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生活,花式诈骗!你那么努力,别输在这些套路上!

你养生,你学习,你购物,你努力打拼,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生活中不免有些套路,让你猝不及防,

这样的“花式诈骗”要小心了!

花样生活,花式诈骗!你那么努力,别输在这些套路上!

案例一、神秘商务大厦暗藏网售“保健品”诈骗窝点

据媒体报道,近日警方通报了一宗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广州某商务大厦内暗藏四个销售“保健品”的公司,其“员工”实施网络电信诈骗行为。诈骗团伙推介的“保健品”大多为地下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产品成本极低!据悉,他们在网上诈骗的流程为:

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每一种“保健品”的“话术”;

员工与客户进行语音销售,并在使用微信、QQ聊天时登录相关系统,找到一款适合的“话术”,复制粘贴一键发送。

花样生活,花式诈骗!你那么努力,别输在这些套路上!

案例二、特大“套路贷”网络诈骗案浮出水面

据媒体报道,近日,四川乐山破获特大“套路贷”网络诈骗案,诈骗分子以虚假购物平台为幌子,诱骗在校学生借贷,以不利于受害人的合同虚增债务,当受害人无力支付时,便介绍其他贷款公司给受害人“以贷养贷”,同时还收取“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等费用。贷款公司再采用转账平单等手段,恶意垒高借款金额。“52购物”“100分购物”“365钱包”“任你花”等七个网络APP平台涉及其中。

花样生活,花式诈骗!你那么努力,别输在这些套路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之时,也承担着遭到网络诈骗的风险。那么,面对网络诈骗,该如何预防呢?

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

1.“三个凡是”

◆凡是自称行政部门来电的都是诈骗;

◆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购票信息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转账、汇款至陌生人账户的都是诈骗。

2.“三要二不 ”

◆要警惕!网购网址细分辨,不明链接咱不点;

◆要升级!系统程序常更新,木马病毒咱远离;

◆要保密!个人信息妥保管,索要密码咱不给;

◆不轻信!网络好友未必真,转账汇款多核实;

◆不贪心!刷单兼职陷阱多,弹窗中奖全是骗;

4.“四不一打”

◆不信

QQ、微信老板让汇款、银行客服升级信用卡不轻信;

◆不点

不明来历链接不轻点;

◆不贪

房补、车补、中奖、退税、银行卡积分兑换现金不要贪;

◆不转账

核实身份再转账;

◆一打

第一时间拨打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