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在父母圈中,有一個詞,讓家長聞風喪膽。

“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一夜之間從乖巧、軟萌的天使寶寶,變成動不動就哭喊、崩潰、對父母一切要求都說“不”的大型殺傷武器。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這樣的……

一言不合撒潑打滾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一不滿意就哭泣咆哮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要不就執著於某種特定“程序”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這段時間的家長,是崩潰的……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還有家長開玩笑:孩子兩歲開始逆反,三四歲到高峰,等到五歲……你就習慣了。

爸媽們瑟瑟發抖,但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個“小惡魔”嗎?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老一輩家長都說孩子青春期叛逆,其實,“terrible two”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標誌著人類萌系幼崽向智人的轉變的第一步。

家長感到可怕,多是因為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如果家長有充分的準備,“terrible two”非但不可怕,還能為家長所用,變“可怕”為”優秀“。

因為,“terrible two”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孩子的情緒在這一階段容易波動,家長可以練習理性應對、處理孩子的情緒;

另一方面,孩子進入意識甦醒階段以後,物權意識、秩序感接踵而至。如果家長能抓住這階段孩子的性格特點,並藉此機會加以引導,是培養孩子好習慣、好性格的絕佳時機。

當孩子來到了“terrible two”,家長可以這麼做:

有技巧地溝通

溝通的時候,通過開放式的對話,而不是隻用“是”和“不”來回答的判斷題,避免踩雷。

寶寶快來吃飯!

不要吃!

換一個方式,不要只給判斷題:

寶寶開飯啦,我們比比誰更先到座位上。

孩子對什麼都說“不”,表現出來的種種叛逆行為,都是他們成長的證明,通過行動和言語在表達“我不一樣”。父母要識別到這個信號,認識到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

培養收拾小能手

利用孩子“莫名其妙”的秩序感,培養對孩子終身有用的規範、有序的好習慣。

不要動!

走這邊!

媽媽/爸爸幫你來!

換一個方式,讓孩子一起動手:

寶寶我們一起把小凳子放好吧,你看怎麼放?

寶寶的衣服自己穿,寶寶長大啦!

這段時期,其實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寶寶在自我意識萌芽之後,在構建自己內在秩序的同時,對外在秩序的一種要求。

他們對每天做的事情、事物擺放的順序擁有自己的一個秩序觀。當秩序被破壞時,他們就會感到不安。

父母要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加以引導,讓孩子慢慢明白自我意識和周遭環境的界限,哪些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哪些是“規矩”應該遵守。

幫助孩子識別情緒

提到“terrible two”,很多人都會著重提到“發脾氣”。孩子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哭鬧打滾,是很多家長的噩夢。

但是要知道,孩子發脾氣時,恰恰是認識情緒的絕佳時機。

別哭了!

這孩子怎麼這樣,越來越不講理。

換一個方式,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媽媽/爸爸知道你難過了,但是你為什麼不高興,說出來好嗎?

這段時期,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關情緒的繪本,讓孩子瞭解情緒是怎麼回事。

例如:《菲菲生氣了》、《生氣湯》、《生氣的亞瑟》、《羅伯生氣了》、《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小豬威比情緒繪本》等等。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培養好習慣

“terrible two”時期的孩子,也會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肯與別人分享。這是每一個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孩子都會有的行為。

這段時間,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物權意識”,幫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

坐到安全座椅上去!

快點去刷牙!

換一個方式,滿足孩子心理層面的“自主”需求:

安全座椅是寶寶的,只有寶寶可以坐!

牙刷是寶寶自己牙齒的好朋友,每天睡覺前,它們都要一起洗刷刷,說晚安哦~

管理自己的情緒

就算在“撒潑打滾”的孩子面前,上面四點,你都辦不到,但經歷過“terrible two”時期的家長,一定都能學會“忍者神功”。

能在爆發的時候冷靜下來,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這個時期家長崩潰,但大家有沒有想過:

“孩子是怎麼想的嗎?”

前段時間facebook上的一位媽咪博主

分享了好幾段兩歲寶寶的內心獨白,

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1

今天,起床後,

我想自己穿衣服,

“不行,沒時間了,我給你穿。”

我感覺特別沮喪。

2

我想自己吃早餐,

“不行,你弄得一團糟,我餵你。”

我特別不開心。

3

我想自己走進車裡,坐到我的位子上,

“不行,我們得快點走,沒時間了!我抱你上去。”

我特別難過,於是,我哭了。

後來,我想自己下車,

又有個聲音跟我說:

“不行,我們沒時間了!我抱你下去。”

我特別特別想逃脫。

4

過了一會,我想玩積木,

有個聲音告訴我:

“不對,不是這麼搭的,要這樣……”

我決定再也不玩那些積木了。

5

我想玩別人的玩偶,於是拿走了它。

有個聲音告訴我:

“不行!你要和你的夥伴一起分享!”

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但這件事讓我特別沮喪。

所以,我哭了。

你們不准我自己穿衣服,

不准我自己走到想去的地方,

不准我拿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你們罵我,你們生氣了,

可是,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聽到一堆詞兒但我不懂是什麼意思。

我嚇得不想動,於是躺在地板上哭了。

我兩歲了。其實我並不可怕……

我只是覺得沮喪、緊張、疲憊、困惑。

我需要一個抱抱。

令人聞風喪膽的“terrible two”,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來自一個“2歲”的日記

寶寶的成長和父母的期望,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差距,爸媽們哀嘆完“terrible two”,回頭還是要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有一句扎心的話,小喇叭覺得很有道理:孩子看起來最不可愛的時候,正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

看完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或許可以多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

如果發現自己還有點時間,

那就讓孩子自己試著做做;

如果發現自己還有點耐心,

那就在一旁陪著孩子慢慢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