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無負於黨的教育 無負於這個時代

金秋九月,跨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大門,聆聽陳希校長(院長)在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參觀紅船和校史館等,勾起我對先父力揚當年在中央黨校(時為馬列學院)的不盡追憶……

先父力揚(1908.12—1964.5),中國現代詩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33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枷鎖與自由》《我底豎琴》《射虎者及其家族》《給詩人》等,參加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三卷本《中國文學史》的編撰工作。一

70年前的1948年,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創辦高級黨校(馬列學院)的決定》,第一班(第一期)學員於11月8日開學。經此時在學院任教的何其芳同志介紹,力揚成為第一班100多名學員之一。2013年,為紀念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校委編印了《中共中央黨校校史文獻史料選編》,在上卷第三章第一節的《文工隊學員及幹部名單》(當時第一班對外稱“文工隊”)的《學員登記表》第2頁中,列有“力揚”的名字。

抗戰時期,力揚作為民主人士,曾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下的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三廳及文工會工作,抗戰勝利後又積極投身重慶和香港等地的民主運動,並於1948年3月在港由民盟盟員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力揚當年入馬列學院學習時已年近40歲,是學員中少數的“年長者”,但作為新黨員,他仍以如飢似渴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積極地投入到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社會發展史和中共黨史等課程的刻苦學習。因為他深知自己雖然年輕時從事進步文學創作和文藝理論探索近20年,但對於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掌握,是非常欠缺的……

我沒有找到當年先父遺存在馬列學院學習時的資料、筆記等。但從《校史文獻史料選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力揚集》中的《力揚年表》記錄看,他與全班學員一道,先後聆聽過1948年12月3日朱德總司令在馬列學院作的報告和答問,12月14日劉少奇《對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的講話》和1951年7月5日劉少奇《中國共產黨今後的歷史任務》等重要的“大課”;系統地學習過社會發展史、中國和西方近代革命史、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馬列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共黨史和黨建、毛澤東思想等課程;也聽過阿爾遜也夫等蘇聯專家講授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聯共(布)黨史等課程。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學習,對於力揚思想上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決定性作用。二

1951年8月,力揚從馬列學院第一班畢業後,留校在國文教研室任教員一年半餘,何其芳同志一直是教研室的主任。力揚在馬列學院學習和工作總共四年多的時間裡(1948年11月—1953年2月),除正常的聽課和授課外,在馬列學院創作發表了詩歌《國際的友愛》《慰勞袋——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寄向平壤》三首和詩論《關於詩》。三首詩歌運用馬列主義國際主義的立場和觀點,熱情謳歌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中朝軍民團結戰勝美帝國主義侵略的堅強決心。

而在那篇1950年3月3日寫於馬列學院《關於詩》的詩論文章中,力揚運用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觀點,認為“對著這偉大的人民群眾的時代,對著這翻天覆地的革命現實,我們每個寫詩的人都應該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是太差了。我們底馬列主義的理論很不夠,不能很好地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一切事物。”他在文章的最後總結道:“向工人同志學習勞動觀點、階級立場、生活紀律等,總之,學習這最革命階級底一切優點,寫他們,表現他們。這不僅是對於詩歌,就是對於整個文藝部門,都是新的泉源,新的生命和力量。”三

我還要特別重點提到一篇先父力揚1952年5月寫於馬列學院的學習體會文章《我重新學習著這偉大的著作——為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十週年而作》。這篇文章當時沒有發表,2008年我把它編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力揚集》中方與讀者見面。這篇文章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先父經過馬列學院的系統學習,自身從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情緒初步轉變到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方法上來了。他回顧了自己在建立新中國前創作思想的錯誤,寫道:“小資產階級者總是遲疑著去聯繫群眾,投入實際的鬥爭。即使偶爾有這種意念,也往往不能見諸行動。”

在這篇文章的後半部分,力揚談到了自己在馬列學院的學習和工作中,克服了若干小資產階級的情緒;吸取了馬列主義的知識;樹立了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他深深感到,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只有這樣才能無負於黨的教育,無負於偉大的時代!我覺得,這確是先父在馬列學院學習和工作期間思想得到昇華的真實寫照。

1953年2月,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成立。馬列學院國文教研室主任何其芳同志負責籌建工作,先父隨其離開學院,先任文學所首任黨支部書記、秘書主任,後任中國古代文學組研究員。在何其芳等專家主持下,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原理,參加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文學史》(三卷本)的編撰工作,至1964年5月因患癌症不幸在京逝世,享年56歲。

時光荏苒。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我們父子同地在中央黨校——這所培養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和理論骨幹的最高學府接受培訓輪訓,這是我家兩代共產黨員的榮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黨和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而永遠不變的是我們黨的宗旨、黨校姓黨的立校之本。在中央黨校學習過的學員都有著這樣的感觸:一次進黨校,終生受教育!我想,這既是我也必定是先父力揚的切身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