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第一次教哲学,糊里糊涂;第二次教哲学,战战兢兢;第三次教哲学,终于搞清些门道了。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一个主义,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旧哲学的特性。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两个维度,一是世界观二是方法论。世界观是什么?横向为宇,纵向为宙。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去看问题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方法论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就是方法论。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任何一个哲学原理都可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维度去分析,尤其是在辩证法这一块。以联系观为例,世界是普遍联系,这是世界观;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用片面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联系是客观的,这是世界观;方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这是世界观;方法论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切忌固守、僵化。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统帅着部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整体最优目标。整体也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每一条对应一个细点,最终来一个用综合的思维看问题。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非选择题的三个步骤。第一,看设问,搞清知识范围。最大的范围是一本书,这样的题太宽泛,出的少了。最多的是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来分。当然,也有按知识点来考的。比如唯物论里就可以分,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三点。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第二,树立知识框架。现在的考试如同盖房子一样,地基很重要,所以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其次,要打好框架。纲举才能目张,把握好教材的逻辑主线和主干知识才是关键。以唯物史观为例,从社会和个人两条主线来展开。主干知识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与动力(基本矛盾解决中实现),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含义,创造历史的表现,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个人这块,主要讲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辩证关系,特征(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后全课的落脚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第三,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寻求理论与材料的深度融合。越是高考题,指向性越明确。如果范围小,可以把所有知识点都答上。如果范围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建议还是把最紧密相关的知识点答上,做到快准狠。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四大块,包括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的主要知识点有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二者的辩证关系。认识论主要有实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辩证法主要讲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唯物史观刚刚已经说过,不再赘述。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最后,我想说哲学经常考的五个方面:概念、关系、特征、原理(或者说世界观)、方法论。这五个方面是对前四个方面凝练和升华,总结和概括。看过周星驰电影版《武状元苏乞儿》的都知道,所谓的降龙十八掌第十八掌就是前十七掌的融会贯通。

哲学的一二三四五

哲学学习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和思考,真正把哲学学好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理想与现实,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