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統:身負凌雲志,不負少年行

淩統:身負凌雲志,不負少年行

三國時期的飲食暫告一段落,大約還差蔬菜沒有談及。之前說過要重寫淩統,此篇試著換種風格。

年少時,有個人每戰必身先士卒,怎知世事無常,流矢終結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將軍難免陣上亡,繼承其餘部,換個人身臨戰陣,時年十五。時值亂世,盜匪叢生,受命清剿山賊,偏與督官陳勤不和,其口吐詈語數次,忍無可忍,抽刀了結。

自知犯法,當以死抵罪,遂登鋒履刃身冒矢石,得勝歸來自投軍正,卻得以將功贖罪,蒙將軍不棄,願效以死命。從徵江夏,身作先鋒,斬將張碩,又隨子明破水軍,先取城邑。從徵烏林、南郡、皖,均頗有斬獲,勇烈之譽不絕於耳。

身處軍伍,既親近士卒,亦不忘接納賢士,一己之力不足道,士人之能不敢忘。猶記同郡盛暹,明公一言“且令如統足矣”,願為知己者死。國士之名實屬世人抬愛,所作所為只願江東昌盛,明公長盛。

明公夢碎合肥,撤軍時偏要逞強押後,偏偏張遼領數千人來襲,慌亂之餘不忘護主,部曲戰至最後一人,所傷精銳喪盡,所幸明公無虞。曾施恩撫越,曾把酒言歡,曾舞刀弄戟,曾與子明同袍,曾與興霸並肩,仇怨不提,只恨天命有終,不假餘年。

我志未酬人猶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附淩統詩詞

《步餘杭溪上謁凌將軍廟》清厲鶚

苕源直下漱迥汀,古社依稀記舊經。

共呂子明矜戰伐,與甘興霸作神靈。

夜嘶寓馬山行雨,曉散祠鴉樹見星。

欲覓遺留何處是?草間部伍尚名亭。

【與子同袍,恩怨暫置一邊】

《餘杭凌將軍廟·其一》 清 吳農祥

勇決凌公績,開疆功自多。三分扶社稷,百戰定山河。

故國遺桑梓,殘民護薜蘿。烏林轉鬥處,每夜按雕戈。

【修我甲兵,衝陣義不旋踵】

《餘杭凌將軍廟·其二》 清 吳農祥

討逆餘威在,英雄更幾人。愛才知國士,蒙難屬君臣。

小市開紅藥,深溪轉綠蘋。此鄉秋賽罷,鐘鼓歲時新。

【國士風姿,輕財親賢愛士】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

吳侯縱轡躍徵驂,淩統甘寧惡戰酣。身透重圍衝鐵騎,從茲聲價滿江南。

【勇烈絕人,護主何曾惜身】

寫在最後,在每個人的傳記裡,傳主才是主角,溢美之辭不可避免,只看程度多少。史家多為士人,對戰爭場面的記述極少,要了解傳主在其間發揮的作用,就需要還原整個戰役中的各個插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