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與姚晨韓雪等一起 成2018年《人物》雜誌的年度人物

楊超越與姚晨韓雪等一起 成2018年《人物》雜誌的年度人物

楊超越與姚晨韓雪等一起 成2018年《人物》雜誌的年度人物

楊超越與姚晨韓雪等一起 成2018年《人物》雜誌的年度人物

文|主編 張寒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書,叫《浮出歷史地表》,是講現代文學史上的女作家們如何被看見。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書名給我印象很深,總讓我有開天闢地的感覺,那些被壓在歷史身下的女人,黑壓壓的一片,開始像獸一樣蟄伏著,被遮蓋著,也不知道她們經歷了什麼,積年累月,突然就衝破了。

從黑暗裡面湧出來,到了有光的地方,就這麼豁亮了。被看見是第一步,就像娜拉始終要先出走,才有資格考慮出走之後怎麼辦這個問題。

2018年對於女性來說,作為群體的困境似乎不那麼彰顯。尤其是在鋪天蓋地的消費主義的狂歡中,女性作為消費主體被抬到了一個高度。在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生活方式的吞吐和反芻之下,人在困境上的一致性似乎壓過了性別上的區隔。

但當一個個女性站出來的時候,露出身體和精神上的擦痕,才會提醒我們,所謂的一致性是多麼的脆弱、籠統和麵目模糊。

如果我們回憶2018年,2018年1月1日是一個值得記錄的日子。在新一年的開始,畢業生羅茜茜實名舉報北航教授陳小武,這是2018年國內 me too 最早也最成功的一個開始。

她的信裡有一句話,請別辜負我們的勇氣與期待。平靜,堅定,不憤懣,這句話就杵在那,像一個地標。

用蔣方舟的話說,叫「隨時準備好與之抗爭」,這是她定義的勇氣。所以,她在別的女孩站出來的時候,在公共平臺講述自己的經歷,發聲支持。最樸素的出發點是作為一個女性的憤怒,以及感同身受。

蔣方舟知道,她從此在作家身份之外,有了一個更鮮明的標籤「被性騷擾者」。在中國的某些語境裡,這個標籤天然帶有恥感。

標籤不過是別人的目光,總比壓在自己身上的沉默好。說出來,才不再會是壓在心裡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

我們選擇蔣方舟作為2018年年度公眾人物。站在她身後的是今年所有站出來的女性。她們選擇了被看見,選擇了把被侵害被侮辱這件事情,嚼碎了吐出來。在這些故事裡,有無法直面之後慘烈的自戕,有陌生女孩在一場風暴裡變成了互相支撐的命運共同體,也有說出來重新回到生活的風平浪靜。性侵總是帶著權力的影子,她們選擇進入風暴,也承擔了所有的後果。她們是尋常日子裡的號角,是普通人裡的任俠。

2018年,《人物》雜誌的年度人物第一次全部選擇了女性。《人物》雜誌一直以來,一直在探索,在公共空間和家庭以及兩性關係裡,女性如何自處,以及如何去尋求自我的獨立和自由。

這一年,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女性強烈的自我書寫和敘述的慾望。她們渴望發聲,不斷去開掘兩性關係的真相,在家庭、職業和人生的權利關係中去做女性獨有的思考。成見不斷去打破,即使還沒有找到方向,她們也更願意去質疑和摸索。

在《人物》的微信公號裡,當我們去講述一個女性的故事的時候,總是會引起激烈的回應,如同鏡像,讀者們在這些女性故事裡看到了自己。她們會在留言區講出自己的故事,以期找到同盟。

這一年,黃瀾作為製片人,講了一個失意的後宮故事。她努力想要把自己現實中對婚姻困境的理解放入《如懿傳》裡。在自己的人生裡,她曾經想過相夫教子,但後來發現婚姻根本無法衡量一個女性的價值。最終是要脫離對他人的倚仗,自己去面對真實粗糲的人生。

姚晨,一個曾經被打上各種標籤的女演員,最終發現了自己的不自由和根深蒂固的自我懷疑。如今經過歲月的拆解,她嘗試著和曾經僵硬的自己和解。

在年度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自由和舒展。張彌曼,一個研究數億年古生物的傑出科學家,她沉浸在那份孤獨裡,有著最讓人著迷的純粹和寧靜。

向京,這個中國最優秀的女雕塑家,她依然嚮往著生命感,以此來對待衰老、無力和喪失。她說「我依然渴望有機會去深情」。

2018年的眾聲喧譁裡,她們是讓人心安的這個世界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