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香港的碟頭飯,你聽過嗎?那你一定吃過蓋澆飯吧

說到碟頭飯,沒吃過的人估計很少,一邊是菜一邊是飯,再澆上一勺汁,點擊率最高的前3名總是離不開豬扒、雞扒、番茄牛肉,給人印象永遠都是一餐十來塊錢就能搞掂的,但其實它一樣有很多花式可玩,甚至連異國風情都可以“插一腳”。

來自香港的碟頭飯,你聽過嗎?那你一定吃過蓋澆飯吧

從香港中式碟頭飯講起:

豬扒先炸再炒;雞蛋下鍋前,先打到碗裡,確認沒有壞蛋了再煮;豉油淋兩次,保證白飯均勻上色,入味......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得到香港人如此用心地對待本小利薄的碟頭飯。

地地道道的家常味,老火靚湯,白飯任裝,即使坐在露天的環境下,有點地踎麻甩味,也阻止不了香港人對碟頭飯的熱愛。更有人認為,吃碟豆腐火腩飯,拋開繁文縟節,這時候才是在做真正的自己。

「佬飯之霸」之稱的豆腐火腩飯,可以去漢年茶餐廳試一試,燒肉有肥有瘦,吃落甘香有咬口,加上外酥裡嫩的豆腐,薄而鹹香的勾芡下飯,我只能說,吃完就知道它的魅力無法擋了。

來自香港的碟頭飯,你聽過嗎?那你一定吃過蓋澆飯吧

廣東叫碟頭飯,只不過,蓋澆飯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小吃,屬於西北甘肅地區叫法,東北叫燴飯,還有的地方只是叫咖喱土豆飯,咖喱雞飯,麻婆豆腐飯,以此類推這樣子,其實都是菜和飯放在一個盤子裡吃,菜澆在飯上,由此稱作蓋澆飯。

其特點飯菜結合、快而熱。而風俗各別,如今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作法不一,用料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

來自香港的碟頭飯,你聽過嗎?那你一定吃過蓋澆飯吧

目前有不少碟頭飯存在油鹽超標等問題,長期吃這類蓋澆飯,可能會帶來高血脂、高血壓、營養不良的風險。

總體來說,在餐館中儘量少點炸、煎等烹調的菜餚做成的蓋澆飯,其湯中脂肪較多;容易吸油的菜餚也儘量不點,如地三鮮、燒茄子;同時儘量避開麻辣口味的菜餚,如宮保雞丁、虎皮尖椒等,這類碟頭飯往往油鹽超標;多選擇清淡少油的菜餚,如西紅柿雞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