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要火啦!

在遼闊的杜爾伯特草原上,有一位善良質樸的蒙古族老阿媽——都貴瑪,她的感人事蹟被人們廣泛傳頌著……

四子王旗要火啦!

她是杜爾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親,她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平凡的奉獻中感動了無數人。她就是都貴瑪。1942年,都貴瑪出生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19歲時,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撫養了28名南方孤兒。如今,古稀之年的都貴瑪安度晚年,享受著一個母親的天倫之樂。

四子王旗要火啦!

四子王旗要火啦!

要講述都貴瑪的故事,就要從內蒙古接收3000餘名南方孤兒的歷史說起。上個世紀60年代初,我國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全國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糧荒。在江浙一帶的農村受災地區,許多家庭選擇將幼年子女遺棄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兒院為此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幾倍的棄嬰。但是由於食品嚴重不足,孤兒們因營養不良患病、夭亡等現象時有發生。時任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在知道情況後,立即向周恩來總理彙報。

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康克清找到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烏蘭夫當即決定從內蒙古向上海緊急調撥一批奶粉、煉乳、乳酪。考慮到這些援助只是暫時性的,烏蘭夫在徵求過內蒙古其他領導同志的意見後,決定將上海的孤兒都接到內蒙古,讓牧民們來撫養。

這一想法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後,烏蘭夫立即派人到上海去具體商談把孤兒接到內蒙古的聯繫接洽和準備工作,對於這次行動,烏蘭夫下達了“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指示,要確保3000餘名孤兒一個不少地安全到達目的地。

當時的牧民們,紛紛騎著馬,趕著勒勒車,來到育兒院申請領養孤兒,有的牧民甚至一下子領養了五六個孩子。牧民們對待孤兒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一般,教他們打獵、騎馬、講蒙古語、讀書和寫字,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四子王旗要火啦!

送到內蒙古大草原的南方孤兒,被牧民親切地稱為“國家的孩子”。1961年9月的一天,都貴瑪被分配到烏蘭察布盟(現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保育院,撫養旗裡剛剛接收的28名“國家的孩子”。那一年,她19歲。這個尚未成家的姑娘,經過簡單的培訓,就這樣成為了28名孩子的額吉。

四子王旗要火啦!

都貴瑪說:“當時陸續送來了28名孤兒,其中最小的才剛剛滿月,最大的也僅僅6歲。他們就像嗷嗷待哺的小羔羊,等待著草原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從來沒有帶過孩子的都貴瑪,從換尿布、餵奶粉學起,養育著這些素不相識的孤兒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

“為了讓這些南方來的孩子逐步適應草原生活,他們先在旗裡集中撫養了6個多月,又在蘇木(鎮)上集中撫養了9個月,然後才慢慢讓牧民接回家。”都貴瑪回憶,每養壯或養大一個,別人就接走一個,她一次次經歷著骨肉分離般的痛苦離別。

28名孤兒陸續被領走後,都貴瑪的日子迴歸平淡。她在蘇木當過婦女幹部,也學習過接生的技術,迎接了很多新生命的到來。值得欣慰的是,曾經撫養過的孩子們都在不遠的蘇木嘎查生活著,都貴瑪總能得到關於孩子們的消息。被領養的孩子們大多過得平凡幸福,草原人民用自己的質樸善良,撫育著這些被家庭和命運拋棄的孩子們。

8年前,都貴瑪從蘇木搬到了旗里居住。旗裡給她以優惠的政策安排了住房,對她的生活也格外照顧。如今,她和女兒旭日一起生活,曾外孫女也已經上了小學。一家人生活的平淡幸福。旭日告訴記者,母親的一生平凡而偉大,從她記事起,就總有哥哥姐姐們來看望母親。她要好好照顧母親,因為讓母親頤養天年也是所有孩子們的心願。

四子王旗要火啦!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之道,愛所有的孩子是佛之道。這就是生活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偉大母親都貴瑪,她用自己畢生的精力養育了所有那些需要呵護、關愛的孩子們。她為我們內蒙古大草原譜寫了一曲感人心扉的草原頌歌。

四子王旗要火啦!

