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吳憲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在臨床化學研究方面頗有成就,尤其是在血液分析、氣體與電解質平衡、蛋白質生物化學、免疫化學、氨基酸代謝及營養學等領域的研究,始終處於當時國際前沿地位。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吳憲

吳憲早年移居美國且已經去世半個多世紀,國內學術界已經鮮有人提及他,而普通國人對吳憲其人更是非常陌生。

吳憲(1893—1959)字陶民,福建福州人,1893年11月24日出生於一個官學並著之家,其幼年是在外祖母家度過的,6歲才回到父母身邊,11歲曾參加科舉考試,1906年考入福建高等學堂預科班,開始接受新學教育。

1910年,吳憲通過了庚款留美考試,並於1911年春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班接受培訓,當年8月與同班62名同學一起,從上海乘郵輪赴美留學。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庚款留美生合影

1911年9月,吳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造船工程專業,他之所以選擇造船工程專業作為自己的留學方向,完全是受當時福州造船之風的影響。

十九世紀下半葉,福州就成為中國最早發展造船業地區,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楨於1886年在福州創辦了馬尾造船廠和福建船政學堂,因此造船和西學曾一度風靡福州地區,在此背景影響之下,吳憲立志學習造船技術,以重建中國海軍儘自己綿薄之力。

但一個偶然的機會,吳憲閱讀了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生命的物質基礎》,這讓他的學習興趣和志向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此開始對生物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13年9月,吳憲向學校申請變更專業,開始主修化學,副修生物學,1916年6月,吳憲在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之後,繼續進修有機化學併兼任實驗室的助教。

1917年秋,吳憲被哈佛大學醫學院錄取,師從美國著名生化學家奧托·福林,在其指導下進行血液化學的研究,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博士論文《一種血液分析系統》,這部學術著作由吳憲和導師共同署名發表後,立即引起了國際生化與臨床化學領域學者的關注,並由此引發了一場血液化學方面的革命。

1919年6月,吳憲獲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又追隨導師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進一步研究完成了一系列血液化學方面的研究論文,這些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際血液化學方面的經典著作。

吳憲獨自完成的血糖定量分析改進方法,則以用血量少,操作簡便,數據準確而聞名於業內,此成果成為醫學血液檢驗標準,此後學術界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吳憲的血糖測定法,後來胰島素的發現就會大大受到阻礙或延遲。

1920年春,吳憲應北京協和醫學院之聘擔任了生物化學助教,此時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剛剛開辦醫學本科教育不久,學制為8年制,前3年為預科教育,後5年則為本科教育。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近代西方醫學是以傳教士為先導傳入中國的,因為基督教信奉“肉體拯救是走向靈魂救治的第一步”,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前身為北京協和醫學堂,1906年,由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創辦。

1915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全資收購了協和醫學堂,並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了校園建設,這所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承建的醫學院校,其辦學宗旨就是培養有前途且高質量的學生,其畢業生是可以做醫師、教授和科學家的。

北京協和醫學院辦學起點之高,在整個亞洲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所有教職員工全部都由外籍人士擔任,而吳憲則是入職的少數華裔之一,以他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的身份,也只是謀得一個助教的職位,可見選人用人條件之苛刻。

1921年,吳憲由助教升任襄教,開始主持學校生理化學的教學工作,隨著辦學規模的逐步擴大,生物化學學科與生理學科分開設立,吳憲被晉升為襄教授並擔任了生物化學科主任,是第一位中國籍主任。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北京協和醫學院典禮合影

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有3名華裔教授,以入職時間排序,他們分別為劉瑞恆、吳憲和林可勝,這三人也都是中國現代醫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24年底,吳憲與嚴彩韻結為伉儷,嚴彩韻出身於名門望族,她與其兩個妹妹嚴蓮韻、嚴幼韻並稱為“嚴氏三姐妹”,而“嚴氏三姐妹”都以雍容華貴的知識女性氣質而聞名於那個年代。

嚴彩韻1921年畢業於金陵女子大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批女大學生,大學畢業之後赴美留學,就讀於史密斯學院,這是一所著名的女子學院,嚴彩韻主修食品化學和營養學,後來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營養學家謝爾曼和羅斯教授攻讀營養學。

