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为何有那么多华人?

参商184005994


除新加坡外,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更高的国家了。

从地图上看,马来西亚占据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因此中国的商船可以通过季风飘到这里,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曾来到马来西亚。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在福建、广东,很多中国人因为生活所迫,下南洋谋生,而他们大多定居在马来西亚。因为中国人善于经商,又有同乡互助的优势,因此在马来西亚占据着经济优势。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们自称中国人、华人及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改称华人、华裔,成为马来西亚国民。

虽然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由于种种的历史遗留问题,两大民族之间一直矛盾不断。


五味社


马来西亚华人有600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主要分部于吉隆坡、槟城、新山等地。这些华人的先祖大多来自两广、福建、海南。由于华人勤劳聪明,所以马来西亚的经济大部分都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那么,马来西亚为何会有这么多华人呢?


这些华人最早的祖先来自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至今,在马来西亚还有许多郑和下西洋的遗址。到了清朝晚期,因为国力衰微,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这种大规模的移民一直持续到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移民的步伐才嘎然而止。

马来华人很少同外族通婚,尤其是和马来人。这倒不是种族歧视的心理在作祟,是因为一旦他们和外族通婚,按照马来西亚法律规定,他们必须改信伊斯兰教,这难免影响该人的生活圈,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子孙后代都得信奉伊斯兰教,不得退出,所以许多华人都不赞成孩子和穆斯林通婚。



马来华人多信奉佛教与道教,还有妈祖。生活习惯与两广福建相似,在家以中餐为主。没有冷热菜之分,都是热菜。因为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华人饮食受各族影响,没有中国人那样讲究。

在马来西亚,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华人无论大小都会说汉语,这在其他国家华人中是极为罕见的。用马来华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其他国家的华人一旦在那个国家落户,就没再回来的打算,因此,他们压根就放弃了对孩子的中文教育。而马来华人则与他们相反,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早晚有回到故土的那一天。尽管马来官办学校,没有设立中文课程。但当地华人依靠自己力量创办华语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汉语教育。听听梁静茹、巫启贤、光良这些人那一口流利中国话,就会明白马来华语学校的教育是多么深入人心。

马来华人心中有很深的中国情节,在辛亥革命与抗日战争中,马来华人回国参战,许多人因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如今,有几位马来西亚籍的歌手、演员在大陆非常活跃,然而,因为他们的语言、长相、气质都跟中国人太过相似,以至于很多中国粉丝都误以为他们也是中国人,比如梁静茹。

其实,他们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祖上却都是来自中国的。在马来西亚,中国人的后裔遍大街都是。因为有着血统、相貌、习俗、品位的传承,这些人几乎与中国的南方人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马来西亚为何有那么多的华人?

当然是因为移民啦。马来西亚从来都没有被纳入过中国的领土,所以,那里华人的祖先肯定是通过移民过去的。那么,以前的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往马来西亚跑?

首先,马来群岛离中国不算太远,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个地方对中国人来说算是比较容易到达的。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中国古代远洋经商的船队或者探险队大都会经过这个地方。比如在唐、宋的时候,中国就有商人频繁地往来于中国大陆和马来之间。不过,那个时候的商人大都来去匆忙,不在马来定居。直到明朝时,郑和将马六甲作为七下西洋的重要中转基地,派水手留守以接应明朝的船只。久而久之,有些中国人与当地居民通婚,也就定居于此,不再返回大陆。

当然,大量中国人移居马来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那时候,马来西亚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开发马来西亚。瞅来瞅去,英国人发现还是旁边的清朝人口最众多,比较适合输出劳工。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十分弱势,只能允许英国人在华招募劳工。就这样,大量的华工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在这里开矿、种地,成了英国人的苦力。与明朝的水手们一样,这些华工娶了马来的女人,定居于此,然后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

时至今日,马来西亚的华人早就不是第一代了,但是,他们仍然保留着从中国带去的传统,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延续着中华文化。