都貴瑪一生未育卻兒女眾多,如今她撫養的孩子都在城市安家立業,他們邀請都貴瑪到城裡安度晚年,都被老人謝絕了。是怎樣的經歷,讓都貴瑪如此的平凡而又偉大?

四子王旗要火啦!

她說:“我不願意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大草原和那些與我做伴的牛羊。”

四子王旗要火啦!

視羊兒如小孩兒

四子王旗要火啦!

日常的平凡生活

四子王旗要火啦!

2008年,四子王旗政府贈送了都貴瑪一套75平方米的樓房。至此,都貴瑪夏天在草原上牧羊、拾糞、擠奶,冬天則住在溫暖的樓房裡。都貴瑪一生收養了28個孩子,老人說她是幸福的,她希望孩子們過得幸福。

四子王旗要火啦!

CCTV—1 歡樂中國人 斯琴高娃深情講述國家的孩子

四子王旗要火啦!

你知道嗎

在蒙語中

有一個美麗的詞語

“額吉”

譯成漢語

是“媽媽”的意思

四子王旗要火啦!

因為自然災害

他們從南方的孤兒院

被送到內蒙古

內蒙古成為了

他們的第二個故鄉

大草原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他們被稱為“國家的孩子”

四子王旗要火啦!

(被草原母親收養的孤兒們)

上世紀60年代

周恩來總理致電

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

政府主席烏蘭夫

希望支援一些奶粉

提供給這些南方的孤兒們

可奶粉只能解燃眉之急

但孩子們以後怎麼辦

烏蘭夫堅定地向周總理許下承諾

把孩子接到內蒙古草原

送給牧民來撫養

保證“接一個 壯一個”

四子王旗要火啦!

(國家的孩子剛剛抵達草原)

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

草原人民敞開胸懷

三千孤兒登上前往

內蒙古大草原的列車

孩子們的一聲“額吉”

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為了讓孩子們儘快適應草原生活

對身體較為虛弱的孩子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並沒有安排牧民立刻收養他們

而是讓他們在保育院居住

讓他們適應環境、調養身體

四子王旗要火啦!

(國家的孩子開始在內蒙古大草原生活)

孩子們剛來到草原

年小體弱

水土不服

孩子們的狀況

急壞了年僅19歲的

保育員都貴瑪

四子王旗要火啦!

(19歲的都貴瑪)

一個19歲的未婚姑娘

牢記對周總理

“接一個 壯一個”

的承諾

陸續照顧28個孤兒

擔當起了臨時媽媽

從餵奶 餵飯

到護理孩子拉屎撒尿

都貴瑪用那雙勤勞稚嫩的雙手

將孩子們從頭到腳收拾得乾淨利索

四子王旗要火啦!

(年輕的都貴瑪和國家的孩子)

一有孩子生病

不論什麼時候

不管外面天氣如何惡劣

人們常常見到年輕的她

在深夜裡騎著馬

冒著凜冽的寒風和

被草原餓狼圍堵的危險

奔波幾十裡去找醫生

這群來自南方的孩子們

熬過了草原上的風霜

抗住了北方的寒冬

一個個都長得結結實實

健健康康的

“接一個 壯一個”

草原額吉們用自己的大愛

踐行了對周總理的承諾

四子王旗要火啦!

(草原母親都貴瑪)新華社任軍川攝

最終

由都貴瑪照顧的28名南方孤兒

全部被當地的牧民領養

都貴瑪才離開這個臨時託兒所

她說

被孩子們叫一聲“額吉”

就是最大的幸福

她說

我從心裡愛他們

也真心感謝他們

讓我體會到了做母親的快樂

四子王旗要火啦!

