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栽培研究室蒲盛才全健

兩位專家深入巫山縣官陽鎮老鷹村開展獨活規範化種植技術培訓,參加培訓的老鷹村4個社的藥農40餘人

蒲盛才研究員從獨活的本草考證,藥用功效,育苗育種技術,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產品初加工,市場信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講解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獨活為常用中藥材

主要生產湖北資丘,巴東,長陽,鶴峰,房縣及四川奉節,巫山,灌縣,絕大多產品為栽培

獨活生長環境一般在海拔1400到2600米高寒山區的山谷,山坡,草叢,灌木叢中或溪溝邊,土壤多富含腐殖質而肥沃,適宜於冷涼、溼潤的氣候條件,具有喜陰,耐寒,喜肥,怕澇的特性,一般整個生長週期為3年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種植整地選擇處於半陰坡的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

一般深耕30釐米以上,施圈肥用作基肥,肥料要搗細,撒勻,翻入土中,然後耙細整平,做成高畦,開好排水溝

病蟲害防治:蚜蟲,紅蜘蛛,黃鳳蝶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獨活定植2年即可收穫,季節霜降後,割去地上莖葉,挖取根部

鮮獨活水分多,質脆易斷,採收時要避免挖傷根部,挖出後抖去泥土,切去蘆頭,攤晾,待水分稍幹後,堆放於炕房內,用柴火燻炕,經常檢查翻動,燻炕至6~7成干時,堆放讓其回潮,抖掉灰土,然後將獨活理順,紮成小擁,再入炕房,根頭朝下,用文火炕至全乾即成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獨活藥材形狀主根略呈圓柱形,分枝少,長10至20釐米,直徑2至4釐米,頂端有密集環狀葉痕及凹陷莖痕,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縱皺溝紋,根頭部尤多,並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質柔韌,折斷麵皮部灰白色,有裂隙,木質部黃棕色。氣香而濁,味苦辛,微麻舌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目前,

獨活綠色生態發展示範推廣項目在巫山縣已擴大到150個新型經營主體,涉及11個鄉鎮和35個村及2100戶(其中貧困戶550戶)面積達1.5萬畝,年產量5700噸,產值4845萬元

貧困戶550戶,種植1.5萬畝,年產值4845萬元,獨活中藥材不斷擴大

巫山縣已查明的野生中藥材資源約1200餘種,常規家種藥材品種70餘種

其中黨參,川牛膝,獨活是享譽國內外的地道藥材和珍稀名貴藥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