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爲自己種下了禍根!

導讀:《如懿傳》是一部大女主的劇集,但是女主如懿在劇集後半程的表現被網友認為過於懦弱無能。其實如懿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宮鬥,但是她卻做了兩件傷害到別人的事情,雖然看似無心但是實則有意。萬事皆有因果,如懿做的這兩件事情帶來的給她帶來的後果是無比慘痛的,而且無法彌補。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在劇集的前半部分,如懿最大的敵人就是富察皇后。皇上還在府邸選秀的時候,如懿是乾隆親自認定的嫡福晉,富察容音可以說是眼睜睜看著自己即將到手的嫡福晉落入瞭如懿手中,這樣的打擊任憑哪個女人都會成為心理永遠也解不開的疙瘩,所以富察皇后始終將如懿當作是此生最大的敵人。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最初,皇上雖然妃嬪眾多,但是他對如懿是與眾不同的,他對如懿的愛在那時是純粹的、濃郁的、真實的、堅定的。所以即便如懿的姑母被送進了冷宮,如懿仍然成為了側福晉,而且成為了皇上最寵愛的妃子。這樣的情況,在富察皇后看來是巨大的威脅,因為如懿有可能將她取而代之。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所以富察皇后在極度的壓力之下,她選擇主動出擊。正好在她的陣營中,有這樣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她就是金玉妍。她成為了富察皇后幕後的軍師,但是金玉妍的目的卻並不是為了依附富察皇后,而是要自己當家作主。富察皇后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將如懿送進了冷宮。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此時皇上對如懿的感情其實並沒有發生變化,皇上發自內心的不想如此對待如懿,但是他屈服於維護權勢的規則,所以他不得不犧牲如懿。即便皇上為了江上放棄瞭如懿,但是如懿仍然愛著皇上,因為如懿是為了皇上心甘情願被冤枉進了冷宮。看來這血腥的深宮並沒有改變如懿分毫,但皇上卻已經拋棄了自己的愛情,丟失了原本的自己。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富察皇后和如懿的恩怨在府邸選秀的時候就開始了,但是如懿和皇后結下的恩怨在如懿被送進冷宮的時候才剛剛開始。當如懿被送進冷宮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的時候,臻馨姐認為變裝歸來的如懿一定會爆發,隨之而來的必然是黑化。但是如懿卻將這個機會讓給了海蘭,卑微懦弱的海蘭在這場冷宮風波中脫胎換骨,成為了如懿宮斗的有力抓手。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雖然如懿沒有公然和富察皇后對抗,但是如懿卻一直在暗中等待時機,耐心的尋找反敗為勝的機會。當富察皇后的嫡子突然夭折,而且唯一的女兒還要被迫遠嫁的時候,如懿知道機會來了。本就身體虛弱的富察皇后如果再失去僅有的女兒,可想而知必然會對她造成巨大的打擊。即便富察皇后能夠勉強接受,但是也會要了她半條命。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所以如懿在此時有了動作,而這個決定為她今後的命運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懿為了打倒富察皇后,她竟然向自己的仇人太后進言,幫助太后留住了自己的女兒,而將富察皇后的和敬公主遠嫁出去。如懿在背後搞了小動作,而且還言之鑿鑿的勸誡和敬公主遠嫁,她的私心一目瞭然,就是要給富察皇后致命一擊。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然而這件事情就是如懿所有禍端的開始。在劇集的後半程,如懿最強勁的對手就是衛嬿婉。衛嬿婉雖然出身卑微,但是有的時候她的腦子還是很靈光的。衛嬿婉在最最低谷的時候,她找到了救命稻草,那顆稻草就是富察皇后遠嫁的女兒和敬公主。和敬公主對衛嬿婉匡扶有加,如若沒有和敬公主那麼也就沒有衛嬿婉的東山再起,再獲龍恩。而再次崛起的衛嬿婉對如懿做的事情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做的第二件錯事必然是為寒香見送去了絕育湯,這件事徹底將如懿和皇上打散。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太后想要除掉寒香見,為何不自己動手呢?以太后的權威想要讓寒香見就範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太后卻選擇瞭如懿。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老奸巨猾的太后是這樣謀劃的。一是她知道皇宮中唯有皇上獨大,所以得罪皇上是萬萬不可的,如果她傷害了寒香見,那麼皇上和他一定會母子離心。二是太后深知寒香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如果寒香見也站在如懿的陣營,那麼她就更加無法抑制如懿的勢力,那樣的話她在後宮如何立足?三是太后知道如懿是愛著皇上的,作為女人都有嫉妒心,而如懿對寒香見的嫉妒心會驅使如懿將這碗湯端到寒香見面前。四是太后非常清楚即便事成之後皇上得知是她授意如懿,皇上對她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而這筆帳一定會都記在如懿的頭上。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一舉多得的事情太后一定會極力促成,果然如懿中計了,被太后牽著鼻子走,不但捱了皇上一巴掌,還失去了中宮的位置。如懿之所以這樣做,臻馨姐認為她是有私心的,雖然她告訴寒香見喝或不喝,在你,但是如懿明知這就是寒香見一直想要的湯藥,寒香見必然會喝。所以如懿將這碗藥送到寒香見面前的時候,就意味著結局是必然的。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但是如懿還是低估了皇上對寒香見的感情,如懿以為即便皇上會發怒,但是一國之君絕不會為了一個女人做出出格的事情,在皇上質問是誰所為的時候,如懿非常淡定的承認,以至於皇上的那一巴掌落在她的臉上時,她還沒回過神來。大家是否注意到如懿的眼神,由震驚轉變為難堪,其中還蘊含著傷心難過,最後決然離開時我們只看到了她的不屑,但是從始至終如懿的眼神中始終沒有的後悔和畏懼。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如懿是個真性情的女子,既然做了就絕不後悔,而且只要是她做過的事情她都會心甘情願的承擔後果。所以,當她和皇上的感情已經分崩離析的時候,她坦然接受這樣的事實,她不曾抱怨,不曾懊悔,也不曾試圖挽回,這就是如懿骨子裡的蘊涵的傲骨和氣度。


《如懿傳》如懿當年的一念之差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臻馨姐真心說:如懿的命運是悲苦的,但是至少她擁有過愛情,擁有過和心愛的人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這相較於後宮中那些只會爭寵的嬪妃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幸運。但是如懿卻沒有把握住自己的運氣,她的一念之差使她和皇上不復從前,看來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負責,畢竟我們的人生不能重來,而一旦行差踏錯就只剩下追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