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大器!这种潜艇俄军打磨了14年,中国立马买四艘

近日,俄罗斯最新的拉达级常规潜艇二号艇在圣彼得堡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继一号艇2004年下水后,经过14年的打磨,俄罗斯终于将拉达级的性能提升到了极致。作为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的老客户,中国自然对这款针对基洛级缺陷设计的新型潜艇大感兴趣,早在2013年,中俄之间就进口4艘拉达级常规潜艇达成协议,2艘由俄罗斯船厂建造,另外2艘俄罗斯负责转让技术,由中国船厂自行生产。在我国战略核潜艇推陈出新、常规潜艇向外国出口的今天,为何还要引进拉达级呢?


终成大器!这种潜艇俄军打磨了14年,中国立马买四艘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军事力量与西方差距最大的时候,我国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生产线、12艘基洛级常规潜艇与4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特别是对当时还很弱小的海军而言,静音性能优异、被誉为“大洋黑洞”的基洛级常规潜艇堪称宝贝中的宝贝,是我军以弱胜强的关键。到了今天,20年后的中国海军已经装备了自己的常规潜艇,在某些性能上,甚至已经超越了基洛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潜艇技术就全面领先俄罗斯了,作为中国潜艇技术的老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手上自然还是有不少干货的,特别是全新设计的拉达级。


终成大器!这种潜艇俄军打磨了14年,中国立马买四艘


拉达级作为俄罗斯最先进的常规潜艇,是俄罗斯自用与外贸潜艇的主力,该级艇采用模块化建造,针对不同用户,排水量有550-1850吨五个档次,我国进口的4艘全部为顶配版,艇长66.8米,宽7.1米,水下航速21节,额定官兵35人,可在外海执行45天任务。与基洛级不同,拉达级是俄罗斯首款采用单层壳体的潜艇,潜艇体积缩小,噪声水平大大降低,被俄罗斯专家称为隐形潜艇,排水量虽然小于基洛级的2300吨,但基洛级的重量很大程度上来自双壳体结构,因而,拉达级的内部空间并不比基洛级小

拉达级还装有基洛级不具备的AIP系统,大大延长了拉达级的潜航时间,生存能力提升明显。特别是在面对日本的“苍龙”这样的新一代潜艇时,基洛级的声呐探测系统的落后,再加上传统的柴电动力需要频繁上浮充电,在对抗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基洛级实际上已经与西方的先进潜艇出现了代差。拉达级则使用了全新的声呐与AIP系统,由中国生产的2艘更是将全部采用国产设备。


终成大器!这种潜艇俄军打磨了14年,中国立马买四艘


实际上,随着我国军工技术的发展,海军对俄制装备的依赖已经完全消除,进口4艘拉达级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学习借鉴俄罗斯独特的潜艇技术,同时,有了使用基洛级的经验,这些拉达级也方便上手,快速形成战斗力。20年基洛级的使用对我国常规潜艇技术发展的意义重大,在吃透了基洛级的今天,我们也有必要换换口味,看看潜艇强国今天是怎么造潜艇的,毕竟,搞不到西方潜艇,买几艘俄罗斯最新的拉达也是不错的,闭门造车可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