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朋友圈最火「扎心」廣告後——再談垃圾食品的危害

“垃圾食品”會成癮嗎?再談“垃圾食品”

最近推出了“垃圾食品”一文。獲得眾多讀者的反饋。一些讀者認為,這些食品都是好吃的,肯定還是要吃。另外,有些讀者認為這些觀點已經說了很多年,沒有新意。作為營養醫生,我只是提供營養健康的觀點和建議,提倡更為健康的生活習慣。

為什麼“垃圾食品”非常好吃,使很多人慾罷不能?“垃圾食品”會成癮嗎?

看朋友圈最火“扎心”廣告後——再談垃圾食品的危害

首先我們先看看幾個“垃圾食品”動物實驗研究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4月9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用不同的飲食餵養兩組雌鼠,實驗為期6個月。一組食用穀物和魚粉等未經加工的食物,而另一組則食用含糖量高、低營養、旨在模仿垃圾食品的飲食。食用“垃圾食品”的那組體重增加的幅度超過了另一組,這不難理解,但它們還容易疲勞,變得更不愛動—也就是說更加懶惰。事實上,吃垃圾食品的老鼠在完成任務時休息次數是吃健康飲食的老鼠的兩倍,休息時間也更長,即使是有獎勵的任務也不例外。

更令人擔心的是,在6個月的時間結束後重新讓這些老鼠連吃9天有營養的飲食似乎也不能扭轉它們體重增加或懶惰的趨勢。該研究表明,肥胖是懶惰的因而不是果,而健康的飲食或許有助於避免這兩者。這或許意味著,如果人們通常飲食營養均衡,生活方式健康,偶爾大吃垃圾食品—比方說在度假時—不會產生過於嚴重的負面效應。

但那些長期吃不健康飲食的人在體重增加,吞下與超重有關的健康苦果的同時,或許真的會變得懶惰和疲憊。該研究表明,短期內改吃健康飲食可能不足以扭轉垃圾食品比例較高的飲食帶來的任何副作用。UCLA心理學教授、即將發表在月刊《生理學與行為》上的這項研究的作者布萊斯德爾說:“超重的人常常被人指責懶惰和缺乏紀律性。”“根據我們的解讀,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媒體常常描述的人們因懶惰而變肥胖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們的數據表明,飲食導致的肥胖是懶惰的因,而不是果。”

2003英國科學家報告“垃圾食品”可能使人折壽,這是基於對斑胸草雀的研究後提出的。在斑胸草雀出世後2周給予劣質食品,在成熟後血液中抗氧化能力水平很低,很快就死亡。斑胸草雀出世後頭二週相當於人類的10歲,由此推論,人類在10歲前開始使用“垃圾食品”也就不容易抗衰老。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研究發現.實驗鼠常吃香腸,燻內、乳酪蛋糕等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後大腦內部發生改變.這種變化類似於動物吸食可待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癮後大腦發生的變化。吃“垃圾食品”成癮後實驗鼠對一些健康食品產生排斥性。

波士頓大學成癮症實驗室研究認為,不斷堆積脂肪中的一些物質也會改變大腦的獎賞閾值,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只能吃得更多,才能獲得滿足感。而讓老鼠擺脫高熱量食品,可能導致大腦出現與戒毒和戒酒類似的變化。

撇開這些研究的真實性和價值不談,有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垃圾食品”很好吃。研究發現對甜食和高鹽食物的偏好是人類共有的基因決定的。而大多數“垃圾食品”都有著甜與鹹的口味,更能夠給人們帶來飲食的愉悅感。

但是“好吃”不等於有“營養”,更不等於“健康”。而且“垃圾食品”之所這麼好吃,部分還得歸功於這些與健康絕對掛不上鉤的食品添加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