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二章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二章

第 二 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译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那是因为有丑对比。

原文: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译文: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那是因为有恶对比。

原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文: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事万物都在比较中分化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这就是永恒的阴阳相随。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译文:所以得道的圣贤之人处理问题遵循规律,以行动教化他人,事物的变化都在意料掌握中。

原文: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译文:圣贤之人创造出新生事物不会占有,有所作为不会自满,有了工作成绩不会居功自傲。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圣贤之人虽然不会自居为首,但所有人却都不愿意离开他。就像天地孕育万物,万物又都依赖天地而生。

这一章讲的是世界万事万物中存在的阴阳辩证关系。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低、前后……,事物的变化发展也是阴阳转换间的规律。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关系转换,这就是规律所在。

世间万物的演化变换,都有其各自的内在规律。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为我所用。在利用规律的过程中,高明的人只需要利用不同规律的组合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其实正是通过不同物质间的规律组合实现的。比如内燃机就利用了火的热力、空气受热后的膨胀力、杠杆与轴承的力量转换等等规律组合而成。科技不是魔术,使再大的力气也不能凭空变出什么新东西。这就是行“无为”之事。

教育的基础不在于说,而在于引领和启发。千万次的说教,远不如一次体验能带给人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幼小时都有玩耍的天性。而玩耍的意义,正是通过实际行动中对好奇心的满足而学习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生存的技巧。蝎子蜇人的疼痛,你讲一千遍,也不如一次被蛰的疼痛能带给学习者深刻的认识。孩子天性中就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示范自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不言之教的关键就在于此。

中国人信奉上天,上天就是自然。自然孕化万物,却不会像人一样居功自傲,而自然界依然散发着勃勃生机。圣贤治世,会像上天孕育自然万物一样,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造就文明的辉煌。圣贤虽然不以辉煌的成绩居功自傲,但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圣贤打造的安定生活。就像生命离不开自然一样,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依赖着圣贤的治世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