吴华:《琼州人移民马来西亚的历史与社会活动》,《新东方》,1995年第4期。

王子昌:《华人移民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历史研习社


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的中国人从两广、福建和海南等地移民到今天的马来西亚,形成了今天的大马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又称“大马华人”。是该国第二大民族,目前有750万人,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约23.4%。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马来西亚国旗入场的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

大马华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据《水经注》引《晋书地道记》,汉朝日南郡朱吾县居民不满县吏苛政,逃至马来半岛屈都昆地区。到了元朝时已经有成规模的华人在当地定居。

而华人真正大量移民今马来西亚各地则是在清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由于当时英国刚刚拿下马来西亚不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开发马来亚半岛,而离马来西亚不远的中国正是英国人看中的人力富矿。

于是英国趁清帝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之际,迫使清廷签署的《北京条约》中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

此后,英国人从东南沿海附近招募大量的华工前往马来亚半岛从事挖矿和种植等。

因为华人吃苦耐劳,聪明能干,迅速在当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马来西亚最富有的族群。

当时的大马华人都对中国抱有强烈的爱国情绪,特别是在抗战初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为国家捐钱捐物,甚至有许多人直接回国投身抗战。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人将炮口对准了东南亚,在偷袭珍珠港后攻占了英属马来西亚,并对当地的华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

日本在统治马来西亚时开始扶持当地马来人,华人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二战后,英国无力维系在海外的殖民统治,1963年,马来亚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政权落入了马来人手中。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移民,到马来西亚独立之时,华人已经占到了当地人口总数的一般以上,与当地的马来人在权力分配上产生剧烈冲突。

而把持政权的马来人则推行“马来人至上”原则,处处打压华人。为了消减华人力量,马来西亚还将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从联邦中开除,以降低华人比例。

(196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含泪宣布独立,真是哭着独立的)

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由于华人生育率较低,华人的人口比例持续降低,预计到2040年将跌破20%。

今天的大马华人在社会上遭受着各种的不公待遇,但是华人依旧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在当地兴办大量的中文学校,顽强地传承着华人历史。

(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


千佛山车神


在马来西亚,有个专属形容华人华侨的特定名词: 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一般指生于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这些华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明朝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



峇峇娘惹是babanyonya的音译,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郑和下西洋时,曾在马六甲一带建立了仓库和基地,还成立了大港宣慰司,后来一部分船员和明朝官兵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联姻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


这些土生土长的马来华人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骨子里还是遵循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讲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称为峇峇话。

此外,马华是海外华人中,对中国向心力最强的一群华人。不仅因为马来西亚较少对华人进行过种族清洗,也因为马华一直坚持华文教育和文化传承。诞生与马来西亚的华陈祯禄曾联合马华各界,成立了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政党) 。



他这样对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发表演讲:“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巫人指马来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陈祯禄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民国四十九/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而且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采用公元纪年,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也证实峇峇娘惹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华意识。

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三保山墓地占地二十五公顷,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




此外,同其他国家的华人被融合不同,大马华人始终坚持华文教育,矢志不渝传承中华文化,而这一切国内都不知道而已。


马来西亚华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是华人至今仍然能在马来西亚保持种族独立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即使在我们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在上台之初就主动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

可是,唯一的例外就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坚决传承民族文化出发。并且再此过程中,遇到了马来西亚当地政府的坚决且强大的阻挠。



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灭。上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


然而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的马来西亚华人,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华人的独立中学! 于是,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坚持下,马华的华文教育开始独立办学,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大量知名华人被马来西亚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华人独立中学。


但是这一切,在中国无人知晓。并且不止中国,全世界的人也都很少知道,在马来西亚华人中,林连玉被称为“族魂”,这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用血、汗和泪水来争取汉语教育的权利。

可是,中国人见到马来西亚华人却会问:“为什么你们会说汉语?”。国内显然不知道马来西亚华人的苦楚。


抗战时期,马来西亚华人出钱出力,在艰难困苦中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有完整的“马华文学”,可是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

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广谏院


我去过好多趟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做生意的基本都是华人,政府机关国企都是马来人,司机建筑工等都是印度人。可以说华人掌握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华人基本上都会讲中文,有次去便利店买东西马币不够了,售货员是马来人无法沟通,正一筹莫展时,进来了一个华人我用人民币兑换了100马币才买单。在槟城、居林等地接触了很多华人,他们对中国非常认同,为中国越来越强大而自豪。总之,中国人去马来西亚感觉跟国内一样,好亲切!





