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過度吃手咋辦?

下班回家走在小區路上,小芹的婆婆拉著小孫女迎過來。

“幫我看看,這孩子總吃手咋辦呀,你看這小手都被吃的破皮了!”

“寶寶多大了?”

“都2歲了。人家的孩子也吃手,可我看人家的孩子1歲以後沒有幾個吃手的,我家這個怎麼還吃呀,真是愁人!”

“寶寶吃手是發育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少,1歲後明顯減少。如果吃手沒有對寶寶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可以順其自然。但如果過度吃手,家長就要採取積極的措施。”

過度吃手有哪些危害呢?

手指破皮,有可能引發感染。失去皮膚保護的手指,容易受到細菌的攻擊,引起感染,威脅兒童健康。

手指變形,影響精細動作。長期過度吸吮手指造成手指變形,當寶寶做捏、擠等精細動作時,會影響手指的靈活性,影響精細動作發展。

頜面發育受到影響。會造成牙列不整齊,門牙外凸,牙齒不能正常咬合,影響咀嚼功能和麵容。

父母責罵同伴嘲笑會造成兒童自卑心理。


幼兒過度吃手咋辦?



兒童吃手,是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對抗焦慮緊張、無助、無聊等情緒。如果家長能幫助孩子處理這些不良情緒,就能緩解寶寶過度吃手的現象。

寶寶1歲前吃手,注意手衛生。1歲到2歲之間,要注意引導。2歲後吃手,要採取措施。

睡前陪伴

吃手的孩子通常在睡覺時會含著手指或者在睡前吸吮手指。家長可以在睡前陪著孩子,握著寶寶的小手,給寶寶唱唱兒歌或者講故事,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待寶寶完全入睡後再離開寶寶。睡前陪伴有助於孩子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和安全感,緩解焦慮和不安。

換安撫物

可以給寶寶建立一個新的安撫物。2歲以後的寶貝,可以用小手帕、毛絨玩具等。寶寶睡前要吸吮手指,可以把小手帕疊成可愛的形狀包在寶寶的手指上,當寶寶吸吮手指的時候,吸吮的是手帕而不是手指,這樣嘗試一段時間後,可以讓寶寶握著手帕睡覺。

不恐嚇責罵

孩子吸吮手指,多是尋求一種心理安慰。如果家長責罵恐嚇孩子,有時反而強化這種行為。即使兒童當著父母的面不在吸吮,但當他們獨處時,會加倍吸吮。兒童過度吸吮手指的行為不能指望立刻馬上就能改變,請給孩子一段時間,也請家長不要過度焦慮。

小手動起來

陪伴兒童,多和孩子游戲,有助於緩解兒童的不良情緒。家長可以和孩子多做手指遊戲,讓寶寶的手指忙起來。當寶寶的注意力在遊戲上,手指被佔用,就可以大大緩解吸吮手指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