。沒有像樣的故事,怎麼都不會滿意的;

二、環境和人物超寫實,廖凡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大約稍有點閱歷的人都見過斌哥這樣的社會人。短暫的義氣和風光,再加上時間的浮塵,人是灰的,天也是灰的。一些影評人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有意模仿港片的黑幫儀式感,但實際上那不是模仿,,而是真正的寫實。無論是人物語言、肢體動作,還是質感強烈的環境營造,都是我看過的電影中少有的。

廖凡的表演,剋制、隱忍、到位。從風光無限、豪氣干雲,到落魄後的無奈和失落,廖凡將一個現實中的社會大哥,令人信服地活脫脫地演繹出來,居次感和成長線也都非常明顯。巧巧這個人物大約承載著作者相當深刻的一段往事和揮之不去的情感寄予,而趙濤的表演整體來說差強人意,但細節方面仍免不了刻意為之 ;

三、影片中充斥著太多的隱喻符號,令觀眾根本就來不及會意和認同,倒是為影評人提供了很好的咀嚼素材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整部電影充滿了隱喻,但大多都很生硬。用關公雕塑隱喻江湖,是個不錯的點子,而不斷強調的純淨的火山灰,又在暗示什麼呢?還有那個沒有怎麼鋪墊就冷不丁冒出的三峽,又在暗示什麼呢?是想隱喻所有的東西都燒成了火山灰,並且像三峽那樣都消失在記憶中嗎?

看上去這是一部編導自己的江湖夢和江湖路,今天把它呈現來意欲與過去告別,或許吧。

不過,電影中用手機、流行歌曲,電臺推廣語等這些充滿時間感的符號,來切分時代的進程,不僅簡潔直觀,而且意味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