Robin—yan


目前马来西亚有3100多万人口,马来人是大多数,占了68%,华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占总人口的24%,大概有700来万。

马来西亚华人是世界上第二大海外华人群体,仅次于泰国华人。他们大多是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叶的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移民的后代。

自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华人人口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一直在逐年下降,从1957年的38% 到如今已不足24%。

马来西亚华人几百年来,通过通婚与当地人充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同时也比较完整的保留了祖先的传统与文化,所以有些在中国大陆现在比较少见的传统文化仪式,在马来西亚华人中却依然能够找到。


周悦芳华


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留学时乘坐免费巴士去了快铁站,准备回来时,上了一辆已下完客的免费巴士,司机对我喊:“go!go!go!......”我对他的这种态度不能接受,后来声音越来越尖锐,我只好下车了。



杜俊鹏3


不但是马来西亚,就是东南亚一带,至少在清末民初以前,华人都是主体民族,形成华人大量移民东南亚的原因无非有三,先说前两个:1出海谋生、2逃跑。

一、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开启移民海外

自唐朝起,中国进入了自己的大航海时代,直到明末以前,中国人的造船技术与航海事业都处于世界民族之颠。技术上的实现,使中国人有了远涉重洋移民海外的基础。

唐宋时期,由于又没有海禁,因此,东南沿海的华人开启了移民海外的先声:

“无可奈何炊甜粿,打起包裹过暹罗。”

这是一首来自潮汕地区的古老民谣,据《潮州志》考证,这句歌谣记述的是南宋末年潮州人移民泰国的一段历史。

由此可见,“崖山之亡”是华人下南洋的重要诱因,此后的历史印证了这一点。

二、逃跑——不服少数民族统治或躲避战乱

崖山之战后,陆秀夫虽负幼帝蹈海而亡,但其幼子陆自立却得以逃脱,并且带领部分南宋遗民乘番舶渡海外逃至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岛上沿海三百里的顺塔地区建立顺塔王国:



其中,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并以图复兴宋国,顺塔王国与地方诸番共处竟然达一百多年,并且成为了南洋的一时霸主,到明永乐年间,重新与母国取得联系,向明朝进贡。

自宋末起,东南亚先后出现6个海外殖民政权和2个以华人为统治阶级的地方政权——《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梁启超。

按时间顺序,八大殖民政权如下:

1、前文之顺塔国——南宋,立国者江苏人

2、现代文莱国创始人——明初,立国者福建客家人黄森屏

元末明初中国大乱时,黄森屏率领数千同乡避乱至今马来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在那里建立了属于华人独立统治的地方政权,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文莱。

今天文莱王族有黄氏代基因,因有联姻关系。

文莱人很敬重这位伟大的海外华人,文莱国旗上的其中一条斜杠,就是为了纪念黄森屏与他曾经创立的政权。



历史上,黄森屏曾经率部与文莱土著的祖先国渤泥国抵抗过外来侵略者,可谓扬名异域、彪炳史册。

3、飞龙国——明嘉靖,立国者潮州人


由明朝起义军领袖张琏率领广东与福建的起义军余部与部分海盗建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他率部垦殖为渔,当地人称番舶长,后来下落不明,史册无载。

4、明末安波那岛国,今印尼大纳土纳群岛


明末潮汕人张杰绪纠合不服满清统治的部分南明残兵与部分乡勇部族远赴海外,建立的王国,是历史上华人在南海到达并且驻足的最远之地。

自那时候起,该岛上就一直是海外华人聚居地,直到90年代岛上99%的人还是华裔,80年代末曾经谋求独立,但失败,今天已经被印尼政府有意识的迁走了不少,剩下50%左右。

