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記岷縣「5·16」冰雹強降雨的9次預警

與時間賽跑

——記岷縣“5·16”冰雹強降雨的9次預警

本報記者 楊世智

5月16日,星期三,14時30分。

剛剛上班,一份來自省、市氣象、防汛辦等有關部門的冰雹預警信息,被傳到定西市委、市政府。

定西地處西秦嶺餘脈和黃土高原結合部,地勢西高東低,十年九旱,有點雨卻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現,容易引發地質災害。其中,2012年5月10日岷縣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災害帶來的傷痛,至今刻骨銘心。

群眾安危無小事。定西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立即做出安排,要求迅速向有關縣區和市直相關單位部門發出預警信息,同時提出了防範要求。

14時56分,藍色預警。

接到市裡傳來的預警信息,岷縣縣委、縣政府通過縣委辦政府辦設立的手機短信平臺,向各鄉鎮各部門發出由蘭州中心氣象臺發佈的甘肅省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信號,其中預計當天下午到夜間,甘南、隴南及定西市南部局部地方有雷暴大風或冰雹,並伴有短時強降水,注意防範短時強降水引發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16時整,黃色預警。

岷縣縣委辦政府辦手機短信平臺,發出第一條針對本區域內的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這是縣氣象局10分鐘之前剛剛發出的預警,指出未來6小時內預計全縣部分地方有雷電,局地伴有冰雹、短時強降水和陣性大風,注意防範局地強降水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

此時,雨已經下起來了,而且越下越大。

早在2012年10月,岷縣就完成了18個鄉鎮300個村委會403名村級災害信息員的遴選配備和培訓工作,在全縣1880個自然村建立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點,確定監測預警員2780名,建立健全了統一指揮、信息共享、會商研判、權威發佈、基層實施,以村民小組為基礎,村幹部為骨幹,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員為主體的五級預警預報體系。

在縣城100多公里之外的鎖龍鄉,預警信息通過鄉里信息平臺、電話、QQ群、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向駐村幹部、村社幹部和群眾傳遞。

隨後,各村村委會的大喇叭開始響了起來,提醒群眾防範山洪等地質災害。

16時43分,預警升級為橙色。

18時14分,雷電預警轉為暴雨預警。

18時30分,雷電預警轉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在此之前,岷縣普降中到大雨,預警信息指出,未來12小時降水仍將持續,發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黃色(三級)。

19時左右,狂風夾著如注暴雨襲來。

看到越來越猛的雨勢和頻繁收到的預警信息,作為預警員的大東村黨支部書記張老四感到這次情況非同尋常,緊急叫來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通知群眾上山避險。

同一時間,鎖龍鄉安排94名鄉村幹部通過手持喊話器、鳴鑼、上門喊叫等方式預警,組織群眾及時轉移。買家村黨支部書記買文成、村主任劉柏林和6名青年分頭敲鑼,一邊緊急通知鄉親們趕快撤離,一邊發動青壯年將行動不便的38名老人及婦女兒童背離轉移到安全地帶。

禾馱、十里、寺溝、秦許、茶埠等鄉鎮也行動了起來。聽到村裡大喇叭發出的警報時,禾馱鎮山溝村村民徐勝生的車不湊巧卡到了河道里,進退兩難。聽到播放的警報,徐勝生連忙叫來鄰居一起把車轉移到安全處。

10分鐘後,高過房頂的洪水裹挾著泥沙咆哮而來,徐勝生一陣後怕。

20時50分,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升級為高風險的橙色。

洪峰到達鎖龍鄉元埂地村境內。“都出來跑,往山上跑!”村幹部和一些群眾大喊,早早接到預警觀望水勢的群眾,向兩邊山坡緊急轉移。

元埂地村委會幹部組織力量逐戶搜救,蹚著深至腰部的洪水背出6位被困老人。

同一時間,岷縣啟動了救災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三級應急響應,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搶險救災暨群眾生活安置領導小組,第一時間赴現場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消息同時上報,群眾安危牽動各方。

截至深夜23時24分,前後預警共達九次。

陸續有救援隊伍抵達受災鄉鎮。16日晚至17日凌晨,鎖龍、禾馱、十里、寺溝、秦許、茶埠等6個鄉鎮緊急撤離群眾878戶3200多人。

http://szb.gansudaily.com.cn/gsrb/201805/23/c6555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