(都貴瑪和他曾撫養過的扎拉嘎木吉在翻看老照片) 新華社鄧華攝

都貴瑪也是孤兒

她也曾經體會過孤獨的感覺

如今28個孩子

早已經成家立業

有了後代

她有了一個上百人

多民族的大家庭

她不是哪一個孩子的額吉

而是草原上國家孩子們的額吉

為了撫育6個孩子

草原額吉張鳳仙終身未育

哈音哈爾瓦公社衛生院33歲的護理員張鳳仙

一看到6個孩子就打心眼裡喜歡

雖然生活壓力很大

但和丈夫慎重商議後

還是一咬牙領養了這些孩子

還未生育的她

一下子就成了6個孩子的額吉

有一次因為特大暴風雪

交通中斷

糧食無法送達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著

張鳳仙頂著刺骨寒風 徒步百餘里

四子王旗要火啦!

在這種情況下

她還是為孩子們揹回了糧食

哪怕是暈倒再醒過來

只是拍拍身上的雪

也要繼續前行

沒有為什麼

因為

他們是國家的孩子

四子王旗要火啦!

(左起:高娃、黨玉寶、其木格、黃志剛、毛世勇、巴特爾)

為了讓他們接受正規教育

張鳳仙省吃儉用、創造條件

讓六個孩子都讀了書

沒有為什麼

因為

他們是國家的孩子

四子王旗要火啦!

(參加工作後的六兄妹前排左起:高娃、其木格、後排左起:毛世勇、黃志剛、巴特爾、黨玉寶)

孩子們個個有出息

大哥巴特爾考進了

南京氣象學院

二哥黃志剛在

當地物資局當採購員

老三黨玉寶

老四毛世勇參了軍

五妹其木格當了郵電局話務員

小妹高娃考進了南開大學

孩子們長大後

全部都選擇回到草原

成為了草原的建設者

四子王旗要火啦!

(張鳳仙一家全家福)

1991年

張鳳仙彌留之際

將老大巴特爾拉到身邊

對他說

我還是希望你們回南方

找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巴特爾緊緊握著額吉的手

含淚說道

我們不找了

草原就是我們的家

你就是我們的母親

這個故事值得全國人民知道

四子王旗要火啦!

四子王旗要火啦!

2017年8月7日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

以風從草原來:守望相助、團結創造美好生活為題

播出了草原額吉和國家的孩子的故事

四子王旗要火啦!

半個世紀過去了

當年許多收養南方孤兒的

草原額吉都已經去世了

但這些孩子們紮根草原

報答著草原母親的養育之恩

也為草原的建設傾盡全力

演繹了一幕幕

真實而動人的中國故事

四子王旗要火啦!

斯琴高娃老師動情地說

一個母親收養一個孤兒

叫做善良

一個草原收養了三千孤兒

應當說是一個民族的博愛

三千“國家的孩子”與草原“額吉”

共同書寫了一個超越

地域、血緣、民族的傳奇故事

四子王旗要火啦!

四子王旗要火啦!

2018年9月 大型電視連續劇《國家的孩子》在四子王旗開拍

四子王旗要火啦!

這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劇,從1960年寫到2010年,五十年的跨度縱貫內蒙古自治區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階段。這是一部表現內蒙古發展史,民族團結史,改革開放史的史劇;這是一部展現責任擔當,家國情懷的正劇;這是一部反映個人命運與國家氣運相關的大劇。

四子王旗要火啦!

四子王旗要火啦!

劇情由四個“國家孩子”的命運展開,兩男兩女,年齡相近,其中一對是兄妹,另外兩人與他們兄妹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關係,四個孩子有四個蒙古族養父母,雖然有著不同個性和不同地位,但共同之處就是他們對這些孤兒的情感,也可以說這部劇的核心是民族融合,人與人的融合,媒介就是內蒙古人民廣袤深厚無私的愛,四個“國家孩子”在內蒙古長達五十年的人生經歷會讓人們相信,所謂:蒼穹下,血脈和,大愛無疆。

四子王旗要火啦!

(道德模範事蹟精神公益廣告——好人榜都貴瑪)

近年來,都貴瑪的事蹟被廣為傳頌,她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自治區道德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還以她為原型,創作了電視劇《靜靜的艾敏河》和電影《草原額吉都貴瑪》。但是都貴瑪總是說,草原上像她一樣的母親有千千萬萬,她們用自己無私的愛和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孤兒,草原人民沒有辜負祖國的囑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