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公頃區域擬建設成綜合項目

本市推進石灰石礦及周邊改造

我市存在許多工業開發的廢棄礦坑、礦山,植被被破壞、山體裸露、土地毀損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日益凸現,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年初的兩會上,政協委員周琪提出《關於合理開發原有廢棄積水石灰石礦坑,建設多功能新能源基地的提案》。市土地儲備中心答覆表示,本市確定石灰石礦及周邊改造項目為重點項目,按照目前規劃,石灰石礦及周邊地塊擬建設成一個集文、體、旅、商、住為一體的綜合項目。

建議:利用礦區特點建設冰雪和水上游樂主題公園

周琪在提案中說,經實地調研發現,大連石灰石礦坑積水總量接近1億立方米,從熱能工程技術看,該廢棄礦坑改造成新能源水源熱泵供暖中心,可為附近很大一部分地區提供冬季供暖,成為北方冬季熱源供暖的一個重要的補充。從社會效益角度看,其已經被新發展的城區所包圍,很適合建成休閒運動和冬季供暖相結合模式的創新型改造。

周琪說,石灰石礦坑的生態恢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按照自然生態恢復中的客觀規律,建立健康的具有自我維持能力的生態系統。建議在礦坑基礎上,建設“熱泵”能源中心。原石灰石礦有主輔兩個礦坑:西邊的水坑和東邊的旱坑,適合改造成為由“熱泵”能源聯供中心供應低成本綠色能源的大型遊樂場——冰雪大世界(冬季)和水上大世界(夏季)。建議採取PPP發展模式,成功運營後可作為一個廢棄礦山改造和節能環保工程典型範例。

答覆1:打造國內一流礦坑改造項目

市土地儲備中心答覆表示,鞍鋼集團大連甘井子石灰石礦於1954年由大連鹼廠交由鞍山鋼鐵公司管理,經過幾十年的開採,目前總佔地面積約337公頃,並形成了長約2000米、寬約800米、高差約100米、面積約140公頃的礦坑,坑內現有積水,主要為海水倒灌形成,水域面積約100公頃。2018年1月,市土地儲備中心與鞍鋼集團礦業公司正式簽訂土地收購合同,對石灰石礦土地實施收購儲備。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已按照土地收儲合同約定,組織閉礦和企業搬遷工作。

據瞭解,市政府初步劃定了石灰石礦及周邊改造項目範圍,該項目位於東快路東側、中華路南側,總佔地面積約340公頃,其中石灰石礦土地面積約280公頃(含礦坑),周邊土地約60公頃。市政府將該項目確定為重點項目,並提出高標準規劃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礦坑改造項目、提升我市文化旅遊項目品質、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總體要求。市規劃部門正在組織深化項目規劃方案設計,按照目前規劃,石灰石礦及周邊地塊擬建設成一個集文、體、旅、商、住為一體的綜合項目。

答覆2:熱泵能源技術的應用需進一步論證分析

市土地儲備中心在答覆中表示,經瞭解市供熱主管部門,清潔能源供熱是未來城市供熱的主流發展趨勢。目前大連市已制定供熱五年規劃(2017年-2021年)和供熱超低排放改造計劃,對我市清潔熱源的規劃建設以及現有熱源超低排放的規劃改造提出了總體要求。按照供熱規劃,現有和規劃建設的供熱設施可以滿足城市供熱需要。專業技術人員表示,熱泵能源技術通過對水體溫度的冷熱分離,能夠提供良好的清潔熱源,目前該技術已在供熱領域得到應用。考慮到石灰石礦礦坑積水主要為倒灌海水,因此熱泵能源技術的應用需進一步進行技術論證和經濟分析。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齊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