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从胖乎乎圆滚滚的多肉,到悬空养殖的空气凤梨;从骨骼清奇的石斛,到清新文艺的琴叶榕……文艺青年对绿植的追求,无非是颜值、气质、格调,让性冷淡的空间自然而然透出淡淡的文艺气息。

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古时候的房间和今天截然不同,旧时文青的案头绿植,也不知爱郁葱?还是淡雅?或者风骨?

只栽蒲草不栽兰

菖蒲在古代文人心中地位重要,他们将农历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生日,农历五月定为蒲月。

蒲不同兰,兰稍有不周,便冷脸对待。蒲只需浅浅的水和清凉的风,无论何时都青翠可见。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说:“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

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菖蒲种类复杂,作为文人案头清供,以叶片细密短小者为上

文人爱之,因菖蒲可种在酒盅大小的陶盆中,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古人相信,每天清晨用菖蒲叶上夜间凝结的露水擦洗双眼,可以明目。且菖蒲叶能够吸收灯烛的油烟。

唯有如此,菖蒲才有资格在案头上与琴砚古书或手卷同列。文人士大夫秉烛夜读,长夜漫漫,乏了倦了,抬眼望,三五盆翠蒲,折一段叶子,提神清脑。

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菖蒲栽培历史久远,但文人种菖蒲始于唐,盛于宋。

用于盆养的菖蒲也被称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于水中的石头之上,栽培时无需泥土。对文人来说,不沾污泥,仅仅凭借净石与清水生存,仿佛是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是君子品行的镜影。

宋代文人爱玩石,菖蒲依石生长,因此“蒲石盆”成了宋代文人书房中最流行的小景。陆游描述隐居生活:“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为蒲石盆更换新汲的泉水,然后烹茶品茗,很是风雅。

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不同于一般情怀党玩家,苏东坡玩菖蒲从一开始就颇具科学精神。

《石菖蒲赞并序》:“生石碛上概节者,良。生下湿地大根者,乃是昌阳,不可服。”精准分辨出文玩菖蒲的不同。种植菖蒲,他多以水培、附石为主。曾在蓬莱县丹崖山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水所战,时有破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土人谓此弹子涡也。”出趟差,还要将菖蒲寄养在朋友家里,“使善视之,将问安否”,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今大家都爱养多肉,不知旧时文青案头清供,是爱淡雅还是风骨?

扬州八怪郑板桥爱菖蒲,“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金冬心更是一位蒲痴,将书斋起名“九节菖蒲馆”。他笔下的菖蒲古拙苍茂,别有意趣。《浮生六记》中,芸娘就将菖蒲子放在炭上,然后拿米汤养,成盘后放在案上赏玩。

菖蒲也是有性格的。金农说“莫讶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只逢有缘人,菖蒲才生茂盛、才有花开。


回声空想,写点有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