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因为有了才它才踏破两万五千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工农红军于1928年5月25日在井冈山成立。众所周知,在王明、博古的左倾冒险主义指挥红军之前,红军都是以机动作战而著称,那时候的机动作战可没有什么卡车、步兵战车甚至是直升机,连马都很少,红军战士们无论是进行战役机动还是战术机动,都要靠两个脚板。而保护红军战士脚板的,正是一双双用现在眼光看起来有些原始的草鞋。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因为有了才它才踏破两万五千里


反围剿战斗中正在行军的红军战士,注意他们脚上的草鞋。草鞋一般由稻草、麻绳和布条制成,用料简单,制作简单,一个熟练的红军战士半天就可以打个两三双,再加上南方的地理条件,因此成了红军战士保护脚板的首选。

草鞋对于红军来说非常重要。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和根据地经济不发达,当时红军几乎没有皮鞋和胶鞋,而布鞋在南方多山地多河流的水网地带,在经常进行长距离行军的条件下,穿不了几天就会坏掉,只有草鞋能扛得住这样的恶劣条件。当年在长征路上出版的《红星报》第二期,就曾专门刊登过题为《怎样解决草鞋问题》的文章。讲述了长征开始后,由于准备不充分,不少战士没有鞋子,只能赤脚行军。针对这一情况,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把解决部队中的草鞋问题提到跟减少病员和巩固红军战斗力一样的的高度,做到没有一个战士打赤脚,并提出了许多解决草鞋问题的具体办法。可见,当年的红军草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个人物品,而是和红军战士的生命和鲜血以及红军的战斗胜利休戚相关的重要装具。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因为有了才它才踏破两万五千里


毛泽东在瑞金中央苏区和红军战士们的合影,注意中间战士脚上的草鞋。毛泽东穿的是布鞋,是那个年代的“耐克阿迪”。

所以当时打草鞋是红军战士必须掌握的技能,毫不夸张地说打草鞋和打枪几乎是同样重要的技能。红军战士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就是打草鞋和打绑腿,每个红军战士一般都带着两三双草鞋和两副绑腿,甚至可以说草鞋就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一大法宝。

红军长征时期,战士除了脚上穿的草鞋,许多人的腰上还别着一双厚布鞋,这种厚布鞋,就是俗称的千层底儿。由于要用针线缝很多针,所以制作起来比草鞋难得多,简直就是那个年代的“耐克阿迪”。红军战士们则把这种布鞋称作“量天尺”,是根据地的人民为红军战士们做的。老乡们在送别红军战士的时候都说:“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一位红军老战士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时说:“我们就是用这个‘尺’,从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来的,用它‘量’过了连鸟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红军战士当年爬雪山的时候,还曾穿过带钉的布鞋,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登山靴”。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因为有了才它才踏破两万五千里


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行军的靴子样子和行军时的脚步声,是军队的有力武器。”红军战士行军时没有靴子,但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红军凭借脚上破烂的草鞋和布鞋也迸发出了比德意志铁军更高的战斗力。到今天,红军的草鞋和布鞋,已经成了鲜明特色的历史符号,成为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象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因为有了才它才踏破两万五千里


博物馆中展出的红军翻越雪山时穿过的草鞋,到现在已经成了我们铭记先烈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