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QL替代机器学习,这是新时代的“电风扇吹香皂盒”吗?

7月1日,在Hacker News上面有一篇文章火起来了。作者是尼日利亚的软件工程师Celestine Omin,至于题目嘛……足够惊悚:《要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用SQL就够了》(No, you don't need ML/AI. You need SQL)。

(https://cyberomin.github.io/startup/2018/07/01/sql ml ai.html)

用SQL替代机器学习,这是新时代的“电风扇吹香皂盒”吗?

Omin曾经就职于尼日利亚最大的电商网站之一Konga。在为他们优化购物流程,提升复购率的过程当中,他使用SQL解决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业界反复宣传的应用场景。

Omin说,现在人们需要那么复杂的AI来改造一切,不过有的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一项197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的技术。

文章在Hacker News上面的评论区还真是挺火爆的,而该文也因此被译介到国内。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827634)

当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时候,如果你不跟进,也许会冒着成为“新世纪的老古董”的风险。此时怎么也入不了门的我们,可能非常需要一篇反潮流的文章来泼盆冷水,顺便给自己吃颗定心丸。而Omin的文章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1 |这会是一个有理有据的“段子”吗

Omin说他在供职于Konga时,只是跑了一遍数据库,就筛选出所有3个月没有登录过网站的用户,给他们重新推了优惠券。另外,还跑了一遍用户购物车的商品清单,从而决定该怎样根据这些热门商品,决定推荐什么相关联的商品。

而这两个例子——对老用户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都是机器学习/AI最为常用的领域之一。虽然SQL做出来的用户画像和结果远不如AI训练后精准,但似乎已经完全够用了。

Omin说用SQL查询潜在回头客的方法“比用AI和ML算法的效果厉害得多”;而基于SQL的个性化推荐,大多数营销邮件的打开率在7-10%之,做得好时打开率接近25-30%,是行业平均打开率的三倍。

有鉴于采用AI/ML的投入要高很多,而且是持续性的租用投入,两相比较,让航通社想到两个传了很久的中国段子,就是“电风扇吹香皂盒”和“宇航员用铅笔”。

为了方便没听说过的同学,简单复述一下:段子说,某香皂厂要挑出没装香皂的空盒子,花大价钱做了鹰眼什么的机器,然后中国的一个小工花几十块钱买了电风扇,把纸盒子吹跑了。

段子还说,NASA投入巨资开发了在失重条件下也能使用的太空自来水笔,而俄国人没用这个研发经费,只是用铅笔写字就解决了问题。

很显然,用小聪明的“0成本”方案,绝对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这些段子的“辟谣”指出,电风扇吹纸盒会造成生产线上盒子乱飞,而铅笔会导致石墨碎屑飞到空中。

相信段子的人,可能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超级工厂或太空严苛环境,或者没受到过相应的教育;而恰好段子提出的方案,针对小本经营的个体户非常实用,可以在大家心中产生共鸣。

与段子不同的是,说AI/ML不如SQL的Omin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的。而他所服务过的,又是一国最大的电商网站。这是否意味着事情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2 |爆文背后,尼日利亚电商现状几何

对大多数从事AI/ML的人们来说,尼日利亚是很陌生的一个市场,自身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如果贸然挑战Omin,是否会成为另一个维度上的“井底之蛙”呢?

要想看Omin所说的情况到底是不是成立,还是得根据尼日利亚的实际情况,结合他的语境去具体分析。

尼日利亚的电信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业界状态,有点儿像2004-2008年的中国。绝大多数有意上网销售的卖家,都会自己购买域名和空间,建立有自己购物车的独立网店,但这类个体户的生存土壤正在消失。

随着本土作战的Konga,和由著名孵化器Rocket Internet扶持的Jumia成为尼日利亚电商平台两强,以往的小电商个体户纷纷进驻,似乎正形成一个类似淘宝和京东的竞争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