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湾数据:肿瘤2.5公分为有意义区分点、Tg低于3没有再发病例

大家好,病友们都叫我东姐!

看到一篇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微信公共号关于甲状腺球蛋白与甲状腺癌的文章,文章没有说明作者和统计内容来自哪里,但东姐研读之后觉得应该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病例统计,今天这里分享给病友们。

来自台湾数据:肿瘤2.5公分为有意义区分点、Tg低于3没有再发病例

相关统计显示:2.5公分为有意义的区分点

该篇文章将我们常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称做乳突性甲状腺癌,文章说台湾约有 80% 属于乳突性甲状腺癌。其次是滤泡性甲状腺癌,约占20%左右。乳突性甲状腺癌的比例上升可能与滤泡性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降低有关。研究显示,在缺碘之地区,滤泡性甲状腺癌发生的机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缺碘地区易导致地区性甲状腺肿大,肿大肇因于甲状腺上皮细胞不正常增生,也可能导致滤泡性甲状腺癌之发生。1967 年起当地“政府”在食盐中加碘,而使得地区性甲状腺肿的病例减少,也间接降低了滤泡性甲状腺癌发生之机会。

来自台湾数据:肿瘤2.5公分为有意义区分点、Tg低于3没有再发病例

----乳突性甲状腺癌在追踪过程中有 2.8% (13/466例) 死亡;而滤泡性甲状腺癌就有 16.5% (17/103例) 死亡,两者有极大之差异性。

----统计也显示,15.1% 的甲状腺肿瘤小于1公分,36.25%在1公分至2.5公分之间,48.7%大于2.5公分。肿瘤大于2.5公分的患者有7.5%的死亡率,而肿瘤小于2.5公分者只有1.2%,显示2.5公分为有意义的区分点。

甲状腺球蛋白低于3者没有肿瘤再发之病例

甲状腺球蛋白 (Tg) 是甲状腺素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血中 Tg 常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上升:

1. 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2. 甲状腺发炎或损伤

3. 甲状腺癌

来自台湾数据:肿瘤2.5公分为有意义区分点、Tg低于3没有再发病例

这篇文章论述说,由于Tg在良性及恶性的甲状腺疾病中都有可能上升,因此不适合在手术前用来鉴别诊断是良性或恶性疾病。十几年来,Tg一直被用来当作甲状腺癌手术后一个重要的肿瘤标记。手术后3到6个月,血中Tg之浓度可作为长期预后之参考。

长庚医院曾追踪 488位已分化甲状腺癌的病人手术后一个月的Tg值,其中有 471 位仍存活,其Tg平均浓度为 40.7 ± 4.44 ng/mL;而 17 位已因甲状腺癌死亡之病例,其血中 Tg 之平均浓度为 165.5 ± 43.3 ng/mL (P<0.0001)。此两组甲状腺球蛋白之浓度在统计学上有极大之差异性。同时也发现,浓度低于3ng/mL者则没有肿瘤再发之病例。同时,若比较乳突性甲状腺癌及滤泡性甲状腺癌,也发现其甲状腺球蛋白平均为31.8±3.7及12.7±19.5ng/mL(P<0.0001),两者也存在极大之差异性,也说明了为何滤泡性甲状腺癌的预后比乳突性要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