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暑假改变家里的熊孩子?

一到暑假,做父母的通常会为了家里的熊孩子操碎了心。下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还要被家里的熊孩子“折磨”。到了晚上10点,孩子还是精神抖擞地让父母陪玩,完全开启了“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的整人模式。等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混乱的生物钟又得重新调整一遍,来回折腾。

如何利用暑假改变家里的熊孩子?

应对这样一种环境,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愉快地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五常法”,这套“五常法”所包含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和自律的意识。“五常法”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品质管理技术,其中包括:常组织(Structurise)、常整顿(Systematise)、常清洁(Sanitise)、常规范(Standardise)及常自律(Self-discipline)五项。当运用到孩子身上时,则可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再发展到行为自律。

常组织

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和书桌,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的东西及时收纳,整理好。好处:训练小孩子的判断能力,常常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完整、有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常整顿

孩子的写字台通常都是脏乱差的代表,玩具、书、本子、笔到处都有,应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决定学习用品的用处,并将其分类,以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或放好用品,提高效率。 好处:做个富有责任感的小孩子,晓得将学习用品分类,用完放回原处。

常清洁

如何利用暑假改变家里的熊孩子?

小孩子要保持个人清洁,也有责任去负责保持教室的清洁。使其树立“我不会使东西变脏”,而且“我会马上清理东西”的观念。好处:每天清洁身体及衣服,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常规范

作为家长,需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提供规范化的管理和环境,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减少错误并且提高办事效率。 好处:建立小孩子的自信心,乐意与人沟通,能自订或与家长合作制订生活标准,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怎样寻求帮助。

常自律

持续地、自律地执行上述“四常”,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当充分了解到孩子的长处与短处,再按情况做出适当的奖赏,让孩子从他律,以成人的赞赏作为标准、纪律,发展成为自律。 好处:做个自尊感强的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生活。

在实施“五常法”的过程中,父母必须首先了解五常法,并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包括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这正如巴尔塔萨.格拉西安所说:“首先控制我们自己,然后才能控制别人。”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侵联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