1923年,嚴彩韻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其還未畢業之時,就被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並虛位以待,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任教期間,嚴彩韻與吳憲一起創立了生物化學學科,二人由於工作關係而相知相愛。

但當時協和規定,夫妻不得同時在學校任職,因此這對新婚夫婦在新婚三天之後,就赴美國紐約做訪問學者,吳憲在洛氏醫學研究所與著名生物化學家範斯萊克共同研究生物化學課題,而嚴彩韻則在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進行營養學的研究。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嚴彩韻

1925年夏天,吳憲夫婦結束在美國的訪問學者工作,與友人一起遊歷了歐洲,也參觀和訪問了一些大學的實驗室,並拜訪了歐洲一些著名的生化學家,共同探討和交流一些學術上的問題。

吳憲於當年底重回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工作,並於1928年晉升為教授,吳憲在協和工作八年之後,才晉升為教授,由此可見協和教授的質量和水平。

國內學術界普遍有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中,有一個黃金十年期,那就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間,中國的科學、教育和文化等諸多領域空前繁榮,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優秀人才。

而這也是吳憲學術生涯的黃金10年,他在協和醫學院完成了許多科研項目,而且還領導了一個高水平、高效率的生化學科,使北平協和醫學院成為中國生物化學的重要基地,並且在國際學術界也頗具一定的影響力,在民間也素有“北協和南同濟”的說法。

“第13屆國際生理學大會”於1929年在美國波士頓舉行,吳憲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首次提出了“蛋白質變性”理論,他認為蛋白質變性的發生與其結構上的變化有關聯,但他的這一科研成果,在當時並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吳憲於1931年在《中國生理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正式提出了“蛋白質變性說”,以大量的實驗數據證明:天然可溶性蛋白質(即球蛋白)的長肽鏈,一定是由氨基酸的各種極性基因被分子內的某種次級鍵按一定方式連接而形成有規律的摺疊,蛋白質分子具有一種緊密的構型,蛋白質的這種次級鍵一旦被物理、化學的力破壞,構型就被打開,肽鏈則由有規律的摺疊而變為無序、鬆散的形式,即發生了變性,“蛋白質變性說”這一學術研究成果,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科學預見,據說吳憲曾被提名諾貝爾獎候選人。

吳憲受嚴彩韻專業的影響,也曾對營養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夫妻二人針對中國人的膳食結構特點,進行了一系列營養學的研究,進而提出了以膳食改良國民的體質。

吳憲和嚴彩韻認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是造成中國人營養不良的主要因素,導致國人大都體弱多病,甚至被外國人譏諷為“東亞病夫”,這也是中國積弱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要從改良國人的膳食結構入手。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北京協和醫學院圖書閱覽室

吳憲夫婦與其他學者對中國人的食物進行了系統地研究,還對素膳和葷膳大鼠進行試驗研究,通過數十代大白鼠遺傳、飼養實驗,比較了純素膳和葷雜膳的營養價值以及對動物的生長、生殖、基礎代謝、自發性活動、壽命的影響,進而得出這樣一個研究結論:“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體質偏弱和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主要不是種族和遺傳性的,而是由於國人膳食結構大都是素膳,其蛋白質生物價值較低,含鈣和脂溶性維生素較少,只要加強營養,國人體質完全可以得到改善。”

這就從理論上否認了西方國家對中國人體質問題的種種偏見,吳憲與周啟源合編了中國最早的的營養學專著——《營養概論》,192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四十年代再版的時候,嚴彩韻又進行了校對和增補。

在中國食物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吳憲編著了中國第一部《食物成分表》,在其主持下制定了《中國民眾最低限度之營養需要》標準。

吳憲對營養學的研究,不僅具有學術意義,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他一種改善國民體質以救國家和民族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而且對當時的中國,乃至以後的中國,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他被譽為“營養學之父”。

吳憲也經常參與一些京城沙龍聚會,在一次清華俱樂部聚餐時,吳憲與胡適、丁文江、蔣廷黻、傅斯年、翁文灝、任鴻雋、陶孟和等京城名人討論知識分子在國家困難和危難之時所能盡到的責任時,有人提出辦個週刊來討論中國所面臨的問題,《獨立評論》雜誌由此產生。

