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辛棄疾(1140—1207),濟南歷城人,少年時曾和党懷英是同窗,二人通過占卜來決定未來的命運,黨得到的是坎卦,決定留在金朝發展,後來在金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人稱“黨承旨”;而辛得到的是離卦,於是決議南下。

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激起北方民眾反抗,紛紛揭竿而起。山東耿京起義後,實力迅速壯大,節制山東、河北等地數十萬義軍,自稱天平軍節度使,聲勢浩大。辛棄疾此時亦於家鄉組織了兩千多人的義軍投奔耿京,被委以軍中掌書記一職。辛棄疾於是向耿京提出了南下歸宋的建議,得到耿京的首肯,被耿京派往南方意欲與朝廷取得聯繫。

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1162年,宋高宗趙構於建康(今南京)召見了辛棄疾,正式授予耿京天平軍節度使,召其南歸,並封辛棄疾為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然而,辛棄疾在北返途中卻意外聽到了一個噩耗:叛徒張安國等人已將耿京殺害,投降了金朝!發生瞭如此大的變故,辛棄疾自覺無法再回朝覆命,經商議後,他遂率領王世隆及馬全福等50人趁金兵毫無防備之際徑直殺入金軍大營,將正在酣飲的叛徒張安國生擒,然後策馬狂奔,一路南下,“獻俘行在,斬安國於市。”(《宋史·辛棄疾傳》)這一年,辛棄疾僅僅23歲,這個年齡,他的偶像霍去病已經功成名就而去世,辛棄疾的表現雖不及他,但也是可圈可點,擁有了人生的一個完美開局。

憑藉這次在義軍中英勇而果敢的表現,辛棄疾名聲大噪,“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表現出了宋高宗對辛棄疾的無比欽佩之情,隨後辛棄疾被委任為江陰籤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歸正人”在南宋是身份極其尷尬的一類人,朝廷明裡將其委以閒職,實際從根本上對這類人南下的動機表示懷疑,甚至是歧視的態度,辛棄疾正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辛棄疾在仕宦生涯的前期,懷著光復中原的一腔熱血寫下了《美芹十論》、《九議》等廣為傳頌的抗金北伐主張,但朝廷對其反應冷淡,只是對其委任一些地方官職,負責治理荒政、整頓治安。

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辛棄疾一生為官多年,頗有政績,諸如剿滅茶寇、建飛虎軍、整頓福建治安等;但也屢遭彈劾,常年賦閒在家。其中的是非曲折,不再展開,一句話概而言之,他做官兢兢業業、手段非常了得;生活中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或許會犯有這樣那樣的錯誤。

《宋史》中對辛棄疾屢次遭人彈劾,可能是因為“為尊者諱”的原因很少提及,只有他在遭到王藺彈劾的時候言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結合其他的資料,辛棄疾屢遭彈劾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條:貪財、好色和嗜殺。罪名是罪名,但是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辛棄疾在上饒建的帶湖莊園——稼軒,據洪邁寫的《稼軒記》記載:“築室百楹,才佔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思是辛棄疾在帶湖之濱買下了這一塊地,用其中四成的面積建了100間房屋,又把左邊的荒地開闢為田園,栽滿水稻,居然綿延十支箭的射程之遠。後來朱熹參觀了他的稼軒之後也連連為之驚歎。

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小時候都學過他的一首著名的詞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就寫於辛棄疾罷官居上饒期間,小時候只以為是描寫的普通的農村生活場景,沒想到他的莊園規模竟然如此之大,這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他竟然是這樣一個土豪。

辛棄疾除了其妻範氏之外,從他的很多詞作中我們還了解到他至少還有五六位侍妾。由此可見,辛棄疾在經濟上一定是不為錢財所發愁的。除了他出任諸如安撫使之類的官職獲得的正常收入之外,有沒有灰色收入,這個問題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也正是他屢遭彈劾的一個重要原因。

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不過這樣一位歷史傑出人物,人們實在不願將其與“貪官”二字牽連在一起,有人便做出了考證或猜測,認為其“灰色收入”可能來源於以下方面:

1、他久為提刑官,在遇到不法奸詐之徒的時候,可能會存在壓榨勒索;

2、他曾在江西提刑等任上,節制諸軍,討捕茶寇,以及組建飛虎軍等,依靠軍隊走私經商。

不管是真是假,這些事都已經沒人能說的清楚。至於他嗜殺的罪名,也是他在任上採取非常手段以迅速扭轉治安而獲得的。為此,他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罷官在家賦閒近20年。

辛棄疾除了會寫詩詞,還會上馬打仗,他究竟還有多厲害?

無論如何,辛棄疾的一生都在為北伐而吶喊,壯志未酬,現實硬是將這樣一位馬上安天下的將軍逼成了一代詞宗。他的詞作許多人都非常喜歡,小編也不例外,仰慕之情溢於言表,更是取了“欄杆拍遍”這個網名。他生平的最大的願望是成為霍去病那樣的英雄人物:“金戈鐵馬”、“封狼居胥”、“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而現實確是:“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辛棄疾是詞壇之幸,但絕非其個人之幸,亦非國家之幸。這一切都不是出於他的本意,無力改變現實的他只能寄情於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最終在“殺賊!殺賊!”聲中含恨辭世。

據史料記載,辛棄疾“卒之日,家無餘財,僅遺平生詞、詩、奏議、雜著、書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