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被認為是千古英明聖主。他在位期間,能夠勤於政事,舉賢任能,體恤百姓,減輕刑罰,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但歷史上也有許多記載,唐太宗篡改歷史,美化自己的行為。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下令在中書省特別設置秘書內省,專門負責修撰前五代史。但是同年閏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將史館移入禁中,設於門下內省北面,由宰相監修。

從此之後,史館成為皇帝直接控制的門下省的一個常設機構。從這裡可以看出,唐太宗對於歷史的編撰非常重視。這出於何種目的呢?我們從唐太宗修改了哪些歷史,大概能看出他的想法。

唐太宗的皇位並不是合法繼承而來,是其弒兄逼父的結果。這一行為並不符合封建法統和封建倫理,在他自己看來,也是不能貽示子孫、垂為法誡的。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所以,為掩蓋這種殘暴的行為,也為了確立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唐太宗決定撰修國史,下令創立了宰相監修國史的制度,這就使史官很難做到秉筆直書,只能按統治者的意圖撰寫歷史。

唐太宗在位期間,曾不止一次違例要求親看國史和起居注,並稱是“使得自修改耳”。其實,作為帝王原本不可以隨便看史官寫的起居注的。在唐太宗授意下,史官們把“玄武門之變”的動因寫成“安社稷,利萬民”的大義行為。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在撰寫《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時,史官費盡筆墨鋪陳唐太宗在武德年間的功勞,竭力抹殺太子李建成的成績,降低唐高祖李淵的作用,而且把太原起兵的密謀,描繪為完全由唐太宗精心策劃,而高祖則處於完全被動的地位。

這樣,唐太宗便成為開創李唐王業的首功之人,給人造成皇位本屬於他的印象,李淵退位後也就理應由他繼承皇位。如此一來,他登上皇位便顯得合理多了。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他還要求史臣把太原起兵中李淵由主動起兵變為被動起兵,目的是為了把李淵描繪成一個隋朝忠臣的形象,從而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

唐太宗將父親李淵描繪成是在隋煬帝要下令逮捕他,走投無路的時候才不得不反的形象,而且在起兵時李淵還曾號稱“欲大舉義兵,遠迎主上”。

這樣一來,李淵就成了大忠臣。很明顯,這種刻畫有利於維護唐太宗的統治,防止人們以此為例,起兵謀反。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稱得上是千古明君嗎?

唐太宗讓歷史為政治服務,成功地洗白了自己,還維護了江山的穩固,這的確是高明之舉,後來為歷代統治者效仿。

唐太宗雖然不是昏君,的確有一定治國才能,但他在古代帝王中也不算很突出,他的英明神武形象之所以千古流傳,應該與他篡改歷史、美化自我有密切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