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曹魏有2次機會統一三國,一次五成勝算,一次九成勝算

看《三國演義》,很多人對郭嘉的死非常遺憾,當然曹操也非常遺憾,甚至在赤壁大敗之後,痛哭郭奉孝。也有不少人認為,郭嘉的死亡和諸葛亮的出山,導致了曹操和劉備勢力的轉變,形成了三國鼎立。那,郭嘉不死,曹操或者說曹魏能統一三國嗎?

專家經過分析,一直認為“能”,且有兩次機會,一次有五成勝算,一次有九成勝算。

不少人認為,赤壁戰敗,曹操喪失了統一三國的唯一機會。其實未必,有很多歷史記載,赤壁戰敗是因為瘟疫,郭嘉是祭酒不是太醫,更不是神醫華佗,面對瘟疫他自己都扛不住,別提給士兵治病了。然而上天還給了曹操一次機會,這次更加接近。那就是曹操收服漢中。曹操收服漢中後,謀士劉曄建議曹操,趁劉備立足未穩,率領精兵進攻益州,一戰解決劉備,解決東吳就剩下時間問題了。如果不趁此機會進攻劉備,讓劉備諸葛亮穩定局面,發展起來,曹魏就沒有機會了。曹操不聽,率兵而還,後來預料與劉曄所說基本一致。

看到這裡,很多人要問了,劉曄勸不了曹操,郭嘉就能嗎?

答案是“能”。郭嘉之於曹操,不在於“謀”,而在於“斷”。當年弱勢的曹操和強勢的袁紹決戰,不少人認為曹操必敗,但也有核心謀士荀彧荀攸等分析出曹操會勝利,但曹操一直下不了決心,直到郭嘉總結性的《十勝十敗論》出現,曹操才下定決心。後來,曹操在很多事情決斷時,都看了郭嘉的態度,如殺劉備的態度,攻呂布的態度等。

漢中之戰後,魏軍形勢不錯,很多謀士都能看出來,就差決斷,如果有郭嘉在,必定能勸住曹操。不過當時劉備已經擁有諸葛亮和益州,雖然是立足未穩,但曹操也是剛得到漢中,彼此五成勝算吧。

如果說漢中之戰是五成勝算,那吳蜀之戰時就是九成勝算了。

當時,吳蜀交戰,還是這個劉曄指出。吳國和蜀國都是小國,應該相互合作對抗魏國,今天他們對攻是取死之道。劉備從西邊攻,我們從東邊攻。事成之後,劉備得到荊州一帶,我們得到揚州一帶,論戰果收益,我們比蜀國還要多。然而曹丕因為孫權稱臣,而沾沾自喜,放棄了唯一的戰略機會。

到這裡,又有人要問,曹丕不聽劉曄的,為啥會聽郭嘉的呢?

因為,曹操明確表示過,郭嘉比我們都小,是準備託孤的。託孤託的是誰?自然是曹丕。曹丕剛剛繼位,郭嘉代表的是曹操的遺志,曹丕為了表示對父親的尊重,也要表示下態度。況且,郭嘉的才能確實值得信賴。如果郭嘉不死,為了話不說滿,曹丕九成會聽從郭嘉,出兵東吳,三國有九成希望會提前統一。

郭嘉的能量到底如何?養了一群多謀無斷謀士的袁紹,可能會更清楚點。

郭嘉不死,曹魏有2次機會統一三國,一次五成勝算,一次九成勝算

郭嘉不死,曹魏有2次機會統一三國,一次五成勝算,一次九成勝算

郭嘉不死,曹魏有2次機會統一三國,一次五成勝算,一次九成勝算

郭嘉不死,曹魏有2次機會統一三國,一次五成勝算,一次九成勝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