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哮喘最佳治疗组合:避免接触过敏原 + 患者教育 + 药物治疗 + 脱敏治疗

。药物治疗是哮喘最佳治疗组合的基石,既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症状也可以减少病情反复。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

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急性发作期应快速缓解症状,同时升级哮喘控制药物;

其他两期应坚持使用长期控制药物、防止加重和预防复发、做好自我病情监测。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1、长期控制药物

药物作用: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管敏感性,控制症状并预防哮喘发作

用药时间:需要每天用药并坚持长期用药

常用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令舒、辅舒酮)、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信必可都保等含有)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2、快速缓解药物

药物作用:扩张支气管,让气流容易通过,迅速缓解哮喘症状

用药时间:一般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

常用药物:万托林溶液、博尼康尼溶液、爱全乐溶液、可必特溶液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哮喘治疗应该遵循“早期、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原则。

儿童哮喘多在3岁前发病,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儿,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儿童;

哮喘儿童越早开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越能更好地保护患儿的肺功能,降低发生不可逆肺功能损害风险。

“不喘了就好了,不用继续用药”是家长的常见误区之一。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即使在没有症状的缓解期,炎症依然存在,并可导致气道重塑(俗称气管变形),仍可能导致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平时不用药,有症状才用药”是治标不治本的错误观点。

每天规律使用控制药物的临床疗效优于间歇性使用或按需使用;

哮喘反复发作,喘息也越来越严重,并可加重肺功能损害。

病情缓解后应继续使用长期控制药物规范治疗,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使哮喘达到长期稳定,使哮喘患儿像健康儿童一样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虽然大部分哮喘患儿对吸入型激素治疗反应优于孟鲁司特,但小部分患儿对后者疗效更好。

哮喘的管理模式

“没有症状不用复诊”也是家长的常见误区之一。初次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孩子哮喘的严重程度制定一个治疗方案,然后每1-3个月评估1次治疗方案,以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因此,治疗过程中遵循“评估--调整治疗--监测”的管理循环。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