1932年,《獨立評論》在北平創刊,胡適出任主編,這是一本標榜“獨立”精神的政論刊物,發刊詞稱:“不依傍任何黨派,不迷信任何所聞,用負責的言論,發表各人獨自思考的結果。”

而吳憲既是《獨立評論》的發起人和資助者,也是撰稿者,經常發表一些關於社會、政治、經濟、科學等方面的文章。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生合影

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北京協和醫學院被日軍強行佔領而被迫解散,吳憲衝破各種阻礙和艱難,秘密前往戰時陪都重慶,參與了中央衛生實驗室營養所的籌備和創建工作,抗戰勝利之後,吳憲又回到北平籌建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並擔任院長。

1947年,吳憲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前往英國牛津參加了“第17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並在大會上宣讀了《脂醇類對蛋白質的變性率》學術論文,隨即又前往美國,為中央研究院籌備創立人類生物學研究所採購專業圖書和實驗器材。

1948年1月,吳憲作為訪問學者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生化系學習質譜技術,瞭解和熟悉利用重同位素來研究生物學問題,以便於回到國內開展研究工作。

1948年3月,尚在美國進修的吳憲被遴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足以說明吳憲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1948年5月,吳憲應邀參加了“第4屆國際熱帶醫學和瘧疾大會”,並向大會推薦了一篇有關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營養不足的論文,同年11月,吳憲又出席了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營養顧問委員會會議。

1948年下半年,長期滯留美國的吳憲曾兩次預定了歸國的船票,但是都因碼頭工人罷工而未能成行,後來隨著國內形勢的動盪和變化,吳憲回國的計劃受阻,歸期變的遙遙無期。

在這種情形之下,嚴彩韻果斷做出決定,既然丈夫無法回國,那她就帶著孩子去美國,一家人無論如何都要團聚在一起。

嚴彩韻不愧是一位傑出而堅強的女性,於1949年1月攜二子三女離開了戰亂中的北平,出國旅途上歷經艱辛,終於在半年之後抵達美國,一家人得以團聚。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吳憲全家福

嚴彩韻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知識女性,也是把事業與家庭最成功、最藝術、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典範,有關她本人與她家族的故事,應該是作家和戲劇家絕佳的創作素材。

吳憲一家人從此開始了在美國的旅居生活,1949年9月,吳憲應亞拉巴馬大學醫學院的邀請,在生物化學系擔任客座教授,嚴彩韻被聘為研究助理,協助吳憲從事生物化學研究工作。

1952年10月,還不到花甲之年的吳憲突發心肌梗塞,身體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他繼續從事緊張的教學工作,在家人的勸說之下,吳憲辭去教職退休,在波士頓專心療養,並適當地做一些研究和寫作工作。

1955年1月,吳憲一家遷居到布魯克萊恩寓所居住,布魯克萊恩地區生活十分便利,距離波士頓市中心只有10分鐘左右的車程,也是華人比較集中居住的地區。

吳憲:中國生化史上的“巨人”

吳憲(前右三)1956年出席臺灣中研院會議

1958年4月,年屆65歲的吳憲心肌梗塞再度發作,這次病情狀況比較嚴重,使其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並於1959年8月8日凌晨在波士頓麻省總醫院逝世,享年66歲,其墓地位於波士頓近郊的森林山墓園,吳憲儘管在美國僑居多年,但他並沒有加入美國國籍,始終保持著中國國籍。

吳憲一生勤奮篤學,治學嚴謹,持己以嚴,待人以誠,堪稱一代師表,吳憲有一個“三真”座右銘——“真知、真實和真理”,即“求學問要真知,做實驗要真實,為人要始終追求真理”,他一生都忠實地貫徹執行這一名言,甚至刻有一枚“博學、審問、慎思、試驗、明辨、篤行”的12字格言的圖章自勉。

吳憲畢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和探索,以科學救國和提高民族健康水平為己任,持之以恆且孜孜不倦,深得同代人的敬仰和尊重,其豐富的治學成果和治學方法,也非常值得後人繼承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