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赋

南岳衡山赋


春秋更迭,日月回环。惟楚有材,五千年之故国;于斯为盛,八百里之衡山。圣帝祝融,取上天之神火;释尊佛祖,佑圣迹之尘寰。化育乾坤物事,扶舆社稷大千。夫此山也,上古丛生榛莽,周秦始筑庙庵。魏晋观宫林立,隋唐封号承延。宋元而盛香火,明清不绝檀烟。

尔乃妫氏巡游之地,神明来往之巅。夏禹祭天治水,周王巡礼结仙。文帝封诏,徽宗题镌。李泌传食芋之隐,宗元结书碣之缘。杜甫缠绵韵笔,谪仙抖擞诗肩。纸上登临,读魏源之论岳;文中放咏,忆病叟之遗编。蕴湖湘之文脉,聚书院之名贤。寿考葬之中野,名标《慎子外篇》。

夫历万世之岁序,享五亿之年庚。盘古左肢所化,日精月魄而生。尽阅人间兴替,饱尝碧落阴晴。其山也,二十八宿,其位次轸辰之翼;三千余仞,居云梦九嶷之恒。名始祝融之口,义疏《甘石星经》。能诠德而钧物,可变应而玑行。其性犹如权量,其形恰似天平。款款然可称天地,巍巍然名唤曰衡。

入此山也,群峰叠嶂,傲骨嶙峋。擎天捧日,拄地追辰。聚众河而散射,育膏壤而萌茵。汇湘江而叠浪,留盆地而藏珍。抱衡阳而宿雁,开湘郡而迎宾。春赏花卉,夏弥雨尘。秋品鲜蔬野果,冬观瑞雪铺银。狡兔与山猪共处,雉鸡与青鼬相亲。感风涛之飒飒,觉林莽之氤氤。曲径通幽,有磊岩之障目;清溪寄远,多嬉戏之游鳞。

是以首攀回雁之峰,方得骋怀之境。知北雁之越冬,住南山之有幸。拜寿佛之袈裟,闻莲台之钟磬。负鳌头之盛名,肩开先之使命。同群雄高可比肩,与岳麓遥相呼应。

祝融峰危乎高哉!祝乃希求寓意,融为永世阳明。纪念人文火圣,缅怀始祖恩情。居七十二峰之魁首,享五千年史之殊荣。四季仙岚缭绕,三清树影恢宏。喜深幽于北斗,叹峻极于南衡。观日何须泰岳,赏云当胜蓬瀛。

天柱峰奇也雄哉!一岭缠云,双峰破雾。望立地之金梁,叹擎天之玉柱。感石木之通灵,惊乾坤之造物。杞人何必忧倾,天地依然如故。攀陡峭之叠岩,踏盘桓之险路。登瞭望塔而观霞,坐八角亭而歇步。

石廪峰富矣仁哉!山生福相,石有仁怀。成其仓廪,佑庇吾侪。接谷神之物赐,盼玄牝之门开。重神农氏之稼穑,祈百姓家之粮柴。五谷丰登,藏菽粟于仓廪;六畜兴旺,豢彘犬于黄埃。钵为仙有,石乃鬼栽。犹见炼丹之所,未空论道之台。雨日每闻户响,晴时常见雁来。

紫盖峰峻者美哉!望晴霄而戴月,迎旭日而披霞。碧霭如歌如梦,紫岚如盖如纱。白鹤徊翔其上,青鸾歇翅其崖。生蓬蓬之瑞草,开款款之奇葩。恰似瑶台之境,浑如仙子之家。引诗人之遐想,倩画笔之涂鸦。

余登此山也!叹南岳之巍峨,愧身躯之渺小。慰华夏之长青,看菁华之不老。感气韵之雄浑,赏风姿之窈窕。壮许国之情怀,解浮生之烦恼。难消意尽,遂有诗曰:

来游南岳悟禅宗,

回首浮生每惰慵。

瘦骨孰知行独步,

贱名自愧傍双峰。

堪怜俭腹难容大,

可叹酸眸常放松。

白发无师当重道,

观书未必问晨钟。

南岳衡山赋




南岳衡山赋



徐双山,字隐之,又字天隐,号雪庐诗叟,斋署止观,汉族,1948年9月17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祖籍河北省迁安县。作家、诗人、楹联家、辞赋家、剧作家、书法家,高级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哈尔滨文史馆馆员。发表作品数百万字,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喜书画鉴赏、收藏与研究,发表书画鉴赏、评论文章及书法作品多篇,其中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李金泰《楚简书道德经》作序《楚客賦》,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大沧《汉隶石门颂研究》作序《裨益后学,德哉大沧》。作品多次获奖。小传被收入多部辞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