5、古暹罗王国(涵今泰国与柬埔寨部分地区)——清雍正年间

其国王为有潮汕人血统的泰国人郑信,他的父亲为广东潮州澄海人郑镛。雍正年间,郑镛南渡暹罗谋生,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后因郑镛早亡而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并且继续养父之爵位,后暹罗被缅甸东吁王朝灭国,郑信领导泰民抗缅,经过三年抗战后期竟然神奇的成功复国。

至今,这位“郑王”在泰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史称“吞武里大帝”,是公认的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王之一。


6、宋卡王国,或称马来吴氏王国——清乾隆,立国者闽南人吴让

吴让是典型的东海沿海“下南洋”的人,他到马来西亚谋生,因功被当地蕃王分封宋卡地区(三个洲),虽并未公开建国,但是确实是事实上的独立政权,后来逐步将国土领域扩大到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称雄达129年。

7&8、清乾隆兰芳共和国与戴燕王国,客家人的王国

两个王国同时期,地理位置也在一起——都在今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


所以,严格来说这两个应该是同一个国家,戴燕王国实际上是兰芳共和国的分支。

两国的建国者都是广东客家人,分别是罗芳伯与吴元盛,罗芳伯建立的兰芳共和国是海外华人政权的最大传奇,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国之一,也是国体与制度、人口和文化最完善的国家,存在时间最长,影响力也最大。

9、新加坡——这个不用多说了,是唯一存留至今的以华人为统治者主体及主体国民的国家,虽然是黄皮白心,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华夏后裔。

10、番外篇:更加远的华人政权

从以上十大海外华人政权的建立过程中,不难发现,不满少数民族统治与明清海禁政策是今天东南亚“华人满为桓”的主要诱因,因为,这些政权的建立者无一不是东南沿海的居民,而且尤其是被迫害严重的闽、客、潮三大族群——众所周知,满清曾下令沿海居民内迁50里,致使原本与闽南人、潮汕人杂处的客家人被赶入深山老林,如果不是玉米与红薯的传入,估计早被饿死绝种了。

那么,说好的“无非有三”之第三个原因了?

三、被卖猪仔

这里举三个例子以证明:

1、苏里南——国父是中国人的南美小国

1970年,荷属圭亚那获得完全独立地位后,后改国名为苏里南,潮汕籍客家人后裔钟亚瑟被国会选举为首任总统,任职长达10年时间



苏里南国土面积16.3万平方公里,人口54万,其中华人约1/10,大多数是160年前被陆续移民和欧美殖民者贩卖过来的惠阳籍客家人,客家话为该国官方法定语言,春节为法定假期。


2、毛里求斯——又一个客家人的海外乐园

被马克吐温誉为“天堂中的天堂”的小岛国毛里求斯,人口130万,其中华侨30000多人,以梅县客家人为主,而且大多数是社会上流群体,中国春节在该国同样成为了法定节日,毛里求斯币的25卢比上为客家人朱梅麟,是毛里求斯的著名经济家,他曾组于日本侵华期间试图组建毛里求斯华人卫队回国参与对日作战(后改为大力捐款),是全球唯一肖像被印在他国货币上的华人。




毛里求斯的华人,据考证,大多数是清朝期间因不满满清残酷压迫政策而外逃的人,也有部分是被欧美帝国主义贩卖过来的。


無風即風


不光是马来西亚,整个东南亚(包括新加坡、菲律宾)等“南洋”地区都有许多华人。其中尤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二国的华人最多。

华人去马来西亚最早开始于唐朝,尤其是从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间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过去的中国人后裔特多。

以上是英属时期的北婆罗洲邮票就带有中文金额,可见当时北婆罗洲华人很多。

马来西亚华人古代多自称唐人、华人,近代去南洋的华人大都是鸦片战争之后过去的,当时华人的地位极低,许多人都不敢自称华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自称中国人、华人及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始改称华人、华裔,成为马来西亚国民。

近代的柔佛王国包括今天的新加坡及马六甲地区,这个地区华人很多,当时英属柔佛王国的邮票上也有中文金额。

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三大民族)几乎都是同时抵达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的原住民并不是马来人,其实马来人是从印度尼西亚进入马来西亚的,但是自第一任首相开始,他们就开始自称为土著,导致很多人认为马来西亚人就是指马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