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大家好,歡迎來到的“小人物讀歷史”,我們一起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由此可見,大器晚成是一種人生常態。同為晚清中興名臣的左宗棠早年人生也很波折,直到40歲才開始正式步入仕途。漢高祖劉邦沛縣起義時48歲,花了7年時間,登上皇帝寶座。蜀漢劉備早年顛沛流離,一直到了47歲才通過赤壁之戰打敗曹操,佔據荊州,獲取益州,大業初成。

或許你青年時一帆風順,或許你青年時曲折坎坷,時間一晃就到了中年。但是,人到中年,若不懂這三條“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但你一旦明白了這三句話,必定可以大器晚成!

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1、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意思就是說:在狹窄的路上行走,要留出一步讓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飯菜,要留出點讓別人分享。這是讓你最快樂的處世方法之一。成功的人生少不了別人的助力,所以我們要善待身邊的人;自己有好事要分享給別人一點,自己有美味佳餚,也要分享給別人一點。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助人為樂”,都是告訴我們要懂得分享自己的利益。這樣做不僅能獲得別人的好感,獲取好人緣,人生的路也越走越寬,自己內心也會獲得快樂!

東吳大帝孫權的祖父孫鍾是個瓜農,但他很會為子孫積富積德。路人經過他的瓜地時,如若有求,他都會慷慨相贈,因此在方圓百里,他的名聲都很好。後來遇到亂世,他的兒子孫堅起事,也有很多江東子弟追隨孫堅。孫鍾懂得分享好處給別人,造福到了兒子,甚至到了孫子孫權這裡!

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2、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意思就是說:為人處事讓別人一步,這樣才算是高明,退讓一步是日後進步的基礎;待人接物寬厚一點是福氣,與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有利他人是為了對自己更加有利。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給留給別人有餘地,也是為自己積富積德。能幫助別人一把,千萬不要怕麻煩,慷慨相助了,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幫助自己。

很多人到了中年,一事無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利益至上。這樣會讓人生路越走越窄,朋友越來越少,自然離成功也越來越遠。漢高祖劉邦懂得放權和捨棄利益給部下,而項羽吝嗇賞賜部下,最後人才都跑到漢營了,也註定了項羽在楚漢之爭中的失敗!

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3、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意思就是說:完美的名氣和節操,千萬不要一個人獨享,必須分一些給別人,才不會惹人嫉妒,才能遠離禍害,保全自己;不論多麼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能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也要分攤一點,這樣才能不孤立自己從而達到韜光養晦的目的。

中國人的處世哲學講究一個“中庸之道”,萬事不能做得太絕,稍微折中是最巧妙、最有智慧的方法!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各諸侯王合合分分,鬥來鬥去,都是因為一方成功後,都想獨攬大權,最後招致另一方的討伐。蕭何作為西漢開國第一功臣,人品又好,但是為了避免劉邦猜忌,晚年自汙名節,最終得以善終。

由此可見,面對好名聲和利益時,不能吃獨食,記得分享一點給他人,這樣才不會招致他人怨恨,又保全自己。面對壞名聲和禍難時,不能獨善其身,又要和別人一起擔當點,這樣才會讓別人覺得是患難與共,而不使自己孤立。

人生,若不懂這三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路會越走越窄!

如果您人際交往關係緊張,或者身邊沒有好人緣,或者人到中年又一事無成,請務必記住以上三條處世的“潛規矩”,保證你人生之路越走越寬,繼而大器晚成!相反,你若不懂這三條“潛規則”,人生的路也會多災多難!

朋友們,您是怎麼看這三句話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