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當初日軍投降之後,需要中國政府遣返的日本人達到了320多萬。這些人中包括,中國派遣軍105萬,臺灣駐軍12.8萬,加上韓國俘虜以及韓國僑民和臺胞,一共有215萬人。再加上當時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當時在東北的日本軍人有170萬,其中60萬被蘇聯俘虜到了西伯利亞,剩餘的110萬人都在遣返之列。

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在當時,中國對於日本俘虜的待遇是十分好的,用對待中國軍人的待遇對待他們。其中花在日本戰俘身上的錢是相當多的,本來這些都是登記過的,留待日本戰俘回國之後向日本人索要,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付諸行動。

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遣返自1945年11月17日起,歷時一年,才將這些日本人全部送了回去。據說當時上船的日本人都是經過嚴格的體檢的,還要進行DDT衛生消毒。他們回國的時候還有個“三帶三不帶”。

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三帶:①錢財:日本軍官每日500元,士兵每日200元。而僑民相對多一些,每日1000元;②糧食:日本人離去之時可以儘自己所能帶走一些糧食,當然不能重複領取:③新衣服:這些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所有私人用品一併帶走,包括他們的軍裝。

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三不帶:①違禁用品:毒品槍支彈藥以及一些冷兵器,還有軍用望遠鏡以及軍犬等。②有經濟價值的物品:包括金銀財寶、股票證券以及一些藝術品,甚至連超過數量的香菸都不允許攜帶。③文字性的資料:古物、歷史書籍、文件、報告書等等。

戰後320萬日軍離開中國,有三帶三不帶,足見我國的仁慈

不得不說,我們當時對於這些日本俘虜的對待方式真的已經很仁慈了,不僅僅是仁慈,還有點兒“傻”。不過這個善舉總算讓中日關係在之後得到了些許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