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時代精神 講好教師故事」烏雲格日樂:從「講台菜鳥」到「智慧良師」

點擊上方藍字「包頭教育在線」一鍵關注包頭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

「弘扬时代精神 讲好教师故事」乌云格日乐:从“讲台菜鸟”到“智慧良师”

初為人師,她曾經遭遇校長聽課、講臺上無話可講而尷尬流淚的瞬間;因名師一節課,她領悟生活與數學的聯繫,並從此走向漫長、艱苦的科研興教之路;身為班主任,她從不急功近利,而是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孩子的健康幸福架設天梯。

她就是蒙古族學校小學的高級教師烏雲格日樂。

烏雲格日樂從教27 年,擔任班主任18 年,作為一名投身於學校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她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她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求創新,求卓越。在不斷自我認識,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中成長為優秀的人民教師。

「弘扬时代精神 讲好教师故事」乌云格日乐:从“讲台菜鸟”到“智慧良师”

她曾是講臺上的“流淚菜鳥”

烏雲格日樂師範學校畢業後第一次走上講臺時19歲,那是一段充滿努力的活力的激情的無知無畏的光陰,一段跌倒了爬起來能自如地繼續昂首挺進的時光。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轉變了她的工作態度……

剛教書不久,正值講百以內數的讀寫法時,當時的許美華校長和兩位教導主任突然進班聽課,烏雲格日樂之前沒備好課,用了15 分鐘就講完了。她說:“校長我講完了,你們走吧。”校長說:“沒下課繼續講。”學生和領導們等著她講下去,教室裡非常安靜,可是她卻不知該講什麼,氣氛尷尬極了,情急之下,她開始站在講臺上哭,一直把校領導哭走。

“掛黑板流淚事件”之後,烏雲格日樂一方面總擔心領導來聽課,另一方面懂得了鑽研教材的重要性,從此她每天上課前請教老教師或聽老師們的課,她聽課不分學科,只要有空所有課都聽,越聽越會聽。一次有幸聽了劉德武老師的《斐波那契數列》,數學無處不在的魅力深深觸動了她,如果能夠將生活與數學結合,數學還會枯燥無味嗎?

從此,認真鑽研教材,刻苦閱讀學習,成了烏雲格日樂的每日常態。她始終保持著一顆敏感之心,發現生活與數學的聯繫,如飢似渴汲取各種營養,時刻以專家型科研型數學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一萬次的如琢如磨,令她的數學課更加生活化而又不失藝術化。

如今,烏雲格日樂再不是那個掛在黑板上流淚的菜鳥,而日漸成為一位廣受學生喜歡的、有趣、智慧的專家型教師。她製作的課件“圓的面積”更是被評為內蒙古級三等獎。由於實績突出,她曾四次被評為區級“優秀輔導員”;2003 年授予“師德楷模”榮譽稱號。2005 年評為“昆區優秀班主任”;2006年所帶班級被評為“優秀班集體”;2007 年又被光榮的評為包頭市“優秀班主任”;2009 年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教師”;2010 年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範”;被授予“十一五”期間全市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全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成立三十週年之際,被評為學會先進工作者;由於表現突出,她在2003 年的“區級青工賽”中獲得第一名;在2005 年“昆區民族教育單位教學大比武”中獲得第一名;2006 年被評為昆區“教學能手”榮譽稱號;2007年在包頭市小學數學研討課活動中優質課一等獎;2007年成為包頭市“教學能手”;2008 年評為昆區學科帶頭人;2011 年評為“自治區小學數學教學能手”。

「弘扬时代精神 讲好教师故事」乌云格日乐:从“讲台菜鸟”到“智慧良师”

如今她是智慧的專家型教師

烏雲格日樂深知,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賴於教研的不斷深入,對於教研工作,她認真嚴謹、刻苦鑽研,從不馬虎。在承擔包頭市“數學整改試驗”中,她認真學習領會所承擔實驗課題的目標任務,大膽地進行教學實驗嘗試,通過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明顯的提高,各種數學能力有顯著的發展,2005 年通過驗收檢查受到專家們的高度評價,她也因此被授予“包頭市數學整改試驗成果獎”的光榮稱號。

她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家級“可持續發展教育”試驗課題中積極配合同行,用敏銳的眼睛搜尋生活中的數學,挖掘數學中的可持續教育因素,把枯燥的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得該課題順利結題。

2005 她所纂寫得論文“探索性課堂教學初探”被評為內蒙古級一等獎。2007年所寫論文《觀看王延安老師“數學俱樂部”教學評析》刊登在《內蒙古教育》2007年所纂寫的論文《再悟數學的生活性》獲得全國論文一等獎。

「弘扬时代精神 讲好教师故事」乌云格日乐:从“讲台菜鸟”到“智慧良师”

帶著夢想旅行

偶然間她成為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從此,她時刻努力用自己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敬佩。教育從來不會一蹴而就,烏雲格日樂高瞻遠矚著重孩子們的未來發展,不但關注學習,更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烏雲格日樂有過快樂的童年生活,她深知,童年積蓄的快樂將會成為人生快樂的源泉。她在校內外和課內外為孩子們創設了各種活動,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呈現出快樂的心情、自信的笑容、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她的“放縱”中充分享受著童年快樂的時光。

每個清晨對她來說都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邀請,烏雲格日樂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勁兒,每年的全體體操比賽她都全程督促,比賽中她們班總得第一名。僅僅是體操?她認為不是這麼簡單,她把體操看成舞蹈一樣,每個動作強化規範訓練幾十甚至上百次。看過她們班學生做操的人都會印象深刻:彷彿不是幾十個人做操,彷彿是一個人和幾十個影子做操。

這雖說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潛移默化,以小見大,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們做事時嚴謹的態度和團隊合作意識。

她巧妙利用學校各個教研組組織開展各項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無論是拔河、唱歌、演講還是蒙古語大賽,每次活動只要她沒課就會去當觀眾,為孩子們鼓勁加油。老師重視學生自然會重視,所以她們班的孩子任何活動都能積極參加併成績突出。

烏雲格日樂還根據本班實際情況經常組織開展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快樂成長。一次偶然看一本雜誌,從中受到啟發開展了“小小收藏品展覽會”,為了開這次展覽會她們師生作了三週的周密準備,調查每個人要參展的收藏品,學生為自己的藏品寫說明、寫廣告,分門別類設置展區,學生自制胸卡或臂章……展覽當日,向全校師生開放,孩子們像過年一樣高興。至今她清楚地記得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那天孩子們是彬彬有禮的主人,又是成熟的組織者還是文明的觀眾。

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人正是在一次次的活動鍛鍊走向完美”。她所帶班級的孩子正是在活動中不斷完善自己。

烏雲格日樂還在本班成功實施“值日班長制度”,給予每一位孩子同樣的鍛鍊機會,她用大膽的實踐、耐心的輔導取得豐厚回報,如今她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能力有信心做好一天的班長工作,而她也成為一名輕鬆幸福的班主任老師。

回望烏雲格日樂27 年的從教之路,她無疑是位有心的教育者,既能借古鑑今,又能兼容幷蓄,以嚴謹創新的態度治學,通過不懈努力,由“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科研型教師”。她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用自己的點滴努力為孩子搭建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以自己的教育智慧煥發著孩子的生命活力,並最終得到了師生與社會的認可。

來源 | 《包頭教育》萬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