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们讲究“树挪死,人挪活”,为啥人挪位置就能“活”呢?

虽然不少的人认为农村的文化知识不高,但是农村的生活经验确实很多人羡慕和敬佩的地方。不少的农村人都有着与年龄不符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的来源就是在农村广为流传的俗语老话,人们以语言为媒介,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人。

农村人们讲究“树挪死,人挪活”,为啥人挪位置就能“活”呢?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

现在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大年初七和大年初八两天的贵,大年初七不能离家,大年初八在外的人不宜返乡回家。人们认为这两天做这两种事情时非常不吉利的,容易发生不好的事情。可是这种迷信的说法并不是这句话原有的意思!

古时的意思:其实所谓的“七不出,八不归”,指的是在人们外出的时候,家里必须要有七件事要办理妥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日常所需。因为在以前外出的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大多是男人,所以对于家里的事情要做好万全的考虑才能安心。而“八”则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在外面正当做人,遵守礼义廉耻,才能有脸面回家,不然就算回到家乡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农村人们讲究“树挪死,人挪活”,为啥人挪位置就能“活”呢?

“树挪死,人挪活”

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人不管做什么事儿要讲究变通,不要墨守成规!正如规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不要被一种环境或者一种生活方式束缚住自己发展的步伐!

很多时候我们做人过于谨慎,总是不敢对现有的框架有任何突破,生怕因为打破了某种状态而受到一个对自己很不利的后果!所以我们常常把自己龟缩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

农村人们讲究“树挪死,人挪活”,为啥人挪位置就能“活”呢?

其实这样的社会的进步没有任何好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万花筒,都有着一万种可能!但人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不管是对工作、生活和学习我们都可能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和波折,对于已经无可挽回的逆境,有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态度,这并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变通!对已经没有挽回余地的事物尽快放手,把精力投入到正确的方向上才是智者的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