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山法師:孝順兒子被雷劈死,家裡的老母親竟說:〝劈死的好〞

閭山法師:孝順兒子被雷劈死,家裡的老母親竟說:〝劈死的好〞

村裡的老人講故事說,多年前有個叫王滿意的,還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孝子。

四十多歲,外表憨厚老實,無論和誰說話都會憨憨一笑,有的人調侃他的小短腿,他也不生氣。

這位孝子樂於助人,誰家有個啥事,不用招呼,肯定主動就去幫忙,還是生產隊的小隊長,人緣非常好,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子嗣。

有一天,雷聲大作,狂風暴雨,忽然一個驚天霹靂,小隊長王滿意被雷劈死了,還是在家中被劈死的,更離奇的是,被劈死時他很孝順的揹著老母親呢!可老母親卻沒事。

在大家都覺得是天災人禍時,家裡的老母親就說話了,劈死的好。這一句話就像劈死王滿意的那個雷一樣,非常轟動。

村裡人都紛紛議論,哪有這樣的母親,虎毒不食子呢,你吃的穿的用的,還不都是王滿意給弄的,也沒見誰家的老人有你活得這麼滋潤。

有在王滿意家吃過飯的村民說,飯菜剛做好,王滿意親自盛好送到母親那屋子去;逢年過節都能看到他扶著穿著新衣服的母親出來溜達;颳風打雷的時候,都能看見他怕母親害怕,把母親背在身上,說不定那天的雷啊,還是王滿意幫你擋住的呢!

這樣的人去哪找啊,哎,這老母親也是極品了,大家聽後都罵這老母親不是人啊。

老母親又說話了,靠他?要不是我這個兒媳婦我早死了。一片譁然啊,有好事的去她兒媳婦那打聽,媳婦就是搖一搖頭,悲痛的不願意說話,只是止不住的流著淚。

閭山法師:孝順兒子被雷劈死,家裡的老母親竟說:〝劈死的好〞

沒過兩年,老母親一過世,媳婦就離開了這個村,村裡人說女人就是女人,就這麼薄情,還沒出三年呢。

在大家都以為這個事不了了之的時候,從外地郵寄來了一封王滿意媳婦寫的信。信中內容大致如下:

其實王滿意真的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因為自己不能生育,他就去外面找女人,還有了孩子,對自己動不動就拳打腳踢,要不是婆婆護著,早都被趕出了家門。

他給婆婆送飯是做給大家看的,因為婆婆也不支持他把孩子帶回家,所以家裡人都吃他的剩飯剩菜,婆婆說要告訴村裡人,也被他毆打。

過年穿新衣那時你們沒注意都是同一件衣服嗎?出去轉一圈,回家就要脫掉,疊好留著下次接著穿,婆婆和自己很多年都沒買過新衣服了,他的錢要給他外面的女人,他說不能下蛋的女人不配穿新衣服。

他把婆婆背在身上是因為他不知道從哪裡聽說的,不孝順父母小心被雷劈死。所以一打雷就把母親背在身上,希望婆婆能幫他擋住,可惜就他被劈死,身上的婆婆只是受了點皮外傷。

信看完後,村裡一片譁然,原來王滿意是個不孝子,才遭到被雷劈死的懲罰!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從此再也沒人罵這兩個女人了。

閭山法師:孝順兒子被雷劈死,家裡的老母親竟說:〝劈死的好〞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所以古語說〝百善孝為先〞,把孝作為一個好人的第一條件,實在是太深刻不過了。

道教一向提倡“未修仙道先修人道”,所以很重視對父母的孝養。因而各種經典、戒律中提倡孝道的文句、言論真可謂數不勝數。茲舉幾例:《太平經》曾說:“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抱朴子》也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

《太上老君說父母恩重經》更是反覆講述了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要求修道者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並指出行孝道者會得到神明保佑:“若孝悌者,一家之中,老少安樂,天人欽仰,神明守護”。而不遵孝道者不僅會受到世俗的批評,死後更可能墮入地獄受苦。《太上感應篇》也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反對“虛誣詐偽,攻訐宗親。”

在道教中,以提倡孝道著稱的,當屬淨明忠孝道。該派將道德倫理尤其是忠孝視為修性煉命的根本,認為天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只有行忠孝之道才能得道,故而行孝道是修道的第一步,“行淨明法,可以先學孝,次學煉身形”(《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認為修煉之道是“始於忠孝立本,中於去欲正心,終於直至淨明。”(《玉真先生語錄別集》)

全真教自創立之初,就十分重視孝道的提倡與實踐。重陽祖師曾將《孝經》列為修道者必讀典籍。七真不僅自身以孝道著稱,也十分重視勸人行孝。如譚長真有詩云:“內侍孀親行孝道,外持真正合三光”,認為在家行忠孝就是修道,不一定必須出家。

更著名的則是丘長春西行見成吉思汗,曾借天雷示警勸勉成吉思汗:“嘗聞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聞國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眾。”成吉思汗採納了這一建議,這不僅有助於改變遊牧民族的習俗,也有助於蒙古民族接納漢族文化,可謂一舉多得。

許多全真高道以孝道著稱於世。如馬丹陽出生於“孝義之坊”,“以孝悌見稱”。劉長生“謹侍孀母,特以孝聞”。再如丹陽門下週全道“夙喪其父,生理蕭索,竭力以事母。母忽感奇疾,百療不愈。先生割股,與藥同進,厥疾乃廖,鄉黨以孝聞。”後因母喪,為報父母之恩,遂拜丹陽宗師而入道修行。

其他如崔道演、陶彥明、呂道安等也以孝道聞名。再如重玄子孟志源,年少出家,後因戰亂“昆弟皆為兵亂蕩散,而父母失依,公乃扶二親就己所居,致孝養之力三載。雖二兄還,其安置省問誠敬之禮未嘗缺。”(《重玄廣地弘道真人孟公碑銘》)

現代人認為孝就是贍養父母,可古人不這麼認為,子游向孔子問孝時,孔子說:〝現在人認為孝順只是在飲食方面能供養父母,狗和馬也都被人飼養照顧。如果奉養父母時,缺乏恭敬之心,那跟飼養狗和馬又有什麼分別呢?〞

〝孝〞可以消災解難,〝孝〞是中華民族繁衍傳承的根本。但在現今因無神論變異的文化毀滅了中華五千年的神傳文化,令道德全面崩潰。它毀的不單單是中國人的〝孝〞文化,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奠定的為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