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一開始的寺廟,它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麼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呢

清王朝那些大臣們上班的地方叫軍機處,軍機處一開始是皇帝自己設立的一個政府的機構,用來給幫忙皇帝出謀劃策的地方。那個軍機處和皇帝居住的地方離得也不是很遠,幾乎就在幾百米的地方。後來軍機處的權力慢慢地變大了,皇帝擔心他們會造反就把軍機處給廢了,這個是軍機處。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詩仙的詩人叫李白吧!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也學過背過李白的很多詩歌吧!學他詩歌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李白他雖然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寫的詩歌也是很好的。但是大家看他的詩歌的時候是不是發現了,李白他的詩歌幾乎都是抱怨這個社會對他怎麼怎麼不好的,還有幾乎都是寫他在那個深山老林看到什麼景物特別好看的,或者是遇到那個很投機的人才寫的詩歌。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大家是不是會對李白這個人產生了一些誤解呢?比如他只是一個無家可歸,整天只知道弄一些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已。其實不是的,李白曾經也是當官的,他上班的那個地方叫翰林府。大家一聽軍機處或者是翰林府是不是都覺得這兩個是政府的機構啊,這兩個一聽就知道了。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但是也有一些一聽也不知道的。比如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包青天》裡面有一個包大人,他上班的地方就叫大理寺。包大人是管理那些刑法的,懲罰壞人之類的宮。一聽大理寺,大家會不會覺得是在寺廟裡面上班的感覺。其實不是的。根據《漢書》的記錄說,各個地方的政府部門都是叫寺的,一開始寺也是政府部門的機構,不是那些和尚住的寺廟,那個時候和尚住的寺廟叫僧迦藍,這個名字是從梵語中直接音譯過來的叫法。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那麼古代的寺廟是怎麼樣一步一步變成今天的寺廟的呢?一開始那些和尚是住在那種園林裡面的,唸佛求經的人喜歡安靜一點,而園林就符合這樣子的特點。就好像我們今天的少林寺也不是在繁華的都市裡面的,而且在山中,可以吸取靈氣精華,讓人心情愉悅遠離那些浮華之類的事情,安心研究經學。之後把僧迦藍改為寺廟,這個其實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寺廟是有關係的。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在東漢的時候,漢明帝喜歡那些經書,念於中國的那些經書沒有很多亦或者有也看不懂的緣故。他就讓人去到了印度請回來了兩個印度的和尚。但是一般人家都是住在寺廟裡面的,東漢的時候沒有啊!漢明帝沒辦法就讓人帶他們去到了當時的外交部居住。要是住個一兩天還可以,住幾年那外交部就有點說不過去。於是在第二年的時候,漢明帝就給兩個印度和尚修建了一座宮殿叫白馬寺,白馬寺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寺廟,之後又把之前那些政府部門的機構名稱都改了。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兩個印度和尚在寺廟裡面翻譯佛經,還有定期給那些子民們做講解工作。那個寺廟裡面也有很多的書,並不是只是佛經,也有儒家的經典書籍等那些書籍,老百姓也可以隨便進去閱讀。一開始那個寺廟也是政府的一個機構的,只是後面因為老百姓可以經常進進出出的沒有什麼限制,它的政府部門機構職能就越來越小了,最後就只是和尚們讀書學習修養身心的地方了。

最早的寺廟,並不是和尚居住的地方,那和尚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

到了隋朝之後,由於那些佛經越來越盛行,學習佛經的人越來越多了。寺廟就變得越來越多了,而政府部門也就是一直很固定的,除非是遇到什麼時候很嚴重的話,才會去增加一些機構去處理問題,所以到了隋朝以後就沒有了哪個政府部門的名字還叫做寺的,都全部改了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