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温情

东北的冬天天黑的早,每到夜幕降临放学时,各个中小学门口都是接孩子的家长,人满为患。

孩子的爸爸多次说过“孩子已经大了,不用去接送了”,但是孩子妈妈不同意,理由是找人算过卦说孩子有车马劫。三观不合的夫妻为此吵过多次,孩子的爷爷虽然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大的孩子还要接送,但儿媳的话有些犯忌讳,川流不息的车流,万一真发生事故岂不遗憾,也为了息事宁人还是笑呵呵的说“自己闲着也是闲着,接送孙子我愿意”。

但今天,孩子的爷爷感冒了,本不硬朗的身体有些冒虚汗。一想到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儿媳安心工作,咬咬牙还是挺着去接一路之隔已经念到初中的孙子放学。

放学的铃声响了,刚上初中的孙子左手拿本书,右手拿个文具盒,斜跨着书包蹦蹦跶跶来到爷爷身边问爷爷,你不是病了吗,怎么还来接我?边说边把书包递给爷爷,又把左右手上的东西塞进了书包。爷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递给孙子说,爷爷走得慢,自己去买烤肠吧,还没来得及说完,孙子已经拿钱跑远了。慢点儿,,,爷爷的话有气无力,估计孙子没有听到,亦或不在意跑的更快了。

放眼望去,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大人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就是好;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吃着KFC,穿着名牌服饰,玩着遥控飞机,甚至是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其实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可能他就要心生怨恨了。爷爷可不想将孙子养成白眼狼。虽然教育孩子不是爷爷的职责,也不图他的回报。但是,孩子的爸妈显然缺失了这一课,如果他长大后认为大家替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他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就是悲剧。生活不会和你理论,只会一个大巴掌糊过来,打你个星光灿烂。爷爷决定借机给孙子上一课。

孙子买完烤肠看爷爷还站在原地不动,不解的问:“怎么了,爷爷?还等谁呢?”

不等谁,我感冒了,身体没劲,书包太沉,拿不动。爷爷一脸无奈的回答到。

好办!我背着,边说边把书包从爷爷手上接下来背在了自己身上,继而搀扶着爷爷往家走。边走边说:“老师说,让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前我要自己背书包,可你们不让。”

为什么不让你背呢?爷爷接着话茬问。

还不是你们怕书包太沉把我压坏了,其实我都长大了,压不坏的。孙子认真的”教育”着爷爷。

嗯,我孙子真是长大了。爷爷爱抚的摸了摸孙子脑瓜继续问:“既然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什么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呢?”

背书包,叠被子,洗袜子,盛饭。先就这些吧。孙子略加思索的回答。

那学习呢?爷爷不依不饶的问。

学习不是,都是老师和爸妈逼着我做的。一提到学习,孙子一脸无奈的愤怒惹得爷爷好想笑。

那为什么叫求学呢?爷爷又摸了摸他圆鼓隆冬的大脑袋认真的问。

求学就是求着我学习。孙子带着一种复仇的愤怒故意错解着。

爷爷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不对。接着问到,就像二人打架,拿着笤帚的比赤手空拳的厉害吧?为什么呢?

因为我小,他们欺负我。仗着比我有劲,笤帚打我比手疼。孙子知道爷爷问的是什么,但却不知道爷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如实回答。

学习呢,就像笤帚,而且学习越好,笤帚越硬,打起人来就越疼。为了以后不被人欺负,就要有一把笤帚,知识才是你自己真正的装备。所以说求学是求向比你厉害的人的武功秘籍,学好后装到自己身上,防止别人欺负你。所以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爷爷笑呵呵用他打游戏能够听懂的语言耐心解释道。

既然是我自己的事儿了,那为什么我不学了爸妈还逼我学习呢?

人的生命是有时间的,不是无限延长的。那是因为你爸妈怕等他们像爷爷一样老了连书包都背不动的时候,你的装备还没有拿到手穿在身上,回不了家。他们不是逼你,更不是欺负你,是恨铁不成钢式的爱你。等你长大了,装备穿在身上,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被欺负。你的装备越好,我们就越安全。

爷爷,我懂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学出比爸妈手中还硬的笤帚,然后像他们爱我一样保护他们。孙子懵懵懂懂的说道。

爷爷一听,坏了,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孙子吓得直喊,爷爷,你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浑身没劲,累的,把你的烤肠掰我一口就好了,爷爷故作镇静的说。

本来是给我奶奶留的,不过你病了就给你吧!孙子大方的把另一整根烤肠递给了爷爷。

怎么没有爸爸妈妈的呢?

给过他们,他们说不卫生,不吃也不要,还不让我买。孙子满不在乎的说明。

那我教你这么说~你觉得这是烤肠吗?错了,这不仅是烤肠,是爱和分享,还是感恩。他们就会要了,而且还会高兴。看着没有分享的快乐而越来越受之无愧的孙子,爷爷觉得应该替他们补上这一课。

好的,我试一试。孙子略显激动的说。

显然,他的激动不全是分享的快乐,他找到了从“苛刻”父母那里获取更多资源的渠道被打开了。殊不知,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小恩小惠就能够帮助孩子懂的感恩,岂不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